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9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docx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

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进风流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2、在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4%)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3、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5、安全规程中规定CO的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0.0024%),矿井有害气体H2S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

6、在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设置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4%)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7、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因故停风后,在恢复通风前,必需检查(瓦斯浓度)。

8、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装有(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9、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10、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大于等于0.5立方米的空间内瓦斯浓度大于(2%)的现象。

11、电器或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2%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2、放炮点附近(20)米以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禁止放炮。

13、停工区内瓦斯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他有害气体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14、矿井需要的风量按人数计算时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15、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16、每一矿井都必须建立测风制度,至少(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17、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壁侧不小于(200)毫米,距顶板不得大于(300)毫米。

18、隔爆水袋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水棚其水量不得少于(400)L/m3。

19、风筒距迎头距离为煤巷不大于(5)m,半煤巷不大于(8)m,岩巷不大于(10)m。

20、如果出现瓦斯积聚,则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立即处理。

21、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装药,爆破。

22、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制订安全排放瓦斯借施,报矿业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23、胶带运输巷道,两翼回风大巷,掘进巷道、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的防尘供水管路要每隔(50)m,设置三通及闸阀。

2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撒出一切设备、材料,并进行永久性封闭。

25、开采有自然倾向性的煤层,采煤工作面结束后,必须砌筑永久性密闭,最迟不得超过

(1)个月。

26、隔爆水袋安装:

首列隔爆水袋和工作面(迎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60-200)m范围内,隔爆水袋的排间距为(1.2-3.0)m,主要隔爆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30m),辅助隔爆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m)。

27、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95%以上的人员是因(CO)中毒而死亡。

28、矿井必须配备符合国家关于粉尘测定的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测定仪,定期进行测定,根据测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煤尘最高浓度不大于(10mg/m3)。

29、修复旧井巷,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当瓦斯积聚时,必须按规定排放,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空气成分符合本规程第一百条的要求时,才能作业。

30、矿井应编制(矿井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和(矿井通风网络图)。

31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32、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

33、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

34、矿井应每(7天)至少检查1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或岩粉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5、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36、井下机电设备峒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7、(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38、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39、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以及混合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安设,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40、通风设施前后5米范围内必须(支护完好),禁止堆放(物料)。

4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42、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43、阶段内的划分方式有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种。

44、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规定是:

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45、国家对采煤工作面采出率的规定是:

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46、根据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47、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

48、煤矿井下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有:

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49、轨道运输大巷的轨距一般有600mm和900mm两种。

50、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51、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地质因素有:

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特征及顶底板稳定性、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含水性、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等。

52、采煤工作面顶板岩石,按照其和煤层的相对位置及跨落的难易程度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

53、根据围岩移动特征,可将煤层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54、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回采顺序有后退式、前进式、往复式及旋转式等几种。

55、根据煤层倾角的大小和分层层数,各分层平巷的相互位置主要有水平式、倾斜式和垂直式三种布置方式。

56、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有前进式、后退式和往复式三种。

57、我国长壁采煤工作面的工艺方式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

58、加强工作面“三度”管理,“三度”是指支护强度、支护密度和支护刚度。

59、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主要包括:

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作面布置图。

60、放煤步距和顶煤厚度、破碎质量、松散程度及放煤口位置有关。

61、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62、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6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64、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³/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w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65、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66、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

67、每年都应当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_1次救灾演练。

68、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69、水文地质补充调查除采用传统方法外,还可采用、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新方法。

70、煤矿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71、煤矿井下供电中“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72、在斜坡运输中,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73、人力推车时,一人一次只能推一辆车

74、开关停电检修前必须进行停电、验电、放电。

75、开关开盖检修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才可以停电开盖检修。

76、井下供电三大保护为过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

77、《煤矿安全规程》是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的。

78、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79、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

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80、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

81、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

82、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83、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8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85、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___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86、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40℃时,必须停止作业。

87、井下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88、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89、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采区开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在所有和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防火墙,全部封闭采区。

90、一个矿井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91、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92、矿井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93、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94、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95、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96、井下设置在进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如果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井下个别机电设备硐室,可设在回风流中,但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并必须安装甲烷断电仪。

97、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98、法律制裁的形式:

(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

99、矿山安全法于(93)年(5)月

(1)日起实施。

100、矿山安全法第46条规定:

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的),依照刑法第114条规定追究责任。

情节严重处(3年或以下有期徒刑,),

101、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将难以排除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程序向煤炭管理部门报告,并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隐瞒不报)不得、(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