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74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法制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课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下简称《国旗法》)。

《国旗法》第十三条规定:

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一、走近《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于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罕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二十条。

1、哪些地方可以升挂国旗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就规定: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

《国旗法》第五条中就有明确规定:

2、如何升降国旗 

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国旗总是徐徐升起,缓缓降下,《国旗法》也对升降国旗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第十五条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

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

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

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代表祖国的尊严。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爱护国徽。

我国的国徽是圆形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齿轮和麦穗。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人民意志的乐曲,在重要的集会上、国际之间的交往仪式和国际体育比赛中,一般都要演奏国歌。

在奏、唱国歌时,我们应该保持站姿,表情严肃,认真地唱好国歌。

第三课保护人类的家园,你行动起来了吗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为人类的永恒发展创造美好栖身地!

一、地球的人类的母亲

被赞喻为人类母亲的地球,温柔、慈祥、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清新自然的空气、清澈透明的河水、生机勃勃的动植物都是地球母亲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它们是我们生存的源泉、生活的保障,因为有了它们,我们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世代安康,我们理应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

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可怕的事实:

自人类社会出现扣不断发展的这几万年间,原本有着几亿年历史的生态平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遭到破坏,地球也慢慢演变成了宇宙的垃圾场。

三、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为了有效地遏制污染,保护环境,国家专门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选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那么,环境保护就是指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及宣传教育等诸多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防”,即防止和减少新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二是“治”,即治理和控制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环境保护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科学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手段、工程手段等。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不仅在于保护环境现状,防止环境质量退化,还在于治理和改善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不仅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还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之外的生态环境。

(2)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是指防治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电磁辐射等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防治乱砍滥伐林木、滥采矿藏、滥牧乱垦草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滥采野和植物、滥垦荒地、滥用水资源等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主要是指遵循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4)保障人体健康

这是防治环境污染立法的基本出发点和起码目的。

给环境立法首先就是保障给人类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把环境质量保持在有利于人体健康水平之上。

(5)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损害,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条件,才能提高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

四、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警钟已经敲响,责任落在了我们肩上。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让我们少先队员都来争当“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相信只要我们每人做出一点点,地球就会大为改观的。

第四课上学的权力和义务

一、义务教育不收费

2006年9月1日生效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规定使全国适龄儿童受到免费的教育有了法律依据。

有了这样的法律保障,同学们更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认真学习守纪律

学习习惯好

时间到上学校不旷课不迟到

上课前备用品上课时专心听

会质疑敢发言愿合作会体验

做作业独立思字工整不抄袭

多读书别顽皮刻苦学认真记

坏书刊绝不看小书虫人人赞

第五课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1、什么是“未成年人”?

答: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法对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龄未作出规定,也就是宣告对未成年人从一生下来就加以保护,举个例子,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享有财产继承权。

2、什么是“少年”?

“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实际上的规定,少年与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3、什么是“青少年”?

答:

“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

但是在适用法律时,必须明确什么是未成年人,什么是少年,什么是青少年,因为不同的称呼意味着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

4、未成年人到底有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呢?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利是相当广泛的。

具体来说,在我国未成年人的权利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权利,二、人身权利,三、受教育权利,四、个人财产所有权,五、继承权,六、社会经济权,七、诉讼权利,八、其他权利。

5、什么是人身权?

人身权利可以分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是基于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身份权是基于自然人之间的某种关系,某种事件或某种行为而产生的地位、资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亲属权、抚养权和监护权,主要表有:

(1)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抚养的权利,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2)家庭中不受虐待、不受遗弃的权利;

(3)有随父姓或随母姓的权利;

(4)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得到监护的权利;

(5)父母离异后,仍享有被双方所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2、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专利权等。

6、什么是诉讼权利?

包括

(1)起诉权

(2)不被公开审理的权利(3)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4)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以后有机会,指导同学们组织模拟法庭,这样你们对这项权利会有更深的了解。

7、未成人应承担的义务有哪些?

共有六点: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受教育的义务。

第六课《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生活案例】某中学的刘强在一天晚自习后,躲在一个三岔路口,拦住了三个放学的同学,刘强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威逼他们交出身上的钱,还威胁不准报告,其他人见刘强一副凶相,又有刀,只得把随身的十几块零钱交给了刘强,这才得以脱身。

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拨打了110,民警将正在肯德基饱餐的刘强逮个正着,并依法进行了处理。

那么,刘强的行为触犯了什行法律?

【案例分析】刘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两项规定:

一是第二十条“非法携带管制刀具”二是第二十三条“敲诈勒索私有财产”,所以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我们同学当中,有不少像这样的行为,虽然够不上犯罪,但依然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应当受到治安处罚,依据的法律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这部条例总共四十五条,详细规定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条等。

遵守治安秩序提供了行为准则,同学们要熟悉了解它,一方面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就有了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武器,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列举的违法行为有近百种,下面是其中的七种:

一、是扰乱公共秩序。

比如有的同学在公共场所辱骂他人,大声起哄,甚至打架斗殴,引起围观,造成堵塞,影响极坏,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

再比如乘坐飞机,不听工作人员的劝告,使用手机发短信息,这也是违法的,制造混乱;

如果在国家工作人员检查食品卫生,进行城市管理或者其他执法过程中,拒绝检查,阻挠执法,妨碍公务,也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二、是妨害公共安全。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就属于这类。

什么是管制刀具呢?

它是指国家主管部门依法对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部分刀具,包括匕首、刮刀、弹簧刀、单刀、尖刀等。

因为这些刀具容易成为坏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因此要实行管制。

那什行是非法携带呢?

它是指携带上面所提到的这些管制刀具进入车站、机场、影剧院、公园等场所和乘坐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上面提到的这些刀具,只要是个人持有,就属于违法。

所以,我们小学生应当不玩、不买、不带、保存管制刀具。

此外,如果损坏、移动一些交通标志,或者是携带烟花爆竹之类的容燃容爆品乘坐交通工具等行为也是妨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每个人都有神圣的人身权利。

那是不可侵犯的。

谁侵犯,谁就要负责任。

如果你辱骂他人或者私自乱拆别人的信件、电报,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写恐吓信威胁别人,都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有一个小学的六年级学生王林,依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