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682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件夹的重命名评课稿word范文 11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内容,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操作

2、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方法

3、文件复制到U盘的两种方法:

复制粘贴法和菜单发送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

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爱惜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如对键盘轻敲轻移,对鼠标

轻拿轻放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重点:

2、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操作

复制粘贴法和菜单发送法本节课难点:

1、用快捷键盘法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

四、说学生: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但更复杂的一点的操作还不能很好的掌握。

小学五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信息技术都很感兴趣,而且学东西也比较快。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准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师生合作法:

体现在教师演示完一遍基本操作后,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某个操作时,学

生往往会在某些细节操作时出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2、教师演示法:

体现在教师在讲授完一个基础定义后,需要完成某个操作则需要教师先给学生作演示操作。

比如文件夹的复制方法,教师需要向学生把每种方法先演示一遍。

3、讲授法:

体现在基础概念上,比如文件复制是什么意思?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电脑变魔术游戏送给同学们的礼物。

①请同学们观看“礼物”它是几种玫瑰花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复制编程操作.②看老师屏幕上的文件夹个数不断变多的操作。

让学生充满激情和兴趣进入今天所学习的课程,并阐述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与重命名对使用电脑的重要性。

2、新课教学:

从本节课的重难点出发,本节课重点为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与重命名,我采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师生合作的方法进行。

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复制与重命名的概念,再给学生演示复制和重命名的方法。

3、突破重点的过程设想:

教师U盘中有个游戏文件,需要把游戏文件夹复制到电脑中某个盘后才能运行,请同学们思考我们需要做哪些操作才能使游戏运行起来呢?

由于我们通常习惯把所建立的文件夹分类管理,所以就要用到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操作。

步骤:

(1)同学们先在电脑某个盘上(除第一个盘和最后一个盘外)新建一个文件夹。

(2)老师操作重命名步骤,同学们仔细观察方法:

①“文件”菜单法:

选中需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点击“文件”-“重命名”选项,对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②快捷键法:

单击选中需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按“F2”,即可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③右键菜单法:

右键单击需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选项,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④鼠标操作法:

单击文件或文件夹的名字,过几秒后再单击,这时文件名处于蓝色编辑状态,即可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3)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

①“编辑”菜单法:

选中需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点击“编辑”-“复制”选项,单击存放文件或文件夹的位置,点击“编辑”-“粘贴”。

选中需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不放,再按“C”键;

选中存放文件夹的位置,按住“Ctrl”键不放,再按“V”键。

③鼠标拖动法:

选中需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不放,用鼠标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到目标位置,完成复制操作。

右键单击需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选择“复制”,再到目标位置点击右键,点击“粘贴”即可完成操作。

(4)复制文件到U盘,给同学们介绍两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①选中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点击右键菜单中的“复制”,再打开U盘空白处点击右键菜单中的“粘贴”即可完成操作。

②选中需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点击鼠标右键菜单中的“发送到可移动盘”即可完成操作。

4、教材难点突破设想:

难点

(1)文件复制操作

①用快捷键法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

分析原因:

键盘操作是个繁琐的操作过程,需要学生记忆的快捷键较多,往往键盘操作都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但这又是必要的掌握技能,在某些场合下是没有鼠标给学生提供的,因此键盘操

作技能是必备知识。

这更需要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要求教师设计更吸引学生眼球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因此我决定在此步骤中要学生反复练习键盘操作,在教学中多设场景,多出几个键盘操作的练习题,反复的练习操作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

篇二:

文件与文件夹评课稿(信息一)

评课稿

今天,学校对全市进行理科教研活动,息技术边老师上第二章第三节“文件和文件目录”,会后,听课教师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点评,老师们充分肯定边老师的基本功和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对多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下面,我就几个有关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思维、教学策略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不详细讲,是个疑问或错误,详细讲,容量太大,没有时间,也不是本节重点。

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本节例1:

教师打开窗口,进行改变目录的操作,要求学生观察窗口内容有什么变化,哪里有变化。

学生观察后,一致回答:

地址栏有变化,教师予以肯定。

评课时老师提出不止此处有变,标题栏,状态栏也有变,应提及,否则不正确。

例2:

新建文件夹后,教师要求学生改变文件夹名称为中文,学生在切换输入法之后,发现文件夹名称处失去焦点,不能输入文字。

评课教师认为要说一下原因和处理方法,用SHIFT+CTRL切换,输入文字,否则给学生留下困惑。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不讲是个疑问,讲,则要较多时间,却又不是重点内容一类问题。

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说法,或做法,处于中间状态,即要讲,但不展开讲,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交给学生。

如对例1,教师可讲:

“对,同学们看到了地址栏有明显的变化,地址栏的内容就是当前目录,也就是路径的表达,但是窗口中有变化的不止这一处,还有几处,请同学们在教师等会儿的操作中注意观察。

(或:

请同学们在以后练习中注意观察)”这种策略(注意,我不提“这种讲法”,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处理),首先肯定学生的观察是对的,接着告诉学生地址栏的内容指示了目录的变化,就是路径这个概念,但同时也补充性提出了有变化的不止地址栏,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以后注意观察。

言下之意,这不是重点,教师不展开讲。

对于例2,教师可以点评:

同学们看到文件的名称处原来有光标在闪烁,也就是可编辑状态,后来由于切换输入的操作,闪烁的光标不见了,也就不可编辑了,不能输入文字了。

有关详细内容教师这里不详细讲,但是可以教你一招:

鼠标单击被选中的文字,就可以处于编辑状态了。

这种讲法,旨在避免展开讲有关知识,而这个知识与本节重点无关。

但又能简单解释学生的问题所在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注:

“教你一招”是边老师的独创,与学生的一种默契说法)

2、对于重点问题,不仅要讲得清楚,全面,还要有归纳,讲出实质,要有居高临下的概括。

本节主要讲文件夹的概念,要学生理解文件夹的实质,就要在一般例子的基础上,提到三个方面:

一、文件存放于文件夹中,多层文件夹构成等级关系,可以称上一级和下一级。

所有层次的文件夹构成树形目录。

二、文件夹是一种容器,是一种可以包含文件或文件夹的容器,其实其中放文件夹,也是为了开辟下一层空间。

(见下示意)文件夹中可以不放任何内容。

三、文件夹的作用主要便于文件的分类存放,便于管理。

包/文件夹〈文件或文件夹或空

文件夹〈

含\文件

讲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才是讲出了文件夹概念、实质和作用,当然,我们不是一开始就讲,也不一定直接讲以上文字,而要通过举例、打比方,练习、问答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似懂非懂之时,概括性说这三方面的话。

由于这是重点知识,所以有必要展开讲,这里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于第1个问题是中所提的非重点内容的处理办法。

我认为这是边教师本节课相对较大的缺点。

3、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两种形式相反的能力参与:

一是把自己的眼光抬高,从上往下看知识的本质和结构,二是把自己的知识水平虚拟降低,把自己想象成与学生一样的水平,用学生思考的同步模式来讲解、引导。

如果做不到第一点,则会出现平铺直叙,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教师即便讲和准确无误,学生也觉得“听懂了”,但不能掌握;

如果做不到第二点,则学生会觉得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有些听不懂,有跳跃感。

要做到这两点,有一定的难度。

边教师这节课对第一个问题有所考虑,不失一般性。

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出现了几处欠考虑的地方:

在开始讲解不久,讲到了“如何建立子目录”,“打开”文件夹等专业术语,此时学生尚未接触本节的核心内容:

目录或文件夹的概念,不知“打开”为何意。

此举对学生影响虽小,但这种说法在设计上欠考虑。

用较高的要求来说,不仅要在开始的讲解避免出现未建立概念的名词,还要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顺其自然地导出这个概念,思维上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再使用专业术语或名词。

4、课中有两个小问题:

1、对于资源管理器中展现的目录结构,教师在问了这个结构象什么之后,停顿一下就说,这是不是象一颗树?

2、课本对于当前目录一概念有明显的错误:

“在窗口中单击一目录,选中,是当前目录”的说法是错的,应是“双击一目录,被打开后,是当前目录”,老师们在评课中提到,并提出,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录,是当前目录。

边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跟书上说法一致,是欠考虑的,我认为是评对的。

(边老师也同意)

对此,我想进一步分析:

文件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形式或结构,我们这所以叫它树形目录,严格来说是目录结构的逻辑关系与树与树枝、树叶等关系相似,并不是形状想象,因此重在理解逻辑关系,所以“这个结构象什么”的问法是一种误导,或指向含糊,对学生来说不知教师这样问意味什么,说是象倒挂的树,他们很自然会理解成目录结构的示意图与树的倒着画象,当然是形状上象,而不能认识到目录的层次结构,分级从属这种逻辑关系。

这种想法,也是基于对知识理解上从上向下看,把握全局的看法,因此我认为这种问法是不够恰当的,是否可以这样讲:

“文件夹的这种等级关系,是不是与我们生活中的图书索引法、生物分类法以及行政分级管理的方法都很像?

他们像在哪里?

”学生思考后,会试图表达,此时,教师概括:

“它们是在分级的方法上很像,有一个主干,下面逐步分级,由于这些事物的结构也和我们最常见的是树的结构一致,我们称它为树开结构。

树有树干和的枝树,各级树枝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

“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