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大同中学课程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某市大同中学课程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大同中学课程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
况
2008学年有教学班30个,在籍学生1065人。
高一年级8个教学班,在籍学生280人,高二年级8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12人,高三年级14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73人。
学生来源包括外区县零志愿考生、推优生、自主招生、统招生、择校生、艺术体育特长生。
另每年级有部分借读生,不统计在在籍学生数内。
教
职
工
基
本
教师总人数139人,其中任课教师数107人,教辅人员数32人;
教龄结构:
5年以下12人,5-10年24人,10-20年33人,20年以上38人;
教师学历:
硕士研究生12人,大学本科95人;
职称:
高级教师56人,中级教师37人,初级教师14人;
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5名;
学科分布:
语文20人,数学16人,英语17人,政治6人,物理12人,化学7人历史5人,地理2人,生物4人,艺术3人,信息4人,心理1人,体育10人。
设
施
备
情况
场地场所
实验室
操场、运动场馆
图书
阅览室
多媒体专用教室
课外活动场地
数量
13
5
4
3
36
是否满足教学要求
满足
设施设备
自然科学领域
设施设备
技术领域
艺术类
教室多媒体设施设备
12
8个专用教室
全部配备
(二)学校课程管理机构
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领导机构是“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执行机构为学校教学处。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由分管校长、教学处、信息科研处及教研组长、教师代表组成;
在校长室直接领导,负责学校课程构建的建设、课程的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有关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规划、设计和研究实施等工作。
学校依托课改研究基地学校优势,聘请有关课程与教学专家为顾问参加重大项目的咨询与研讨;
在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中根据需要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完善学校课程整体结构,对学校课程布局的优化进行探讨;
●研究、讨论每一学期的课程计划,为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提供咨询;
●进行新课程开发的探索,对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指导,并进行课程教学调研和课程教学评价;
●对学校选修课程进行课程评价,审议、评估学校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选修方式、课程学分;
●在学校课程(选修课程)实施中,进行教师教学、学生选修、学习效果与质量的调研,进行学校课程教学的管理,并参与学校选修课程教师的考评。
二、学校愿景
学校提倡与实践“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办学理念,以大同文化为学校发展的文化层面的根基与归宿。
(一)办学目标
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质为根本宗旨,以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基地的“课程实施”为抓手,坚持改革领先,实践现代教育,不断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自我评估、自我发展的能级;
在教育创新中,把大同中学逐步建成教育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高品质的,有上海特征、大同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精品教育相匹配的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办学目标的定位,根本宗旨是,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质;
核心内容是,上海二期课改的“课程实施”;
根本动力是,坚持改革领先、实践现代教育;
基本指向是,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级的不断提高;
基本指标是,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高质量和高品质。
(二)培养目标
大同学子形象:
热心公益,勤奋朴实,自信自立,学有所长。
大同培养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
“学会做人”即培养大同学子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民族情感、政治信念,具有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基础道德、基本行为领先,社会责任感强。
“学会学习”即培养大同学子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
“学会生活”即培养大同学子有包容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能够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较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规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学有特长”即培养大同学子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并有某一方面的爱好和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批判性反思的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学会做人是培养目标的基石,即道德、伦理基石,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及良好道德素养的社会建设者是大同培养学子的根本。
学会学习、学有特长是培养目标的核心,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在知识更新迅速的现代社会尤为重要,而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有特长意在打造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发展的基础与空间。
学会生活是培养目标的社会内涵,学校课程不但要提供各学科学术修养,还要通过各种学校活动、社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社会能力,使其具有发展所需的较高情商。
(三)行动策略
学校把“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核心理念转化为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行为,通过针对学校与学生实际的两个“构建”为学校基本特色,一个“聚焦”为学校工作重心,三个“建设”为落实学校基本特色与工作重心的重要保障,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智育、体育、艺术与科技教育等素质教育和谐发展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平台:
(附图:
学校行动策略框架图)
两个“构建”:
构建学校德育操作体系;
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一个“聚焦”:
将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课程实施工作的主要精力聚焦于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改革与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个“建设”:
即师资队伍建设、学业管理与评价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四)SWOT分析
因素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地
理
1.市中心城区
2.交通便利
3.现代商业中心区,老城厢,经济繁荣,人文浓郁
4.周边初级中学多
1.人口倒出,生源
减少
2.生源质量受到影
响
1.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2.面向全市招生
3.教育协作链建设
优质生源的流失
硬
件
1.设施设备条件好
2.教育信息化水平高
教师教育信息
技术的意识与能力的再提高
推进校园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空间大
网络资源的开发
师
资
源
1.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
2.教师敬业精神强,课改理念新适应性强
3.涌现一批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
1.市级名特级教师缺少
2.部分学科缺少有影响力领军教师
1.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大
2.后备力量强
人事制度改革影响师资的调整
行
政
人
员
1.工作年龄长
2.经验丰富
1.按常规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3.缺乏主动精神
启用新人
缺乏后备专业人才
状
1.视野开阔,思维活跃
2.学习基础较好
3.兴趣广泛,活动能力强
1.学习动机、习惯不佳,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弱
2.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3.学习方式较为传统
4.创新能力不足
差异性带来的选择性、个性化成长
1.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2.应试教育压力的加大
家
长
配
合
1.家长关注度高
2.对学校工作支持配合
学习成绩.期望值
高,关注分数
1.家校沟通教育机会提高
2.参与学校管理,增加观念沟通
对素质教育的
举措不理解
社
区
参
与
1.半淞园社区与学校关系密切,参与学校活动,有利学校的发展
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资源与实践基地的建设
社区如何参与学校发展
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社区的社会教育责任
方
1.学校建设八大素质教育基地
2.学校科普教育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地课程内容建设不足
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资源
课程资源利用的机制和制度配套建设滞后
三、课程目标
学校课程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体育与健身的经历、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社会实践的经历”;
学校课程不仅应满足学生知识获得的需要,更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满足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发展的需要;
学校课程不仅应满足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还应当满足学生在不同基础上的发展;
学校课程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共性的学习需求,还应当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一)学校课程建设总目标
贯彻“上海二期课改”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时代的要求,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基本构建起为学生人格和才力的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养成提供足够时空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积极实施国家课程,特别是基础型课程的认真实施;
关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加强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广域性、多样性、动态性和社会性,创造性地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
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倡导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研究以及课程教学的能力。
(三)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
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
学校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