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题Word下载.docx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题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3.宋仁宗庆历四年八月诏:
“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
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B.实现选贤任能
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5.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
这说明
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6.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
7.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8.修昔底德认为正确的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的,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
亚里斯多德主张应使一少部分贤人从事军事、政治和宗教事业,而其它人则去种田和进
行别的生产活动,这些人有公民投票权,但并不担当任何国家公职。
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针对
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
C.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D.智者学派极端相对主
义的消极影响
9.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
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10.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成文法形成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公民社会的现实B.商品经济的需要C.民主政治的传统D.民主机构的设立
11.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所有人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2.“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统而不治”B.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C.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D.三权分立制度确立
13.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14.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
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
15.在美国的政治思想中,反对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权利过分依赖于情绪化的大众,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华盛顿也一再告诫代表们,不要通过仅仅是讨好人民的文件。
这种思想在1787年宪法中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A.众议员依据各州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B.总统不是直选
C.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D.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派
16.1749年,托利党领袖柏林布
鲁克说:
“地主阶级才是我国政治航船的真正主人,而资本家不过是船上乘客。
”据此可知
A.英国仍然是封建国家B.君主权力受地主制约
C.资本家政治地位很低D.贵族掌握英国统治权
17.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其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革命后,英国贯彻该学说的做法是
A.选举产生议员
B.实行普选权C.确立议会主权
D.立法保障社会福利
18.观察右面漫画,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肩头的山姆大叔说:
“大家可以慢慢挪到中间吗?
”为防止出现税收增加和开支削减的“财政悬崖”,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必须尽快达成妥协方案,但目前双方仍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材料直接表明了
A.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
C.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内耗
D.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
1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D.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20.据《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记述,天津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和保险理赔大权掌握在外商公证行。
这反映了当时天津的
A.半殖民地色彩B.国际化色彩
C.对外贸易发达D.海关严把质量关
21.右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
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
坛、提勺、漏斗、壶)。
其政治寓意是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2.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
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2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6.阅读下图,两图所示历史事件
A.都兴兵于广东,定都于南京B.都有科学的
革命纲领指导
C.均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D.均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
27.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
“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
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
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
没有宽恕。
”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
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8.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29.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
“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0.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
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31.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安全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世界面临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2.“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没有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
”美国这番话表明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②美国放弃冷战思维,主张中
美两国共同领导亚太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中美两国联系日益紧密④美国放弃单边主义,谋求国际合作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总计52分。
其中33题和34题为必做题。
35题和36题为选做题。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
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