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739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docx

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

参考答案:

A

解析:

《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人口

参考答案:

A

解析: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4、学制发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收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

解析:

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题干所述符合分支型学制。

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社会木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自然本位论

参考答案:

B

解析:

卢梭属于个人本位论。

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D.从小学到高中

参考答案:

D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是从小学到高中。

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的三个文本。

这三个文本是()。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参考答案:

B

解析:

三项内容: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8、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到上课,小到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B.道尔顿C.文纳特D.贝尔兰卡

参考答案:

A

解析:

题干所述体现了特朗普制的内涵。

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吧“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

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

参考答案:

B

解析:

档案袋评价强调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价。

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

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

参考答案:

C

解析:

“每月一星”活动的开展属于品德评价法。

1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

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

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的更深吗?

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为孔门的学生。

孔子做法体现哪一德育原则()

A.—致诗贯B.理十实C.长葛原则D.疏导原则

参考答案:

D

解析:

孔子针对子路对教育作用的不以为然,提出经过加工后的竹子能够射的更远,意为经过教育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就,由此改变子路的观点。

这符合疏导原则的内涵。

12、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

这种现象属于()o

A.注意集中B.注意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参考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相关内容。

注意分心是指离开了当前任务,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13、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

A.人本主义学观B.行为主义学观C.认知主义学观D.建构主义学观

参考答案:

B

解析:

木题考查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

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是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4、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晓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参考答案:

C

解析:

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题干中为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故选c°

15、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D

解析:

能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体现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的出现,符合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故选D。

16、晓军上中学后,自尊心越来越强,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全面,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反应的是晓军自我意识哪一方面的发展()。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物质自我

参考答案:

B

解析:

心理自我阶段是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处于该阶段的青年,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题干的描述符合该阶段的特点,故选B。

17、高三学生志强认为,做事应达到尽善尽美,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该教师采用的合理辅导方法是()。

20、教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

参考答案:

C

解析:

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

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21、王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反应了王老师的哪一方面能力突出()。

A.教学操作B.教学归因C.教学迁移D.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A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教学操作能力的概念。

二、辨析(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地社会活动,教育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教育具有育人性,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现象只存在人与人之间,动物界之间不存在教育现象,所以题干说母猴带小猴爬树是教育说法是错误的。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多重种途径,比如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活动、劳动等,而且任何学科都应具有教育性,所以进行德育教育不仅靠思想品德课老师,还需要各种其他学科老师的努力,所以题干说思想工作仅靠德育老师说法是错误的。

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顺向迁移和正迁移是不同的概念。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而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因此,不能说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25、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

它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参考答案: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T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活动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等。

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

(1)智力类型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特殊能力的差异(5)智力的性别差异

29、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那些?

参考答案:

(1)情绪耗竭,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个性化,刻意与工作对象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釆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周老师教高一五班数学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他决定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任务和要求。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六位学生,周老师特别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和阅读相关书籍。

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作业,还选做了一些难度更大的习题,对于其他学生,周老师分别给他们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1)周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

(8)

(2)请结合材料对这些教学原则加以分析。

(10)

参考答案:

(1)周老师贯彻了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

(2)分析如下: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周老师在课堂中釆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踊跃参与课堂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要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材料中周老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任务和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掌握知识。

材料中周老师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属于模象直观,使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深刻,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4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材料中周老师对于不同程度学生设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稍作拔高,学生完成状况良好体现了量力性原则。

31、下面是一位学生给老师的求助信,

许老师您好!

我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上高中以来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近几次考试都没考好,这让我很沮丧,越来越不自信。

现在一提到考试我就浑身不自在,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成绩提高,在平时学习中我都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们也认为我的能力较强,常常推荐我参加一些学习竞赛,但我都推辞了,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想我能行吗?

我还能考好吗?

我是不是再也考不出好成绩了?

老师,我特别希望改变我目前的状态,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因此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学生:

海波

3月31日

(1)请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0)

(2)如果你是许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

(8)

参考答案:

(1)①存在问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