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431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辅导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各运动2次,做功______次。

其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来完成。

—个工作循环曲轴要转动周,活塞往复各运动次。

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且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

【探求新知】

一、摩擦起电

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顺着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1)实验探究:

摩擦起电

归纳: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经摩擦过后的物体具有共同的特点,即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

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细小的水流等)。

2)带电体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

这个性质可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经典例题

例1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跟踪练习

1、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的性质。

二、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实验探究: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

它们互相排斥。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

2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

互相吸引。

现象分析: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2、两种电荷

1)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意:

带电体排斥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而带电体除了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能吸引轻小物体。

例2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且已知D带正电,则A带电荷,B带电荷,C带电荷。

2、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球时,若通草球被吸引,则该通草球()

A.一定带负电B.一定不带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三、验电器

1、验电器:

1)作用:

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2)构造: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3)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例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也带了________电.这时验电器所有的负电荷总数比玻璃棒接触验电器前要________.

3、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它们的顶端连接起来,则两个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将()

A.变大B.变为零C.不变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四、原子结构、元电荷

1、原子结构

原子核质子(带正电)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2、元电荷:

把最小的带电物体称为元电荷,常用符号e来表示,e=×

10-19C。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

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例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的转移,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因而带电,丝绸因而带电。

4、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负电荷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例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空气B.盐水C.大地D.石墨

5、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课堂小结】

1.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

性质

带电体具有_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

原因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

结果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_______电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________电

摩擦起电的双方带等量异种电荷

实质

摩擦起电不是重新产生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_______

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3.两种电荷

两种电荷

正电荷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负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

验电器

作用

用来检验物体_______

原理

_____________

电荷量

定义

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符号是_________

元电荷

e=_______C

【提示】两个相互吸引的物体不一定带异种电荷,还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4.导体和绝缘体

特征

常见材料

导体

容易导电

有_____的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石墨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橡胶、塑料、陶瓷、食用油、玻璃

【提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随堂训练】

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如果小球被吸引,则小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答案:

带负电或不带电

2.例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丙带电,丁带电。

负正

3.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电。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4.验电器是检验的仪器;

验电器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电荷的多少叫,单位是。

5.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

导体善于导电。

橡胶、玻璃、陶瓷、油等都是。

6.如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7.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8.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一定不带电

9.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家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

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图11-4,提出一个猜想。

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

⑵答案是开放的,如:

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跟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电荷间的距离越远,排斥力越小;

电荷间的斥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等。

【课后作业】

1.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

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2.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全带有一些灰尘,其原因是_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____种电荷;

人们把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电荷.

4.在铅笔盒中有塑料尺、铅笔芯、小刀,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

5.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互相摩擦后,各自带上_______的_______种电荷;

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后,它们带_______种电荷.

6.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人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达标练习

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8.爱好物理的康康同学发现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9.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10.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

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

11.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