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垂钓》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
把诗读正确(咬字清晰、读准字音等);
能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的意思;
能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我把这些内容定为学生自己能完成的目标。
那么,什么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呢?
于是我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方向确定后我着手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中我力显这样的教学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
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层次性明确。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
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
1、二读诗题,解诗题。
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
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
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读古诗,感知全诗,让学生将诗句读正确。
即做到:
咬字清晰,读音正确,基本读准诗的节奏。
在指名学生读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蓬”是后鼻音,“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纶”的声母是“l”而不是“r”。
在学生的努力下,都能达到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3、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4、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
“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的脑中。
5、感情诵读,背诵全诗。
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
二、创设情境,丰满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
《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
于是在背景音乐声中,学生想像读,感情诵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演上一演。
这样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三、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教学理念。
1、放手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质疑,“小老师”解疑。
3、学生想像读诗句,参与完成板书,定格“小儿”形象。
4、读读、演演、说说,深入体会小儿形象。
5、作业难易选择有弹性,充分尊重学生。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好人生。
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查阅资料的习惯。
各个年级,预习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
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一个年级,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会由课内预习转向课外独立预习。
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2、质疑的习惯。
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
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
“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
”话音刚落,高举着不少小手。
3、边读边想像的习惯。
4、学一仿三的习惯。
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例举了《村居》让学生能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
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失误。
如,齐读诗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据统计有7次),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2
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
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
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
他说“我想到的”。
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
”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
”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
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
“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
”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
“对,可以这么理解。
”然后再问: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
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
“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
”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
“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
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
据词想象呢?
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
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
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
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
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
”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
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
有两个学生说:
“周围的环境静静的。
”有一个学生说:
“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
”问她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
她又说“是我想到的。
”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
”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
“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
”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
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
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
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
”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
”(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
)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
“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
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
“遥”是什么意思?
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
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
“应的意思?
”居然有同学说是:
“应该。
”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
“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
”“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
”“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
似乎又有些道理。
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
后来又有学生说:
“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
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
”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
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
你喜欢他吗?
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这样难度就降低了。
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
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
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
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
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
宿什么?
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
改为:
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
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3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
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大人发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这个字写出了小孩子的顽皮、天真。
但诗中那句才更能体现出孩子的天真呢?
看了不同的教参,却有不同的答案.和同年级老师讨论了一下,还是觉得第一句比较合适.
在教学《小儿垂钓》这课时,我班有两个争论点:
1、学生看到图上小孩子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学生说:
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种发型。
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
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
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
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辩论,“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
学生通过表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孩子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帮助别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
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
“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
”多会学习的孩子呀。
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
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
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
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
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