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849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放射科操作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170°

(女多为165°

,男多为170°

)。

【质控要点】

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上髁。

(二)肘关节——侧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人暗盒。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

1.前臂与上臂成90°

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三)肩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

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

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迭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

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3.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

斜位设置。

二、下肢X线摄影

(一)跟骨——轴位

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暗盒置于踝部下方,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

2.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背曲。

4.中心线向头端倾斜35°

-45°

,经第3跖骨基底部射人暗盒。

1.为防止跟骨投影变形,下肢长轴、暗盒长轴和中心线射人方向三者应保持一致。

2.病人踝关节背屈时,可借助绷带牵拉。

3.中心线倾角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程度来决定。

背屈角度大,中心线倾角可减小。

中心线倾角大小的原则是:

垂直跟骨长轴与台面夹角的角平分线。

1.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l:

2;

2.距下关节应显示。

1.足底与胶片垂直;

2.中心线35°

向头通过第3跖骨基底部。

(二)踝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略偏下处。

2.足稍内旋,足尖下倾,下肢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

4.中心线经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lcm处,垂直射入暗盒。

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下肢。

1.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

上端为胫距关节面;

内侧胫距关节面;

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

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

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

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三)踝关节——侧位

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

2.被检侧膝关节稍屈曲,外踝紧贴暗盒,使踝关节成侧位。

3.将内踝上方lcm处放于暗盒中心,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内踝上方lcm处,垂直射人暗盒。

(四)膝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

暗盒放于被检侧膝下,髌骨下缘置于暗盒中心。

2.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

4.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垂直射人暗盒。

1.膝关节不能伸直时,可采取后前正位。

2.检查髌骨骨折宜应选择后前正位。

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

2.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

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

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外。

【质控要求】

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3°

,外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0°

,因此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棉垫使股骨前缘约成13°

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胶片;

2.中心线垂直通过髌骨下缘。

(五)膝关节——侧位

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外侧靠近暗盒。

2.被检侧膝关节屈曲成120°

-130°

3.髌骨下缘置于暗盒中心,前缘包括软组织,髌骨面与暗盒垂直。

5.中心线经胫骨上端,垂直射人暗盒。

为使股骨内外髁保持投影重叠,可将小腿用棉垫或沙袋垫高。

1.股骨内外髁重迭;

2.股骨与髌骨分离,髌股关节间隙清晰。

1.身体侧卧股骨下垫棉垫使股骨与胶片成6°

角;

2.跟骨下垫高使胫骨平行胶片;

3.中心垂直通过髌骨下缘。

(六)髋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节置于台面中线。

2.双下肢伸直,足跟分开,足略内旋,使两足尖内侧互相接触。

3.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股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

4.暗盒上缘包括部分髂骨,下缘包括股骨上端。

5.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经股骨头(相当于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垂线向下2.5cm与暗盒垂直射人。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1.为保持病人的稳定,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两踝部。

2.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在摆体位时,应牵拉病人患肢,即减少病人痛苦,又易达到体位标准。

1.髋关节面呈半圆形,股骨头约l/2与髓臼重叠;

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迭,小粗隆可见。

1.由于股骨颈前旋18°

,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

,可避免大粗隆与股骨颈过多重选;

2.骨盆端正,两骼前上棘等高;

3.中心线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外下作垂线5cm处。

(七)髋关节——水平侧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略内旋。

2.暗盒垂直台面竖放于被检侧的髋部外侧,上缘紧贴髂骨嵴,下缘远离股骨,使暗盒长轴与股骨颈长轴平行。

3.将滤线栅置于肢体与暗盒间,并紧贴暗盒。

4.健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外展,避免遮挡X线束射人。

5.中心线呈水平方向,并向头侧倾斜,经被检股骨内侧向外上方向垂直股骨颈射入暗盒。

6.摄影距离为100cm。

1.此摄影体位,适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检查。

但设备必须具备可水平摄影条件。

2.特别注意滤线栅的正确使用,包括正反面及栅条与线束的角度关系。

3.股骨颈骨折病人,下肢体位很难达到标准,可借助他人帮助牵引。

4.暗盒与滤线栅贴实,垂直床面,用沙袋或其他辅助物固定稳当。

1.股骨颈完全显示不变形,无股骨大粗隆重造影;

2.股骨大粗隆与小粗隆相重迭。

1.为使投影正确应掌握二个平行面,即:

中心线同髂前上棘与耻骨连线平行;

胶片与股骨颈轴线(即:

与骼前上棘同耻骨连线的垂直线)平行。

2.中心线与胶片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线中点垂直下5cm达胶片。

三、颅骨X线摄影

【适应证】

1.头颅先天性疾病。

2.颅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外伤。

4.钙化性颅内占位疾病。

5.颅内压增高症。

【禁忌证】

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病人,不宜做颅底——颏顶位检查。

(一)颅骨——后前正位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头部两旁。

2.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4.暗盒上缘超过头顶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5.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经枕外隆凸,通过眉间垂直射入暗盒。

病人俯卧有困难,也可采用仰卧位摄影。

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影。

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

(二)颅骨——侧位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

对侧前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

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问线与床面垂直,下颁略收。

3.胶片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摄影距离为10Ocm。

5.中心线经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射人。

使用滤线器摄影。

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

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

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

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

(三)颅底——颏顶位

1.颅底先天性疾病。

2.颅底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4.内听道、鼻旁窦、颧骨等病变。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背部用棉枕或沙袋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

2.头顶部下垂,尽量后仰,使其与床面接触。

3.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听眦线尽量与暗盒平行。

4.胶片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包括枕外隆突。

6.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

-10°

,经两侧下颌角连线中点射入暗盒中心。

1.对仰头受限达不到标准时,应调整中心线倾角和暗盒。

调整原则是听眶线平行暗盒,中心线与听眦线保持95°

2.设备条件允许时,也可采取坐位摄影。

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

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迭;

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