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892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的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果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或交叉),则晨线上各点地方时不一定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也不一定为18时。

9、判断二分二至日的地球公转位置,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特别要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

10、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的存在。

也可以说四季更替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的位置有关。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另外: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2、地球外部圈层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而不包含岩石圈。

13、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之间也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14、背斜成谷,说明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最严重;

向斜成山,说明向斜槽部受外力侵蚀最少。

15、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为主,多峡谷;

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冲积平原(在河流两岸)和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

冲积扇位于山口处,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皆可能存在。

16、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非太阳辐射,故“高处不胜寒”。

雪后气温回升慢也是因为地面辐射弱。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17、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

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只能是就同一水平面而言。

18、当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在赤道以南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此时亚欧大陆上受亚洲高压控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在赤道以北,应为北半球的冬季,上述情况相反。

春秋分日时,赤道低气压带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注: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19、我国北方冬季的寒潮、沙尘暴、暴风雪以及夏季的暴雨都与冷锋活动有关。

20、如风向由四围指向气压中心,说明中心气压较低,应为低气压或气旋。

2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夏季的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

22、在海陆间水循环中,直接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的环节是降水,但水汽输送对陆地上淡水资源的更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下渗或地下径流才可以说联系到岩石圈。

2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冬季为逆时针(自东向西)。

24、台风参与水循环的是水汽输送环节,伏旱时,台风带来降水,既缓解旱情,还带来凉爽天气。

25、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6、地理环境整体性重要表现为: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27、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亚欧大陆,从赤道到两极表现明显的是非洲大陆。

28、亚热带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而亚热带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9、温带大陆东西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30、影响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如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31、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3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和数量都在越来越多。

但依赖性减弱。

33、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而不是台风、寒潮。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引起。

它们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4、寒潮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35、据科学观测,全球冰川面积在逐渐减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

36、遥感RS,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

rarr;

收集&

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分析&

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凡是与收集或传输电磁波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或在最快时间内获取地面信息均为遥感技术。

37、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拥有GPS即可以得到自身所在地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

38、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

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优点: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②功能强大;

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39、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40.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但我国基本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

41.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和现代型都具有低增长特点,前者主要是死亡率高,而后者主要是出生率低。

42.发达国家存在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43.美国东北部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到西部、南部去生活,主要是气候条件的差异。

44.中国确立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国家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对少数民族,国家也实行计划生育。

45.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迁入,使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加突出

46.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有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

47.环境移民有自然原因,如洪涝、地震,也有社会经济原因,如我国三峡移民。

48.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

4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都具有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数量渐大。

50.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活动,这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

51.产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城乡差距逐渐加大。

52.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53.大城市带出现使城市之间的分工日益明显,城市间的分界线开始模糊。

54.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相互嵌套的。

55.工业区多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56.在一些交通通达度差的市中心附近,也有一些住宅区。

57.城市功能区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的区域,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所形成的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

58.中心商务区既有商业也有服务业,简称CBD。

59.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级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主要是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60.东北地区粮食种植只能一年一熟原因是热量不足。

61.青藏高原农业生产分布于河谷,主导因素是热量。

城镇、交通分布于河谷,主要是地形平坦。

62.市场决定农业地域类型与生产的规模。

63.热带迁移农业破坏森林和土地资源,间接破坏生物多样性。

64.亚洲水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65.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

66.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67.中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经营方式是国营农场,而美国是家庭农场。

68.纬度高热量少的是春小麦,纬度低热量多的是冬小麦。

69.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类开型,在布局时离城市近,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类型,布局时离城市远。

70.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主要因素。

71.原料指向型是指原料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太高,市场指向型是指产品不便运输。

72.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的出口加工区建设标准厂房,主要是共用基础设施。

73.工业化前中期表现为集聚,后期主要表现为扩散(产业转移)。

石油加工业属市场指向型工业。

74.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主要有: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75.邮政通信借助于交通运输,常受到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76.电信通信的质量受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的影响。

77.商业贸易主要环节有:

收购、储存、调运、销售。

但注意: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网上购物导致商业布局和商业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78.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79.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

80.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铁路运量大,车站设备固定且比较完备。

81.水路运量最大,运价最低,但是速度最慢,所以河运逐步被铁路所取代。

82.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深刻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

83.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84.管道运输:

运输工具和线路合二为一,但只有货运,且运输对象为流体或气体。

高三地理复习应具有的四种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统整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

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

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

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

还要注意知识归类。

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

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

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

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

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

日照图、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