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南昌大学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022140XX
姓名:
王麻子
指导教师:
刘晓强
完成日期:
2017年4月25日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学号:
80022140XX
学生姓名:
王麻子指导教师:
刘晓强
摘要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共享和生产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于企事业的管理模式及水平都有较大的帮助,我们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研究找出它的发展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正。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我国会计电算化面临的现状,探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现状;
发展趋势;
信息系统
引言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国外会计电算化便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始于70年代末,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我国电算化会计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全过程的自动化。
但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系统,并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总结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活跃因素,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日益完善,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近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重大变革,对会计工作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意义如下: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汇总、分析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完成。
这就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了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
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处理速度快,是手工处理速度的几百倍、几千倍,从而使大量的会计信息得到及时、迅速的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手工会计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业务繁杂等原因,易出现错记、漏记,账证表难以规范、统一。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软件采用先进的技术对输入数据进行校验,防止非法数据的进入,如一张借贷不平的凭证,计算机拒绝接收,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核算、监督的基本职能,而且还通过分析,进行预测并参与经济决策。
手工处理方式下,会计人员整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参与经济决策。
同时,由于手工处理方式的客观限制,会计信息难以得到全面、详细、及时、准确的处理,使分析、预测缺少科学的依据。
会计电算化后,不仅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同时也提供了更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更加充分地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职能。
第二章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
多数企业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2会计电算化所用的软件缺乏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有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2.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财务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称职的财务工作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今天,对财务人员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既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目前,各专业院校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了大批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在财务工作的实际岗位上正处在人才的青黄不接时期,老的财务人员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新的财务人员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账务处理。
第三章当今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原因
3.1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认识不足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部门未能将其摆到应有的位置,基本上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单位本身的事,财政部门不要干预,因此,未能进行有力的推动。
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账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
3.2会计电算化系统未开放
世界各国由于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会计环境大相径庭,这引致了各国在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并且协调的成本很高,而过程也很漫长.这导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不是很开放。
3.3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很低
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
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或是一窍不通,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这也是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
3.4计算机系统故障风险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系统的身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
由于机械故障、零配件损坏、突然断电、操作人员失误等原因有可能导致硬件系统失灵,由于非法调用和修改,软件系统因此受到破坏。
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导致系统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降低,一旦遭遇系统阻塞、病毒侵入或黑客袭击,将导致系统的混乱甚至瘫痪。
第四章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4.1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
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
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
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
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4.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4.3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
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
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
4.4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
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
其次,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4.5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保存是否完整等。
为了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首先,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
其次,要做好财务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等方面。
也就是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做好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至少两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等工作。
4.6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
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缺乏高质量的会计软件。
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企业全面管理方向过渡。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加强软件自身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开发出适应跨国企业集团需要的会计软件。
第五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5.1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
一方面,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
自财政部1989年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之后,大部分的单位实现了以机代账,逐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
现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已经成了一个自发的要求,各单位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后,一般在3个月后大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