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下学期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准解析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下学期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下学期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学是伴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的文学门类,可以说,生态意识催生出生态文学。
当然,生态文学不只主题关乎生态,还追求一种“美”的境界。
这种境界表现为,在作品中不仅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而且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但它有着自己的特质。
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
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
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
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
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
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中篇小说如老藤写生态变迁的《青山在》,儿童文学如陆梅写海岛的《无尽夏》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是生态文学的又一特质。
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
蒋巍《塞罕坝的意义》讲述塞罕坝三代人种树护林的故事,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
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生态文学还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
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
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
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
这就要求生态文学必须进入人的内心:
道德对我们的约束、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我们对发展的审视和思考,无不是生态文学着重考量的课题。
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
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作用巨大。
生态文学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绿色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生态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生态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其独特之处是突出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
B.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报告文学作品较多,近年来,小说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多。
C.生态文学作家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的理性深刻剖析与反省,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探寻出了出路。
D.生态文学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先剖析生态文学所呈现的特点,进而阐明生态文学对于生态建设的作用,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B.文章在剖析生态文学特质时,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
C.文章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蒋巍、陈启文、李云峰等人的作品,有力地支撑了本段首句所提的观点。
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指出生态文学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点明了生态文学“绿意盎然”在文中的另外一重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是生态文学作品创作中应追求的境界。
B.生态文学作家如果没有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就很难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C.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他们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D.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因而,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的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1.A2.B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更多”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没有把小说与其他文学形式进行比较。
C项,“探寻出了出路”说法错误,原文“努力去探寻”。
D项,“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错误。
原文完全肯定生态文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未肯定生态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选项对二者都未予以肯定。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错误。
结合文本第三、四、五段内容分析,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展开。
逻辑上不是逐层递进,总体上呈现为并列关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
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
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
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
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
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C项,“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错误。
结合“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分析,原文只是强调生态文学作家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因而推不出“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这一说法。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城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分布广泛,占用体积小,蕴含能量大。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研究发现,1立方米可燃冰最多可分解为164立方米甲烷,是一种清洁环保、燃烧值高的新型能源,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通过勘查,中国已在海域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
陆地方面,青南藏北也优选了9个有利区块。
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可满足未来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可燃冰勘探开发研究计划,中国也随即响应。
(摘编自李代广《神秘的可燃冰》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预测海城可燃冰地质资源量表
来源
评价海区
资源量
体积/1012m3
存在带
面积/104km2
厚度/m
姚伯初2001年预测
南海
86.85
93
2.41
杨文达等2004年预测
东海
1.9-9.8
1.12
11
卢振权等2007年预测
南海北部陆坡
63
王秀娟等2010年预测
神狐海域
0.1
18-34
(摘编自孙运宝《国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三:
据自然资源部官方微博消息,3月26日,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任务。
2017年5月10日,中国在神狐海域进行了第一轮成功试采,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为后续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此次试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是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二是自主研发了一套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装备体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测与开发能力。
这些技术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涉海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带动形成新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