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9670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者,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

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

3.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规定:

“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举见任(现任)通判。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B.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D.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4.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5.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C.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D.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

6.古代世界,等级制度或私有制的国家中上层社会对婚姻的约束大多局限在同等级之间的联姻,但古代雅典则规定了公民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而且他们的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是一致的。

公民身份是占有土地的前提,而占有土地又是公民身份的基础。

这些规定

A.保证了雅典公民血统的纯洁性B.表明雅典公民权以土地多少为衡量标准

C.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性D.表明农业是雅典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

7.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

“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

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

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

”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

C.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D.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8.历史学家钱乘旦说: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

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

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

9.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

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

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

这反映了

A.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B.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军国主义传统深厚D.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11.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度

12.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

“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

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13.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14.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

“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从中可知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D.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15.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

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16.袁世凯在直隶省的新政中,成效卓著,那时他众望所归,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

立宪派不信任孙中山并支持袁世凯和列强的挺袁态度使孙中山不去位也很难。

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材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是

A.革命派在各种压力下对袁世凯被迫妥协

B.当时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结果

C.列强为寻找在华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的结果

D.袁世凯的权术蒙蔽各派政治势力双眼

17.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8.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19.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20.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C.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21.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

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22.据考证,到1937年,中国所有陆军装备的轻武器几乎都可以自给了,同时一些复杂的重型装备也被大批生产出来。

这反映了中国

A.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B.国防近代化在持续推进

C.对抗日战争已运筹帷幄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23.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和平建国问题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C.促进国共联合抗战D.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24.“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

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

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25.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

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

这表明巴黎公社

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D.堪称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

26.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制度是指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认清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认清了制约战争力量有了很大发展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及教训

D.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训

28.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

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

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A.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D.两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29.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30.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

这表明

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B.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

C.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D.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