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798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Word文件下载.docx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

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实录: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

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

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

归结于人的早年。

A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

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

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

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很多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

我记得最早有一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会上,当时有个领导说,怎么能这样说呢?

我说对不起,你让我说,我就要这样说,而且要说到所有的地方。

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

我又用了另外一段话,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我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

”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

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一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

”我跟他电话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来就行。

什么意思?

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

B停下来陪他,或许孩子还有救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

在珠海曾经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

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最后怎么办呢?

父亲开始管,但根本管不了,听说湖北有个专家叫何华彪,曾经把一个网瘾孩子给治好了,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

这个父亲的行为当时被报道出来,我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我说,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块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你这儿子没准还有救,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概括三句话,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

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

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

没了。

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

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

第三,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带孩子。

C没有人性的教育杀人不眨眼

家庭教育的理念,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大家肯定会说,什么叫人性?

人性这词太大,太复杂,其实我讲人性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情感,是人性中最基础的。

我们有很多的高材生,做的一些行为让大家真的摇脑袋。

比如说北大曾经有一个化学系的女孩,不明原因中毒,送到医院,查不出来,最后通过别国的科学家知道这种症状叫铊中毒,但她已经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终身残废,到现在凶手是谁不知道。

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她的同学干的。

你看,学了知识杀人不眨眼,这就叫没有人性的教育。

人性先是从小的相依,你给孩子哺乳,在他成年后告诉他你对他的眷念。

然后人的情感,任何人彼此之间的支撑。

马加爵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真的很感慨,真的为他惋惜。

他极其聪明,悟性很好。

在逃亡期间,他在海边录了一些话,其中有一段是讲给大姐的,他说大姐你一直这么关心我,但我从来不跟你说太多,不愿跟你说真心话,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心里想的总不说出来,但现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

一百年前没有你,没有我,一百年之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在于人生有真情,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我知道我错了。

马加爵的话让我感慨什么?

想想人这一辈子,首先生命是有爱才有的,对吧?

然后你一出生,吃喝拉撒全靠别人,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没有白天黑夜地照顾你,那是恩情。

你长大的每一天,有多少人给你提供支撑啊?

你吃的,用的都是爸妈做的吗?

不是,那是全社会很多人努力才有的,是一个社会支撑的。

整个社会的支撑就是一份情,包括友情,成年以后爱别人,爱自己的孩子。

人的一生没有情的话,不就成为一个纯吃纯拉的动物吗?

马加爵这番话,是到了绝境体会到的领悟。

二战后有位中学校长,侥幸从集中营里逃了出来,他给所有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亲眼见到了人类不应该见到的事情,毒气室由专业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生大学生枪杀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

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D善良既救别人也是自己的福分

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

性格这个东西,现在越来越被忽略,所有家长一问我问题就是我这孩子学习分数怎么样,我孩子上什么学校怎么怎么样,同事之间只要谁家孩子高考,就问考上没有?

考哪个学校?

我从来不问人家这样的问题,这让人很难受。

因为智力是天生的,不是教出来的。

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你看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爱迪生从上小学、中学就开始被老师排斥,说这孩子根本就不适合教育。

这是天赋的。

什么是后天可为的呢?

那就是性格。

一个人成年后,在厨房里做厨师和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可以养活自己,都可以活得很有尊严。

差别是什么?

是这个人可爱不可爱,能不能帮助别人,对别人是否有爱心,而不是说他所到之处大家很痛苦。

很多犯罪的人,他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我们需要聪明,需要分数,需要学历,但那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很善良,这种善良既救别人,也是他自己的一个福分。

有些人很傻,傻得大家都可以占他便宜,但正因为大家都占他的便宜,大家发现你不用躲他,结果这个傻人身边也有很多的人。

相反,很多人很精,所有便宜都让他抢先,周围的人跟他在一块都吃亏,所以大家都离他远远的,这个人身边最后没有什么朋友。

E不被尊重的孩子怎么尊重别人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

我经常遇到很多咨询,问,我这孩子现在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说他考什么专业?

我说我不是神仙,我离你孩子八竿子远,我怎么能告诉你他考什么专业?

他又问你认为哪个专业更有发展?

我说哪个专业更有发展不见得适合他,你得问孩子自己想干什么?

天津有个案子,杀奶奶,杀妈妈,为什么?

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上了大学后学得很痛苦,一个学期下来好几门不及格,跟家里要钱补课,要了钱他又上网了,回去没法交代,最后就杀亲。

所以我认为很多家长问我,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怎么样,我一听这个话,不对劲,你的孩子多大了?

21岁了,大四了,按理说应该怎么怎么样。

我说你累不累呀,不知道法律规定吗?

18岁就是成人了,成人什么概念?

他有所有的权利了,民事权利,刑事权利,政治权利,所有权利都有了,爸爸妈妈只有听他的份了,没有管他的份了。

这个事情可以商量,我的建议是什么,比如你找一个对象,你应该找个什么样的,但绝对不说不能找她,肯定孩子跟你势不两立。

很多孩子从小不懂这个权利,大了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叛逆的人,这种孩子一定跟父母的失误有关,父母的失误一定是独裁。

一个从小没被尊重的,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他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一个没有被亲人善待过的人,怎么会去善待别人?

同样他不被尊重,他怎么会自尊?

怎么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呢?

成年人给了他什么,他就回报给成人什么。

我有大量实例,父母很爱孩子,爱你不商量,不商量得很惨烈,最简单的,你到人家那儿吃饭,你不喜欢吃肉,可对方给你夹了一盘子的肉,你说那是什么感觉?

你咽又咽不下去,不咽你盘子里全满了,这就叫爱你不商量。

所以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去体会孩子的心理,这特别重要。

孩子行为应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北京的中学老师关成华在书上写了一句名言,我也非常赞同,他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

原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送给孩子们的,现在变了。

补白:

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

第一,3岁前是情感的抚养,他痛苦的时候你要帮助他。

3岁之后孩子会说话了,他不说话,这东西你不给我,我就跟你闹。

所以3到6岁要立规矩,第一件事就是要教会他不能任性。

第二件事,防止自私。

人天生都是把饭往自己嘴里送,但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别人。

当他5岁左右,他说我要跟你们一块吃,可以,但只要你上桌,就立下规定大人不吃,你就不能吃。

让孩子知道,我难受的时候别人也难受,这就是他人的概念。

最后一个,要防止娇气,孩子小时候一定要有一项体育活动。

因为我是搞心理学的,我经常讲,很多抑郁症不是纯心理的问题,是生理问题。

因为看到有些大学生抑郁自杀,其实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是感觉困乏,心理刺激缺乏,还有一个就是体力活动不足,脑力活动过度。

孩子要从小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不是运动的爱好,而是习惯。

习惯什么呢?

也就是说,从小让他学会一项运动,比如游泳、长跑。

我认为体育有两个优点,一就是人在生长过程中,神经系统需要运动来发育,第二他在运动发育过程中会更加协调。

我讲这些训练都是性格的训练。

如果这个孩子6岁,把这几项全部做了,你这孩子上学肯定顺利。

 

第153期:

心理专家聊6岁前心理抚养很重要

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王莹:

亲爱的新浪网的网友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看我们的《亲子大讲堂》节目,我是主持人王莹。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话题是:

有关未成年人的心理抚养的问题。

今天我们的聊天特别由《新浪亲子大讲堂》与全国妇联,网上家长学校好爸好妈大讲堂一起录制的。

我们也特别请到一位专家,她就是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李老师,欢迎您李老师!

  李玫瑾:

你好。

和我们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大家好。

李老师我们发现孩子的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案件特别多。

前不久上海机场,孩子杀母亲的这个案件现在正在审理当中。

包括前一段时间的药家鑫的案件等等,您所接触的类似的案件是不是更多呢?

对。

大家可能还都记得,就在前年09年的11月下旬,当时北京大兴一生一起案件,一个32岁的青年人把他自己的爸爸、妈妈、妹妹、妻子和两个亲生儿子都给杀害了。

还有刚才你提到的像上海机场的杀害他母亲的这个案件。

这些案件在我们来看,很多的时候都是犯罪的年轻人,他的心理上有问题。

心理问题大家都会关注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会想他当时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或者遇到什么事情。

比如上海这个案件,他妈妈不给他钱。

在我们搞心理研究的人来看,他发生的所有的犯罪心理和行为问题都在于早年。

为什么这样说呢?

都是因为具体的事件才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