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Word文档格式.docx
《畜牧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其基础性生态效益将直接维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未来发展。
因此,被誉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是珍贵的高原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青海的生态地位独特而重要,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千湖之地、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等等这些美誉,无一不传递这样的信息:
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
青海省自2008年起实施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省十一届六次全委会又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这是省委立足省情实际对青海发展作出的新概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青海的具体化,即是一个极具生态文明眼光的战略发展思路,它既来自于对青海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之中区位优势、发展坐标的准确定位,体现的是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又预示着青海省对生态环境保护迈上一个新台阶。
青海的“生态立省”要服从于服务于国家战略,特别是生态安全战略。
青藏高原要发挥生态屏障的作用,要重点保护好多样性的、独特性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全球气候的作用。
青藏高原所提供的生态安全屏障,不仅是全国性公共产品,而且也是全球性公共产品;
不仅是国家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不仅是中国国家财富,也是生态财富,实际上比物质财富更重要,因为物质财富是可以创造的,而生态财富一旦流失,就无法修复还原,我们要注意到这两种产品的特性是不一样的。
因此,青海省的“生态立省”不单单是青海省的省级战略,而且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这个战略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核心地带。
所以,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立省”战略就是中国的生态安全立国的战略。
我们要意识到青海在未来几十年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我们长期被忽视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生态功能、生态资产,突然之间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和资产。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巨大挑战,我们怎样加速、提高、积累生态资本,怎样提供更多的产品功能和产出。
客观地讲,从经济角度看,青海省在全国的地位非常微小,青海的GDP历来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分量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恰恰60年,我们忽视了它的一个巨大的生态地位,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而不是以传统的GDP为核心的发展观,我们突然发现青海省无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和生态环境价值,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极其重要,只要出于对国家乃至全球利益的考虑,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青海的生态战略地位和生态环境价值,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做大做强“生态立省”这篇大文章,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2009年7月召开的全省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现场会,明确了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
本文就发展青海省生态农畜牧业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青海生态农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全省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现场会结束后,各地、各部门精心安排,在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今后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思路。
西宁市出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农村推行“三集中”试点工作等内容的文件,按照“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方针,提出用“工业的理念、园区的模式、生态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海东地区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即调整种植结构,做大做强“两优、八特”,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优质高产马铃薯、油料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
每年建成日光节能温棚2万栋以上;
畜牧业产值突破25亿元,牧业人均年收入1500元;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农产品转化率由26%提高到35%;
全膜马铃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到2010年,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8亿元,凸现园区核心区和辐射区特色。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提出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为核心,走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之路;
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百村”示范工程,探索以工促农有效途径;
完善“百企联百村”共建工作机制,创新城乡共建模式。
海北藏族自治州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以“双转双赢”为核心,实现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制定了《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奖补办法》等6个指导性文件。
海南藏族自治州坚持绿色生态农牧业理念,提出循环农牧业、产业化农牧业、观光休闲农牧业三种发展模式,着力打“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培育绿色生态农畜产品品牌。
黄南藏族自治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规划从2010年起,州、县共同筹资1200万元设立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并保持每年递增10%,力争五年内达到2000万元,推动农牧区跨越式发展。
果洛藏族自治州分层次推进新牧区建设,完善城镇和公路沿线的移民定居点,建设新牧区示范村;
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在集中的村社和定居点,建设新牧区规划村;
加快现有村落改造步伐,建设新牧区整治村。
玉树藏族自治州扎实推进畜牧业“五项工程”建设、种植业“七大生产基地”建设、游牧民定居点“天字工程”建设、民生“九项工程”建设,努力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
各地强化措施,取得了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农牧业区域特色进一步显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上开创了新局面。
自“十五”以来,我省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9.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占27%。
从2008年开始,青海先后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等6个州选择了7个牧业村,进行了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是畜牧业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
牛、羊、马的比例分别为17.58%、80.38%、1.04%,羊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适繁母畜数量占存栏数的50%以上,良种乳牛、细毛半细毛羊、绒山羊等比例稳步上升。
二是产业化经营形态逐步形成。
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农牧户增收,现有省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1家,带动农牧户50万户以上,占全省农牧户数量的64.25%。
三是特色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特色优势基地建设力度,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
海北、海南形成羔羊生产基地,海西成为重要的半细毛羊、绒山羊育种基地,黄南建立欧拉羊选育基地,环湖牧区和青南牧区开展牦牛复壮改良建立藏羊和牦牛选育基地。
四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集约化经营为特点的畜牧业发展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在全省六州以生态畜牧业试点为抓手,积极走集约化畜牧业路子,大力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
各地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双赢”。
通过饲草饲料种植、良种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探索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4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例如:
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分流牧业人口,草地集约经营,实现“减人减畜增效增收”;
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依托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人工草地,发展种草养畜,实现“草畜平衡”;
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通过细化畜牧业生产分工,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双转”;
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通过强化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舍饲养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河南县积极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省级论证;
有机养殖技术规程、有机生产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技术培训和有机肥料等试点项目正在进行;
欧拉羊、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工作顺利推进;
有机奶加工生产线已开工建设。
(二)在加强设施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投入农牧业的建设资金达到了110亿元。
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区域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青海农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和产业化为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使青海农牧业的潜力逐步得到了释放。
截至目前,青海已在农区建成日光温室13.23万栋、畜棚8150万栋,在牧区建成畜用暖棚35000余栋、规模养殖小区和牛羊育肥场165个,同时,通过扶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形成了一批地方特色产品。
2009年农牧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带动4.8万名农牧民群众就业。
我省积极促进土地草场向种养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流转。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65万亩,占全省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9.8%,参与流转的8.46万户,占全省农民总户数的12.56%。
海东地区土地流转面积30.83万亩,建立百亩点108个,千亩点13个。
西宁市土地流转面积6.43万亩,占全市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3.45%,参与流转1.3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78%。
重点推进城北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旅游;
围绕“一线一川一带”三大区域空间规划布局,发展6大蔬菜生产基地和3大温棚菜产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达125个。
落实日光节能温室6,100栋,蔬菜保鲜库4个。
集中连片建设千头牛场、万头猪场、十万只禽场养殖繁育基地,新建生猪、肉牛等养殖基地61个。
全市油料、蚕豆、马铃薯、蔬菜四大特色作物比重达74%;
海西州土地流转面积4.96万亩,占全州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15.97%,参与流转0.23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9.27%。
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枸杞、马铃薯、蔬菜种植比例达到79%,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
海北州在全州选定了16个村进行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试点。
试点村以土地、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流转整合为途径,以农牧业经济实体、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组建生产经营联合体为载体,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突出草畜平衡、生态保护这个前提,把握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个根本,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突出强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独具海北特色的农牧业“双转双赢”发展路子。
截至目前,海北州参与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州、县、乡三级试点村达52个,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24.3%,试点经营户由2008年的872户增加至2546户,增长192%,共整合草场158.77万亩、耕地2.37万亩、牲畜11.4万头(只),有力地促进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农牧业向联合、集约、规模化转变。
随着设施农牧业建设项目相继推进,青海省传统作物的种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许多地区的农民已经由“粮农”转变为“菜农”、“花农”,涌现了一批批特色农业村,设施农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
如湟源县巴燕乡上胡丹村通过省级设施农业项目资金支持,该村集中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70栋,其中,双孢菇161栋、韭菜40栋、其它蔬菜69栋。
逐步形成了以食用菌、温室蔬菜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
大通县2007年建立汇园蔬菜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政府整合各类资金,累计投入62万元,建成冬暖式大棚25栋。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