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8092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陈伟、俞加伟、徐晔、刘晓燕

  活动过程:

  一、交流教学中碰到的困惑

  近期作业中发现学生抄写词语错误比较多,比如第五课《翠鸟》中的词语:

苇秆,在教学中,我们几位老师已经强调了苇和秆的部首,但是抄写时还是有很多同学出现了把“苇”写成竹字头,把“秆”写成木字旁的现象。

  二、思考、交流原因

  我们共同思考、讨论了问题的原因,认为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他们的识字、写字量增加了,识字量的巩固应该仍然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尤其在中年级,学生开始喜欢运用会认的字,出现很多错别字,或者可以说是错别字的高峰期。

所以我们除了多接触,多见面,归类复习,还要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中,边学习边巩固,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困难期。

比如抄写生字词时不能机械地识字,要联系字词的意思。

如:

“苇秆”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的科学知识,苇秆应该是一种草本植物,所以,秆的偏旁是禾字旁,相信多想办法,孩子们的写字错误率肯定会有所下降。

  另外,与原来相比,发现孩子的书写也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也寻找了原因,我们认为,原因一是作业增多,二是教师有所忽视,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手把手,其实仍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三、寻找对策

  1、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

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2、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

  3、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4、教师对于学生写字的评价要有不同的侧重,可以就单个的生字探讨重点笔画、笔顺,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也可以着重与形体接近的其他生字的联系,从生字之间的关联之中复习巩固生字、进行有效迁移。

此外,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测评。

  第二单元的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

  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要求我们从中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习作指导。

两个题目的相同点是要求写记叙文,不同点在于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侧重于描述家乡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描述。

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是一般的记叙文,侧重于描述自己的生活见闻和体验。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四位老师各自发表了见解。

考虑到文章的内容比较宽泛,环境调查报告的实施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难度很大。

所以在第二单元课文的教学中,大家都要求孩子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留心观察身边小区的环境和人们的环保意识。

  刘老师和俞老师使用开放性教学,鼓励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小事了解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比如有些孩子简单调查了小区的环境,分析受污染的原因,简单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有些孩子看到身边人破坏环境的行为,能给予阻止。

有些孩子比较关注家乡环境的变化,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陈老师和徐老师的切入点比较小,以身边小河的变化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大家一一讲述着夫辈口中美丽清澈的小河,在图片中寻找小河曾经的美丽。

再说说如今的小河,通过观看图片,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孩子们有感而发,一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3月17日

陈伟、俞佳伟、徐晔、刘晓燕

研讨第四组教材

  一、阅读《学会读课外书》一文。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怎样才能读好课外书呢?

首先,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

其次,书要读的杂;

再有,读书要讲究方法,读课外书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式,在读到对话或抒情的段落篇章时,也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这样眼、口、脑、耳各器官并用,读书的效果会更显著。

建议大家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二、解读第四单元整组教材。

  第四组教材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浪花,非常形象、生动,再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孩子们对这组教材肯定充满了期待。

《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长成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有意义。

《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

《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体会到怎样对待朋友,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

《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园地中,口语和习作内容分别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有话可说。

整组教材从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重点研讨《和时间赛跑》。

  这篇文章中有的语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这篇文章教学上的一个重点。

  朗读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刘晓燕老师初读课文会安排孩子们两次朗读。

第一次要求读音正确,自然上口,达到文通气顺的地步;

第二次要求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流利地读出应有的气势,恰当的语气。

  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后,刘晓燕老师喜欢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

因为我认为:

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

因此,不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主的、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一个(多个)词语、句子、片段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

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

“苇秆”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的科学知识,苇秆应该是一种草本植物,所以,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