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0704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说评定等。

三、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遍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能和儿童心理学混杂在一起。

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心理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和性质、过程、条件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所以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老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

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根据学与教过程的实质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创造适合的学校和社会条件的问题;

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从学与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个体心理发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方面,从微观和中观的角度去研究学与教问题。

四、你认为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概括而论,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须下死功夫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老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须下死功夫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五、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短暂的历史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开始,1913年,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共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三大卷。

(二)、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1903-20世纪20年代)

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著名学者: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1956<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两贡献:

“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教育过程>1960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加涅<学习的条件>1965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1968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安德森<教育心理学:

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六、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来,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的几个较显著的特点:

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问题。

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我国的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强调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也重视从我国学校教育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

总的看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都还很不够,迫切需要加强各种形式的研究;

建立起能指导我国当前学校和课堂实际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七、简述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2、必须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以充分保证其实际效用。

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思考题:

一、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一)学校教育:

从心理学立场看,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所以,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

也是老师帮助形成自己具有独立地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

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示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过程。

学校就是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其功能之一就是要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

2、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学校教育总是要通过塑造或改变每一个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服务于社会和个人。

改造社会和个人都要利用和发话装入以。

学校教育心理学既要关心学校怎样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也要关心怎样避免妨碍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所以,它面临着利用和改造现有学校教育的双重任务。

现代教育表现出两条最基本的发展趋势:

第一、改变现有教育体制,形成终身教育的制度,使一个人不但能通过学校学习,还能通过种种校外的社会机构学习,使社会变成学习化社会。

第二、学校教育的任务必须转弯,即从主要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变为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能独立地、积极地进行学习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教学与课

1、什么是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或学教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2、什么是课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老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表现。

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

从过程开展分析,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内容输入:

输入根据课的目标、预先计划好了的知识和情感表现。

(2)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将决定下面经验输出的性质;

在多数情况下,还会决定源源不断输入的性质。

(3)经验输出:

即学生方面在知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最终或即时表现。

它们通常以作业、测验和口头表达的方式体现。

二、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1、正式的学生群体:

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等。

也可称为学生集体。

最为重要的学生集体是班集体。

班集体是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直接源泉,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社会成熟的主要场所,也是发展学生个体的重要条件。

班集体对每个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刻的,是个别教育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学生班集体具有育人的目的性、组织的指令性、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和教师的影响性等特征。

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分为以下类型:

1、团结的班集体:

2、散聚的班集体:

3、离散的班集体: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根据德与柏桑裴的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最为重要的学生特征是:

学生的一般才能与发展潜力,学生所处身心发展的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人格适应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模式与习惯。

  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

  第二、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三、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

  第四、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

  第五、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

  第六、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空间因素:

住家的邻近、课堂座位的位置等

第二、类似性因素:

年龄、性别、个性等

第三、需要的互补性:

学生双方的需要及对方的期望构成互补关系

第四、仪表:

穿着、风度等因素影响学生之间相互吸引。

根据非正式的群体的性质,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正面型非正式群体

第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第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第四、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情感依赖性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

三、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

社会测量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若提出。

其步骤如下:

首先,填写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矩阵表-----最后,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社会测量法是搜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信息的手段。

四、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的不良后果。

具体而论,以下各条原则可供参考:

第一、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第二、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

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方式方法。

五、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针对教师能否通过对一个学生的所作所为提高期望而使其成绩突出呢?

贬低学生是否可能使学生成绩低劣?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是如何反应的?

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研究,证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应该坚定地相信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学会,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只要教师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教学。

六、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2、以大量繁锁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3、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七、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

(一)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

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

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

③要有耐心和信心

④乐观、活泼的性格

⑤公正不自私

(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

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盖奇在他主编的美国大学<教育心理学>中,把优秀教师的品质和表现归纳如下:

1、利用优生优点和一般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

2、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作为人的学生;

3、较强的组织能力;

4、幽默;

5、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好事;

6、对所教学科充满热情;

7、公正;

8、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负责任的;

9、用可被理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优秀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

八、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