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的存放数量、存放间隔、存放位置、冰箱开门次数等均对冰箱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摆放血液时,不能在靠近冰箱壁的位置摆放(冰箱壁处温度较低,易引起红细胞溶血),血袋应有序摆放,袋与袋之间有间隔,避免局部温度高低不同,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以保持冰箱内温度恒定。
3、储血冰箱温度监测和记录
3.1冰箱温度的监测
3.1.1无显示温度值的冰箱用经权威计量部门校准的数显温度计检测冰箱内温度。
3.1.2有温度显示的冰箱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来校准冰箱感应探头显示温度值,以达到对储血冰箱温度的监测。
3.2冰箱温度的记录
3.2.1每天3次。
由血库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储血冰箱逐台监测温度,并记录到粘贴在箱体外侧的温度表格(应标示有该冰箱的温度范围,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的处理方法、除垢除霜记录等信息)和输血科交接班记录中。
3.2.2温度报警处理冰箱温度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时,冰箱的自动报警装置启动,发出警报声,工作人员在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分析温度失控原因,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冰箱温度恒定并记录。
4、储血冰箱的消毒
4.1冰箱壁:
每周用75%酒精对内外壁消毒一次,并有消毒记录。
4.2冰箱内空气消毒:
甲醛熏蒸和三氧消毒法均可有效的改善冰箱内的空气环境,达到冰箱内空气消毒的目的。
4.3消毒效果的监测:
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检验报告单和记录,无霉菌生长。
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按采样10min小于8cfu或者小于200cfu/m3为合格。
5、储血冰箱断电等意外事件的处理
当冰箱遭遇各种不可抗力而产生的断电等意外事件时,在断电1h内应有合适的储存电源供应冰箱,断电超过1h,应联系当地血液储存点,作好血液的运输和储存放置工作,保证血液冷链的完整性。
总之,做好储血冰箱的管理工作,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血液储存温度、保证血液储存冷链完整性的一部分。
只有加强储血冰箱的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地完善冷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血液预订、核对、入库、储存制度
一、血液预订管理
1、根据本院临床用血需求向宁强县天津医院上报用血需求计划,同时安排专职取血人员手持“取血信息卡”到县医院储血点领取血液。
2.我院需特殊稀有血型血液时,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与宁强县天津医院积极沟通,确认取血时间。
二、血液接收核对、入库、贮存管理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
内容:
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
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
登记内容: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
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三、领血、发血出库管理
1、从储血点领取血液时,派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持“取血信息卡”领取。
2、从输血科(血库)领取血液,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持取血单领取。
3、输血科(血库)有专人负责发血或谁配血谁发血,禁止非专业人员发血。
4、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献血者条形码号、血型、血量、品种、配血结果、有效期、失效期及血液的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发血。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发血: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
(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
(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色;
(8)过期或其它需要查证的情况。
6、配血结果未出来前或配血结果有疑问时严禁发血。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于2~6℃冰箱保存至少7d。
7、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科(血库),医护人员取血时,一次只能领取一位受血者的血液,决不允许一人同时领取几位受血者的血液。
8、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2~6℃保存至少1d。
四、血液库存预警管理
1、血液库存预警标准
根据临床用血情况以及紧急用血时对血液制品的选择性,我院对输血科的血液库存储备制定了明确标准,当库存低于以下标准时,启动预警程序。
(1)A型、B型、O型红细胞悬液储备量各为5个单位。
(2)A型、B型血浆储备量为各2000毫升。
2、用血储备计划具体措施
(1)当用血储备低于以上预警标准时按照用血储备协议补充血库储存。
(2)输血科每周对用血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当用血申请发生偏型时,通知宁强县天津医院储血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临床用血来源充足。
稀有血型患者紧急输血预案
一、组织机构
接稀有血型患者紧急输血申请后,血库紧急通知医务科,按程序成立临时特殊输血指导小组,由医务科分管主任、血库主任及临床经治科室主任、负责医师、治疗医师组成。
二、血源准备
血库值班人员确认RhD血型阴性后,马上与血站联系,在确认RhD阴性(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供应情况下,立即报告输血科主任及经治科室值班医师,输血科主任立即将情况向医务科主任汇报。
三、记录
血库值班人员应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事件发生时间、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描述、ABO血型及RhD血型,输注血液制品与数量、与血站联系时间及对方姓名、不能满足RhD阴性血液制剂供应情况的回复描述、以及何时能供应的回复描述。
四、患者红细胞RhD抗体筛查
血库值班人员接受此患者标本做出血型后,要立即做RhD抗体筛查,阳性时效价测定,结果告知病房经治医师。
五、血液的选择
临时特殊输血指导小组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条: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配合型输血的规定,综合病人的病情紧急程度,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血站的供血能力和时间,决定输注何种血液。
5.1血站有能力供应或采取其他医疗措施治疗后病人能够等待的应输RhD阴性血液。
5.2血站暂无供血能力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病人不能等待时:
(1)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男性患者或无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可输RhD阳性血,但必须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注明若有抗体产生,以后输血只能输注RhD阴性血。
(2)患者为RhD阴性,体内虽未检测到抗-D,但患者是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包括未成年女性),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应本着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先输RhD阳性血抢救。
因为生命权优于生育权。
抗体一般在2~5个月内产生,最快也要在2周以后。
只要患者渡过危险期就有充裕时间寻找RhD阴性血液。
经治医生要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注明可能产生抗-D,将来只能输RhD阴性血液或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征得家属同意后才能实施。
(3)如果患者有抗-D,必须输注交叉配血相合的Rh阴性红细胞,临床采取低血容量稀释技术和血液回收技术,可以输注Rh阳性献血员的血浆和冷沉淀。
六、决定输注RhD阳性血后,临床科室做以下工作
6.1输血申请:
经治医师要开具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剂《特殊输血申请单》,临床科室主任、血库主任、医务科主任签字认可。
立即送往血库,同时电话告知血库值班人员。
6.2输血时严密观察和监护:
①红细胞制剂:
密切监测患者溶血指标,尿色、尿量、血压等。
输血前要有相应预防措施。
②血小板制剂:
输注RhD阳性血小板时应密切监测患者情况(血小板制剂中混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使患者产生RhD抗体)。
③血浆制剂:
可选择RhD阴性或RhD阳性血浆。
七、输血科的配血工作
决定输注RhD阳性血后,输血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交叉配血,配合后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输血治疗更是一个专业性强、具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措施。
由于目前病毒“窗口期”的存在、检测技术的局限,以及新病毒的出现和未知病毒的存在,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还不能完全杜绝。
因此,即便是经过严格程序检验合格的血液,也可能会存在着病毒感染的风险和几率。
此外,输血还可能出现过敏、溶血、发热、血小板输注无效、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不良反应。
2011年我们为了规范临床输血医疗行为,将输血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安全,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医务科科长,检验科科长及有关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崇州市产科急救用血管理规定》,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二、加强了医务人员输血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
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
如果对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