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等。
此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值班人员(或在岗人员)应立即组织员工自救互救,了解现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口头汇报抢救工作情况,并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将损失减至最小。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发生此类事件时,在场人员在保护好现场的同时,对伤员进行急救,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发生此类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和疾病防控部门,开展自救工作,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
相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发生此类事件时,值班人员(或发现情况者)应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对肇事者进行劝解教育,化解矛盾,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学校收到通知后应及时派员调查处理,同员工进行沟通,妥善解决,维护三方的合法权益。
在发生此类群体性事件时,有条件的可以用照相机拍摄现场。
工作人员不得先动手殴打员工,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
5、其他情形。
上述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本预案未做出规定的其他情形发生时,在场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三、机构与职责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由武军担任,副组长由于嘉欣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于嘉欣担任,副主任由张萍担任,共配备5人作为应急办工作人员。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领导各项应急工作;
决定实施应急预案;
发布具体应急指令;
协调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配合等。
应急办公室职责:
根据领导小组指令,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应急任务;
执行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
按授权发布信息和上报情况;
完成其它应急工作。
四、启动与实施
1、日常运转。
工作时间内发生突发事件,按应急办的职责划分,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开展应急工作。
节假日、下班时间,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一般事件由应急办主任处置,重大案件则应急办主任赶赴现场调研,将突发事件直接报领导小组组长,按领导小组组长指令开展应急工作。
2、应急响应。
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研掌握情况后,统一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召开紧急会议或直接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
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应急决策和部署,并将会议决策通知应急办。
应急办在处理过程中及时上报处置情况。
根据需要,有关部门协助处置突发事件,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在报告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时,应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3、应急结束。
现场处置工作完毕后,由启动预案的部门宣布应急工作结束,响应终止。
五、后续事宜
(一)善后处置。
1、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积极做好恢复生产、经营工作。
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2、员工在履行合同期间,发生工伤事故致使伤残甚至死亡的,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若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员工三方未能就突发事件的处理结果达成一致意见,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二)调查与评估。
1、学校会同用工单位,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及后续事宜进行调查评估,并向上级书面汇报。
2、根据调查评估报告,若由于用工单位的原因造成突发事件的,用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若由于员工个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学校不承担相应责任。
若因员工自身的过错引起的突发事件,学校有权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员工作出相应的惩处。
(三)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常见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
(一)群体性事件。
如集体罢工、用工单位集体裁员等。
应对群体性事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要对事件进行准确定性,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避免打击处理范围扩大,保证处置工作的原则性、针对性、有效性。
(2)必须做到反应迅速,措施得力。
在事件初期快速反应,采取有力措施,一些事件是能够避免或得到有效控制的。
在一发现群体性事件可能发生时,值班人员(或在岗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领导及相关人员应立即到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3)现场通讯保障要到位,若有办公区受冲击,工作人员被围攻、殴打的,值班人员(或在岗人员)应立即拉响报警系统,指挥工作人员迅速撤离闹事区,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
(4)政策、法律宣传要及时到位,制造强大舆论攻势。
在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众心理所驱使,还有一些是对国家相关政策、法律不清楚、不了解而参与的。
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及时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取得多数群众的支持是成功处置此类突发事件的关键。
(5)事后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做好稳定宣传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突发舆情事件。
应对突发舆情事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根据每日的舆情监控组安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2)应对网络舆情,堵疏结合,构建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公众急于知情,媒体更是急于报道下文,此时,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疏导,要及时研判、及时调查舆论真相,及时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信息,必要时采取直接与舆情发起人沟通、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3)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根据其脆弱性和敏感度,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会制度。
牢牢掌控话语权,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坚持“先入为主”,提高公开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力争成为核心信息源,从不敢说、不会说,到说真话、说实话。
(4)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正面宣传,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在论坛和贴吧上主动发布反映人力资源工作发展的决策、举措、成效、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的舆情信息,展现学校积极的工作成效。
(5)在员工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
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员工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学校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三)重大工伤事故。
应对重大工伤事故,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发生重大工伤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的联络人员,并告知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和现场救援情况。
领导小组根据当时具体情况,以紧急会议、电话、口头等形式启动该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办工作人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到位,履行职责,保持通讯畅通,如不能到岗履行职责,其职责要明确交由其他人负责。
2、应急办工作人员负责划定危险区域,疏散危险人群,保护好事发现场,派专人看守,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同时准备好急救物资。
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讲清楚事故性质、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状况,随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去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地点。
3、根据工伤事故类型,现场救援组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1)员工操作机器设备,造成割、绞、压、挤等重大工伤事故,应立即停止现场给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机器设备,并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2)发生物体倒塌、坠落等重大撞击性工伤事故,应急办工作人员应划定危险区域,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
受伤员工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3)发生触电事故,救援人员应掌握正确方法(穿戴绝缘手套和鞋子,准备木棒、竹竿等必要的绝缘物具),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防止救援人员二次伤害。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现场救援人员应根据触电者的不同生理反映,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当触电症状较轻者(神志较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应就地平卧,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续发休克或心衰。
当触电症状较重者(神志不清醒,呼吸心跳非常虚弱或是没有)应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在触电的同时伴有其他伤害(如颈椎骨折,若触电者头部后仰易引发高位截瘫)时,现场人员应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进行救助。
(4)发生火灾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消防栓、灭火器等)扑灭火源。
应注意根据火灾类型正确选择灭火器材。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一类: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二类:
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三类:
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四类:
指可燃的活泼金属,如钾、钠、镁等燃物的火灾,可用干沙式铸铁粉末。
五类:
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器(禁止用水)。
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安全负责人,组织人员疏散。
同时立即拨打119,告知起火地点,并积极配合消防队员的灭火工作。
(5)员工因操作、靠近炉具设备,蒸汽、高温等机器设备时,发生烫伤重大工伤事故,应立即停止现场给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机器设备,划定危险区域,禁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