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整书课例教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国演义》整书课例教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整书课例教学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容梗概:
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
曹操挟天
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
连年混战,弱肉强食。
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
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国就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
曹后,曹匹称帝。
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三国演义》在故事架构和人物塑造上,有着很明显的倾向性,即“拥曹反刘”的倾向,全书的节奏主要沿着蜀汉走,诸如第一回就是刘关张闪亮登场。
《三国演义》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代言人就是蜀汉集团。
刘备是仁义的代言人,整部小说对于刘备,极少负面描写,从平原县令到携民渡江,再到白帝城托孤,一代仁君的形象贯彻到底。
推荐理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
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
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
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
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
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类书推荐:
《水浒传》
作者:
出版社:
《红楼梦》
安东尼·
布朗
译者:
余治莹
河北教育出版社
《西游记》
(爱尔兰)山姆?
麦克布雷尼
梅子涵
明天出版社
三、教学目标
知识积累:
1.通过朗读《三国演义》篇首词、观看影视资料、三国熟语竞猜、“我所知道的三国故
事人物”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明确《三国演义》的阅读进度、阅读方法及具体要求。
3.探讨“忠”“义”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能力培养:
1.能以《三国演义》为例,提升观影、剧文对照比对阅读能力,初步学习名著阅读的方法。
2.能培养观察、发现、想象的能力,在激发阅读兴趣的时候同步培养主动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
精神成长:
1.探寻英雄人物身上的共同品质“忠”和“义”,并对他们的“忠”“义”品质进行深入
探讨,增强对“忠”“义”品质的辩证认识
2、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的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文有不少中外名著节选。
如:
《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凤辣子
初见林黛玉》等,《三国演义》作为名著关联教学,拓展内容,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流”的意识。
学生能从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入手,激起了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在接受名著的艺术价值时,也接受了名著思想价值的熏陶,加深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厚度,达到了本节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既有内容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既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的成功的名著阅读课。
具体教学框架设计如下:
教学框架设计
教学
流程
执教
教师
时间
安排
阅读进度
学习任务
资源
设计意图
导读
课例
罗燕
40分
钟
了解作者、文中主人公等内容,
1.认识整本书的结构与大致内容。
书册
通过对书的封面、目录、内容提要等内容
看完整本书图片,重点阅读“小兔子变小鳟鱼”的场景。
2.学会用“如果⋯⋯,我就⋯⋯”的句型将图画的内容与自己的想象描述清楚。
的了解,教给学生读整本书方法;
通过抓准关键句式串联绘本内容。
享读
顾玲
1.用回顾的方法,梳理完成《三国演义》故事情节。
2.阅读《我讨
厌妈妈》
感受小兔的淘气和兔
妈妈深深的爱,迁移阅
读《我讨厌妈妈》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迁移阅读方法,感悟母爱的深刻与伟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延读
3.
五、导读课例
这是一场的捉迷藏
——《三国演义》导读课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罗燕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图文对照阅读能力,感受图画书的图文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2.学会用“如果⋯⋯,我就⋯⋯”的句型将图画的内容与自己的想象表达清楚,培养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在看图、比对与猜读中,感受《三国演义》中所传达的真挚、细腻的母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看图、比对与猜读中,感受《三国演义》中所传达的真挚、细腻的母爱。
【教具准备】课件、板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留下疑问
(一)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
为什么?
(板书:
捉迷藏)预设:
根据孩子的回答,板书“有趣”、“刺激”、“新奇”等词。
2.出示封面图: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图画书,也和捉迷藏有关。
你们看,这是书本的第一道大门,我们把它叫做封面。
3.读封面: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一只小兔子和它的妈妈在家门口的草丛里聊天呢!
(2)这本书的文字作者是玛格丽特·
怀兹·
布朗,绘画作者是克雷门·
赫德,翻译者是黄迺毓。
插入作者资料卡:
伟大的书籍背后肯定有一个伟大的作者。
我们读书时也要记得认识作者,看看他是谁?
(3)这本书的题目叫《三国演义》。
A.读题:
齐读课题。
B.解题:
从题目里,你发现了什么?
过渡:
到底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呢?
我们要到书里去找答案。
故事开始了⋯⋯
设计意图:
借用孩子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孩子探奇兴趣。
通过书册封面题目观察与阅读,建立学生初步的整本书阅读意识。
课堂教学片断还原:
、细读片段,初步感悟
(一)捉迷藏开始了
1.出示图片,播放录音,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
“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
2.解决问题。
(1)它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啊”?
抽生回答后,发现暂时没有答案,只能猜!
(2)妈妈为什么要去追他啊?
抓住“小宝贝”体会“宝贝的小”所带来的逃家的不安全,再读:
“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
3.过渡:
就这样,一场奇特的捉迷藏游戏就开始了。
我们要帮助兔妈妈找到自己的兔宝宝。
(二)详细读第一次捉迷藏
1.看一看:
捉迷藏第一回合。
快来看一看这幅图(板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学生充分说(观察表达时聚焦,环境、小兔、兔妈妈):
一棵大树被风刮倒了,差点
砸到小兔,好危险啊!
是啊,怪不得兔妈妈要担心了。
(2)抓住动词:
小兔掉到河里了,兔妈妈穿着大雨靴,拿着网兜,正在用胡萝卜钓小白兔。
相机板书动词:
掉、救、钓、捞,还要做一做动作。
2.说一说:
现在,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图画上的内容?
(板贴)
3.读一读:
咱们读一读书上的故事,看看和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吗?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1)指名读。
带读“鳟鱼”。
(2)齐读,提问:
请小朋友将文字与图画对比着看,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
小兔说它要变成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可是图画里还是一只小白兔。
学生如果不能发现,圈出:
小鳟鱼并图片上的小兔子。
追问:
你发现了什么?
追问:
怎么回事?
画错了吗?
有其他可能吗?
(留足思考时间)
没有画错,小兔子想变成一条小鳟鱼,但它是不能变成鱼的。
这是小白兔自己想象出来的。
(3)引出“如果”:
在文中也藏着一个词说明是这是小兔子想象的,并不是真实发生的画面,你找到了吗?
(4)引出句型:
他还带来了一个小伙伴,他们要一起变成红色了。
你看!
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
如果⋯⋯,我就⋯⋯。
我就⋯⋯”这对词语就把故事讲明白了。
这就像一串魔法钥匙(出示板贴),能帮助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秘密之门。
我们把它请到黑板上。
4.演一演:
回到文中,请同桌合作,分别扮演小兔和兔妈妈,来演一演这组对话。
(1)请3组(评价:
是否把话讲清楚,动作)
(2)采访兔子妈妈,你为什么要捉他啊?
采访小兔子,被妈妈捉住了,你什么感受呢?
(回
扣教学目标3,体会妈妈真挚、细腻的爱以及小兔子的活泼调皮。
)
(3)师生合作。
5.小结:
在第一回合的捉迷藏游戏里,我们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
成功地帮兔妈妈找到了小兔。
可是调皮的小兔不甘心,它还要继续躲。
(三)指导读第二次捉迷藏
1.出示彩图
(1)看一看:
仔细看一看这幅图,这一次,小兔想变成什么?
兔妈妈打算怎么去找小兔?
小兔想变成山上的一块大石头/兔妈妈打算变成一个爬山的人,爬到山上去找小兔。
(2)说一说:
说得真好!
为了把图画内容说得更清楚,谁能用上这万能钥匙,再来说一说?
(指名说)
(3)读一读:
来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过渡:
不得了,用了魔法钥匙以后,我们就能把话讲得和书上一样清楚了。
(4)演一演:
采访兔子妈妈,你为什么要捉他啊?
采访小兔子,被妈妈捉住了,你什么感受呢?
(5)师生合作。
引导孩子学习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的读书方法。
在“看一看”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提问、等待,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
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学会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