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0810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施工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材料准备

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焊接管、无缝钢管、给水铸

铁管,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相应的配套管件。

青铅、油麻、硅酸盐膨胀水泥、石棉绒、32.5级普通硅酸

盐水泥、橡胶圈、电焊条、石膏粉、氧化钙、方木、槽钢、立板、角

钢、钢板。

(4)

焦碳、木柴、氧气、乙炔、电焊条、水泥、油毡、锯条、

砂轮片、机油、铅油、石笔、小线、线麻、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橡胶

板、木板、砂子、水泥、破布、草袋等。

3

主要机具

机具:

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5t,载重汽车4t,卷扬机、

管道切断机、电动套丝机、普通车床、交流弧焊机、鼓风机、砂轮切

割机、试压泵等。

工具:

千斤顶、液压弯管机、手动坡口机、人字桅杆、钢

丝夹、导链、滑轮、撬杠、套丝板、压力案、电焊工具、气焊工具、

熔铅锅、铅勺、大锤、手锤、剁子、钢丝刷、契子、管钳、扳手、麻

凿(盘根凿)、灰凿(钢凿)、剪子、螺丝刀、铁锹、绳索、导轨、枕

木、顶铁、钢丝绳、运土车、内涨圈、木桩等。

量具:

经纬仪、水准仪、水平尺、钢卷尺、卡尺、线坠等。

4

作业条件

管沟平直,管沟深度、宽度符合要求,阀门井、表井垫层、

消火栓底座施工完毕,沟底标高与管沟中心坐标已验收合格。

管沟沟底夯实,沟内无障碍物,且应有防塌方措施。

管沟两侧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其他物品。

9.2.2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

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

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进场时应完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包装应

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

日期和检验代码。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在运输、保

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给水铸铁管及管件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薄厚均匀,

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

承插口的内外径及

管件应造型规矩,并有出厂合格证。

5

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

内壁无飞

刺,管件无偏扣、乱扣、方扣、丝扣不全、角度不准等现象。

6

其他应参见本标准第4.2.2条“材料质量控制”。

9.2.3施工工艺

9.2.3.1工艺流程

检验管材、阀件→处理管口、阀件、填料→检验下料机具→管道、

阀件定位→下管→断管→对口→阀门等配件安装→管道试压→管道

冲洗与消毒→管道防腐→管道保温

9.2.3.2施工要点

做好下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检查闸阀、排气阀的开并是否严密、吻合、灵活,直径200mm

以上闸阀必须更换填料。

钢管已按本标准中焊接规定进行了坡口等技术处理。

铸铁管承口内和插口外的沥青防腐层用汽焊烤掉,并用刷

子清理干净,飞刺等杂质已凿掉,管腔内脏物被清除。

准备好下管的机具及绳索,并进行安全检查。

管径在125mm

以下,可用人力下管,采用传递法;

管径在150mm以上可用撬压绳法

下管;

直径大的管可酌情用起重设备。

详见本技术标准室外排水有关

方法及规定。

(5)

(6)

使管中心对准定位中心,做好各种辅助工作。

下管前,必须对管材进行认真检查,发现裂纹的管道,应

进行处理。

若裂纹发生在插口端,将产生裂纹管段截去方可使用。

(7)

将有三通、阀门、消火栓的部位先定出具体位置,再按承

口朝向水流方向,逐个确定工作坑的位置。

如管线较长,由于铸铁管

长度规格不一,工作坑一次定位往往不准确,可以逐段定位。

(8)

根据铸铁管长度,确定管段工作坑位置,铺管前把工作坑

挖好。

工作坑尺寸,见

表9.2.3.2-1。

表9.2.3.2-1

宽度(m)

工作坑尺寸表

工作坑尺寸(mm)

长度(m)

管径(mm)

深度(m)

承口前

0.6

承口后

0.2

75~250

250以上

管径+0.6

管径+1.2

0.3

0.4

1.0

通用要求

给水管道在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

如必须

在冰冻线以上铺设时,应做可靠的保温防潮措施。

在无冰冻地区埋地

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

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

小于700mm。

当管顶埋设深度不大于7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金

属或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

给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化粪池、厕所等污染源。

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井壁距

法兰或承口的距离:

管径小于或等于450mm时,不得小于250mm;

径大于450mm时,不得小于350mm。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

500mm以内时,给水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

于1.5m;

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o

塑料管高出地坪处应设置护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100mm。

塑料管在空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

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

净空高度,若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100mm。

1)

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埋地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埋地进户管应先安装室内部分的管道,待土建室外施工时再

进行室外部分的管道安装与连接。

2)

进户管穿越外墙处,应预留孔洞。

孔洞高度应根据建筑物沉

降量决定,一般管顶以上的净高不宜小于100mm。

公称外径D。

不小

于40mm的管道,应采用水平折弯后进户。

3)

管道在室内穿出地坪处,应在管外套长度不小于100mm的金

属套管,套管的根部应插嵌人地坪层内30~50mm。

埋地管道的管沟底部的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80kN/m,且不

4)

得有尖硬凸出物。

管沟回填时,管周100mm以内的填土不得含有料径

大于10mm的尖硬石(砖)块。

下管

复测三通、阀门、消火栓位置及排尺定位的工作坑位置、

尺寸是否适合。

下第一根管。

管中心必须对准定位中心线,找准管底标高

(在水平板上挂水平线),管末端用方木垫顶在墙上或钉好点桩挡住、

顶牢,严防打口时顶走管道。

连续下管铺设时,必须保证管与管之间接口的环形空隙均

匀一致。

承插口与管中心线不垂直的管,管端外形不正的管道和按照

设计曲线铺设的管道,其管道四周任何一点

的间隙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铸铁管承插接口的对口间隙应符合本标准表

4.2.3.2-10

和表4.2.3.2-11的相关要求,管径大于500mm时,只允许管道有1°

转角。

再下沟。

阀门两端的甲乙短管,下沟前可在上面先接口,待牢固后

若须断管,须在管的下部垫好方木。

管径在75~350mm的

铸铁管,可直接用剁子(或钢锯)切断;

管径在400mm以上时,先走

大牙一周,再用剁子截断。

剁管时,在切断部位先划好线,沿线边剁

边转动管道,剁子始终在管的上方。

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钢筋

混凝土管不允许切断后再用。

管径大于500mm的铸铁管切断时,可采用爆破断管法。

将片状黄色炸药研细过筛,装人不同直径的塑料管中,略加捣实。

使

用时,将药管一端封好,缠绕在管道须切断部位上,未封口的一端留

出10mm长度,接上雷管或起爆药。

爆破断管时,必须严格按规程操

作起爆,用药量见表9.2.3.2-2。

表9.2.3.2-2

爆破断管有关数据

铸铁管直

装药塑料管规格

内径

壁厚

TNT装药量TNT粒度

起爆雷管

(m)

长度(m)(g)

(mm)

500

600

700

800

900

14.0

15.4

16.5

18.0

19.5

12

14

16

20

1.8165~170<0.2

2.15200~205<0.2

2.50380~390<0.6

2.90560~570<0.6

3.30790~830<0.6

工业8号

铸铁管稳好后,在靠近管道两端处填土覆盖,两侧夯实,

并应随即用稍粗于接口间隙的干净麻绳将接口塞严,以防泥土及杂物

进人。

顶管施工

当管道穿越铁路、公路、道路或无法开挖沟槽的障碍物时,

可采用顶管施工。

掌握顶管所穿过地层的水文地质资料,。

的准备。

对顶管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机具、工作坑的布置,应有充分

与有关地段相关的部门取得联系。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挖工作坑→架设后墙支撑→平基与铺轨→计算顶力→顶管→管

道接口

下面介绍工程中常用的人工挖土顶管法。

挖工作坑:

工作坑的平面尺寸及工作间高度,要根据管径

大小、管节长度、操作工具、出土方式、后墙长度和撑板、撑木的规

格、后座尺寸而决定(见图9.2.3.2-1),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下式计

算:

B=D+2b+2c

L=L+L+L+L+L5

式中B——工作坑宽度(m);

D

——管道外径(mm);

b——两侧操作空间,一般为1.2~1.6m;

c——撑板厚度,一般为0.2m;

L——工作坑长度(m);

L——管节长度(m);

L

——顶镐机长度(m);

——后背墙厚度(立板、方木、顶铁共1m左右);

——稳管时,前一节已顶进预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0.3~

0.5m);

L——为管尾出土所留工作长度,根据出土工具而定,用小铁

车为0.6m,用手推

车为1.2m。

工作间高度一般采用3m或2~3倍管径。

图9.2.3.2-1

人工挖土顶管施工工作坑布置示意图

1—运土车;

2—管道;

3—钢丝绳;

4—摇镐机;

5—立板兼作后背;

6

—后背方木;

7—后背顶铁;

8—排水层;

,—木板;

10—混凝土基础;

11—坑道板;

12—木垫基;

13—导轨;

14—内涨圈;

15—方木(300×

300×

1500);

16—撑木;

17—出土工作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