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监督卡文档格式.docx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监督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监督卡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浇筑C1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
1)基础埋深:
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
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
1.6‰;
高塔±
0.6‰。
5)基础顶面高差:
5mm。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
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
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
高塔4′。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5mm。
施工要点主要措施
施工要点及主要控制措施
监督检查记录
检查人
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钢筋焊接符合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及立柱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尽量应用商品混凝土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面。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监理部对标准工艺执行情况的评价意见: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
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
(3)接地沟回填后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
基础坑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
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掺土回填夯实,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
1。
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冻土回填时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块中的冰雪清除并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
冻土坑回填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回填。
回填土铺设对称均匀,确保回填过程中基础立柱稳固不位移。
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土料并夯实。
回填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
工艺编号
020*******
工艺名称
保护帽浇筑
工程部位
基础
(2)砂石:
砂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2%。
(3)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4)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
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6)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
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筑,严禁采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
保护帽顶面应适度放坡,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压实收光,确保顶面平整光洁。
保护帽拆模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塔腿及基础顶面的混凝土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
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杜绝二次抹面。
角钢铁塔分解组立
杆塔
(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4)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5)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6)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7)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8)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
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
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
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9)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
(10)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11)直线塔结构倾斜率,对一般塔不大于0.24%,对高塔不大于0.12%。
耐张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方能进行分解组塔。
铁塔组装前应根据塔型结构图分段选料核对塔材,并对塔材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塔材不得组装。
角钢铁塔分解组立可采用座地抱杆、悬浮抱杆等工器具,宜采用专用夹具安装抱杆承托绳、腰箍拉线等。
铁塔组立应有防止塔材变形、磨损的措施,临时接地应连接可靠,每段安装完毕铁塔辅材、螺栓应装齐,严禁强行组装。
抱杆每次提升前,须将已组立塔段的横隔材装齐,悬浮抱杆腰箍不得少于2道。
吊片就位应先低后高,严禁强拉就位。
塔身分片吊装,吊点应选在两侧主材节点处,距塔片上段距离不大于该片高度的1/3,对于吊点位置根开较大、辅材较弱的吊片应采取补强措施。
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
铁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混凝土保护帽。
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基础和塔材的成品保护。
导线接续管压接
架线
(1)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割线印记准确,断口整齐,不得伤及钢芯及不需切割的铝股。
当使用对穿管时,应在线上画出1/2管长的印记,穿管后确保印记与管口吻合。
将接续管及导线表面清洗干净,导线表面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均匀涂抹一层电力复合脂,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压接。
施压时,液压机两侧管、线要抬平扶正,保证接续管的平、正,压后接续管棱角顺直。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的压接管如有裂纹应切断重接。
钢管压接后清理压接飞边和毛刺,凡锌皮脱落者,不论是否裸露于外,皆涂以富锌漆;
对清除钢芯上防腐剂的钢管,压后应将管口及裸露于铝线外的钢芯上都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
铝管压后的飞边、毛刺应锉平并用0号砂纸磨光。
用精度不低于0.02mm并检定合格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
压接完成检查合格后,打上操作者的钢印。
地线连续管压接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导线的液压部位在断线前应调直,并在距切断点20mm处加装防止导线散股的卡箍。
穿管时,按试验得出的经验值将铝管向施压顺序的反方向移动设定的长度,以补偿因铝管压接后产生的伸长量。
对清除钢芯上防腐剂的钢管,压后应将管口及裸露于铝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