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9315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文档格式.docx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剧增,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受到严重威胁,随之而来的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也急剧增多,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必须主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大气污染

  目前,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火车、飞机等产生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2、水体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城市所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河流,使河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3、环境噪声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来源增多,噪声分贝增大。

一般来讲,噪声在50dB以下,环境是安静的,而各种车辆造成的噪声一般都在80dB以上,有的达到180dB以上,造成人们心理紧张以致耳聋。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指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比如公园、庭园、行道树、草坪等。

  1、平衡空气中碳氧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各气体成分是恒定的,其中CO2约占0.032%。

但由于城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燃料燃烧及居民呼吸消耗了大量的O2并排出CO2,使空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有时可达0.05―0.07%甚至0.2%。

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CO2,释放O2,这对地球上O2和CO2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氧气消耗大,二氧化碳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

据资料表明,通常一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消耗1tCO2,释放0.73tO2;

一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天可吸收0.2tCO2。

  2、净化空气

  因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

我国目前的污染气体仍以SO2为主。

SO2常与飘尘结合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结膜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

SO2在太阳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发生光化学反应,降低大气能见度;

同时,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植物对污染物具有吸收、转变和积累能力,城市绿地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

城镇的各类绿地,以其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过滤、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同时还能起到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净化。

树林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滤器”。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3、减弱噪音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导致人们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血压增高等症状[3]。

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

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4、吸滞灰尘

  园林植物的枝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庞大的吸附面,对粉尘有明显的滞留、吸附和过滤作用。

特别是叶面粗糙带有分泌物的叶片和枝条,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经过雨水冲刷于地面又能恢复吸滞能力,或因阻隔促使较大颗粒直接落于地面。

据测定,夏季成片林地减尘率可达61.1%,冬季亦有20%左右,街道绿化带减尘率为22.5―85.4%。

  5、杀菌消毒

  由于城市人口多,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时刻侵袭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园林植物能释放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泌物,再加上植物的吸尘作用减少了空气中作为细菌载体的尘埃数量,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具有较强杀菌能力的绿化树种有:

柠檬、雪松、橙、柳杉等。

  6、调节气候首先,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温度。

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

树木通过叶片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附近的空气湿度。

因而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气温低3~5℃,较建筑物地区的气温降低10℃左右。

因此,城市绿地面积大、覆盖率高,能有效地改善居民居住区小气候。

在绿化好的地方,夏季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可以消暑纳凉、防暑降温。

冬季,树木能降低风速,减弱冷空气的侵入,树林内及其背向的一侧,温度可提高1~2℃。

其次,园林植物可以调节空气流动。

由于绿化区和非绿化区之间的温度存在差异,绿地的气温较邻近的非绿地气温要低。

按照气温扩散升降规律,冷空气要向热空气地区流动,有时流动速度可达1m/s,从而可形成轻微的风,使人感到凉爽。

最后,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湿度,是温度的“调节器”。

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

据研究,因为根部吸收的水分几乎都被蒸发,所以,森林中空气的湿度比城市内高30%左右[2]。

由于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水气增多,空气湿润,因而,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10%~20%,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7、保护生物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以及人工建立的稳定、和谐接近自然生境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可为植物、动物(如鸟类、昆虫类等)和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为丰富物种多样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这种功能实质上也是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的一种恢复和挽救,这种恢复和挽救对进一步发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具重要意义。

  8、指示、监测环境质量

  有些园林植物对污染物非常敏感,当环境受到轻微污染时即表现出典型症状,可指示、监测环境质量,这种植物称之为“指示植物”。

不同污染气体、污染程度对植物的伤害不同,引起叶片的伤斑也不一样。

植物不仅能以其自身的伤斑和伤势来警示人类大气已被污染,而且能大致反映出是哪一种污染,污染程度如何。

指示植物对环境质量的指示、监测作用,是其它理化监测方法所无法达到的。

  9、防灾减灾许多园林绿化树木具有强大的耐火性,有着突出的防火功能。

例如:

叶片密集而均匀的松柏可阻挡95%左右的辐射热通过,珊瑚树可阻挡83%~93%的热量通过,其作用可与避火墙相媲美。

在江河湖泊岸边植树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因土护岸,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沉积泥沙。

  10、美化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

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

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

  三、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植物具有杀菌功能绿化可以减少空气含菌量,很多园林植物具有抑制杀死散布在空气中多种细菌的功能。

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能分泌一些对各种微生物或病菌有杀死或抑制其发展的挥发性物质,人们把这种物质叫做“植物杀菌素”。

如松树、柏树、杨树、金银花等都含有一定的杀菌素。

乔木稠李的分泌物对蚊子有强烈的致命作用。

居住区的绿地环境与非绿地环境对照,绿地地区在夏季灭菌可达20%~59%。

可见,城市绿化给人类带来多种益处,对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2、植物能净化水源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保护水质,防止下游的水土污染。

如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水,若从30~40m宽的松林流过,细菌数量可减少到原有的1/8;

从栎树、白蜡和金合欢的混交林中流出的水中,大肠杆菌只有对照值的1/23;

水若从50m宽的三十年生杨、桦混交林通过后,细菌数量能减少9/10以上。

污水进入土壤后,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以及土壤的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粘土矿物固定等,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净化。

3、植物有助于开展园艺疗法园艺疗法是通过“绿”的自然环境达到调节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种疗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浴”、“芳香疗法”已被业界广泛认知,经过医学验证这些行为确实对健康有益。

当今,森林园艺法疗悄然兴起,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森林园艺疗法医院,可有效治疗人们所患的某些疾病。

在这些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也不需要医生治疗,凭借环境,通过栽培果树、花卉、蔬菜等园艺活动,使人们在绿色的环境中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利用园艺植物的多种颜色治疗疾病,是园艺疗法的重要内容。

研究表明,浅蓝色的花对发烧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红色的鲜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紫色的鲜花可使孕妇心情恬静,赤红色的花对低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大有裨益。

身处绿色植物环境中的人,其脉搏、呼吸的频度明显减低,血流速度也会减慢,紧张的神经会变得舒缓,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

我国湖北省的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一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森林浴场。

4、植物可减轻土壤污染带有农药及其污染物的风蚀尘土大部分最终会落于地面,对土壤会产生污染。

园林植物因土护坡,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轻风蚀尘土,能有效减轻土壤进一步污染。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扩大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提高人们的城市园林绿化认识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污染严重,城市园林绿化基础差,市民的绿化意识差等,这些决定了必须加强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教育,提高人们的绿化意识。

  4.2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协调起来,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4.3遵守生态学原则

  从生态学基础理论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就是如何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从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遵守生态学原则。

  4.4运用法律手段

  制定各种园林绿化管理公约和管理办法,使城市园林管理有法可依。

园林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毁坏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很重要的因素。

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城市能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并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起到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的作用。

要想使我们的城市永远美丽、整洁,不仅要绿化,更要把城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洞清.园林树木学[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1.2、章竣华,刘玮.园艺疗法[J].中国园林,2009(7):

19-23.3、赵景联.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钱东.浅析城市绿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

93-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