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成都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增长15.2%;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80.7亿元,增长30.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6亿元,增长1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1.3亿元,增长18.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5元,分别增长14.9%、20.6%。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复测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二名,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称号,被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授予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
一、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快速增长。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5.3亿元,增长22.3%,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完成工业投资1507.5亿元,增长18.4%,新增百亿企业3户、50亿元企业7户。
一汽大众三期扩能、沃尔沃成都基地、天威新能源三期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四川石化基地、戴尔、中国工程物理院成都基地等75个项目加快建设,富士康、联想、仁宝等163个项目竣工投产。
初步建成世界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和食品、家具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西部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63.7%,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持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工业集中度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达79.3%,高新区、经开区建成千亿园区。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中华老字号8个。
依法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户,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是服务业加快提升。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83.4亿元,增长12.4%。
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成都国际商贸城二期等30余个重大服务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国首个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票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
新开通新蓉深、沪蓉快速集装箱班列和成都至阿拉山口铁路“五定班列”,建成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成都铁路口岸,新增成都至东京、阿布扎比等9条国际直飞客货航线,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3000万人次,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荣获物流推动城市发展最快城市称号。
全市新增银行机构9家、保险机构11家、上市企业3家,首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锦泰财保开业营运,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建行成都基地启动建设,金融总部商务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60余家。
接待国内外游客96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分别增长41.9%和33.3%,获批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会展业直接收入中西部第一,荣获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
三是农业稳步发展。
实现农业增加值327.3亿元,增长3.7%。
实施重大农业项目618个,完成投资220亿元。
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成粮油、蔬菜、茶叶、猕猴桃等农产品标准化基地243个,新建30万吨粮食储备库,新增农民专合组织51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80%。
新发展农资配送等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620个,建成146个标准化基层农业服务站,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达63%,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全国领先。
完成排灌渠道整治1484公里,新增节水灌面19万亩,新解决农村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实现林业总产值320亿元。
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06亿元。
二、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65.5亿美元,增长34.9%;
实际到位内资2565.2亿元,增长32.8%。
新增美国伟创力、法国安盛、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11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07家。
签约博世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北欧知识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冠捷科技、益海嘉里种植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429个。
引进通用电气创新中心、飞利浦中国第二总部、EMC全球卓越研发中心、中航安盟财险、和谐健康保险等一批总部经济重大项目。
推动日本神钢等一批在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
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投资促进活动。
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
二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实现进出口总额379.1亿美元,增长53.9%,其中出口总额229.6亿美元,增长65.5%,总量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
新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17个,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8.8亿美元,增长29.3%。
成功举办成都国际友城周、东亚论坛、全球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中英食品论坛和都江堰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成功申办世界华商大会,与美国檀香山市等3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城市增至16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32个。
泰国国家旅游局设立成都办事处,与全国友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三是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落实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简快速路成都段、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都段建成通车,成绵乐城际铁路等交通共建项目加快建设。
成资、成眉、成阿、成雅等共建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1亿元,“两湖一山”等旅游合作项目有序推进,成眉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园、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农业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成都经济区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合作全面启动。
与德阳、绵阳、乐山、泸州、凉山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和港澳地区合作全面加强。
三、城乡建设管理明显提升
一是天府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编制完成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综合交通、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基本完成大源组团、中和组团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正式启动天府新区建设,新川科技园、公兴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万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兴片区等起步区加快建设,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新筑股份轨道交通材料产业园、地铁1号线南延线、2号线东延线等首批8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44亿元。
先导性重大产业化项目快速集聚,主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呈现相继开工的蓬勃态势。
二是交通通信枢纽加快建设。
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骨干体系基本构建,建成投运西部最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客站,加快推进成渝客专、成灌快铁彭州支线等铁路重大项目,双流机场实现常态化双跑道运行,新航站楼中央大厅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成德绵、成安渝、成德南等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程,建成公安交管指挥中心、进出城通道交通诱导屏系统等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地铁1号线安全运行,地铁2号线一期实现全线“轨通”,地铁4号线开工建设,中心城区2.5环基本打通,一环路西门车站、羊西线和高升桥上跨立交建成通车,新增人行天桥21座、“电子眼”450套、公交车1500台、出租车1759辆,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89条。
建成投运万国数据成都数据中心一期工程等重大通信项目,国际直达数据通道和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加快建设,获批国家首批海峡两岸无线城市合作试点城市。
三是城市更新改造扎实推进。
积极推进四大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南部新城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石室天府中学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西部国际医学城、北部国际商贸城和东部文化创意城建设进展顺利。
大力推进火车北站扩建改造工程,完成滨江路、蜀都大道和人民北(中)路等重要路段立面整治,完成三环路、羊西线和顺城大街等主要干道路面综合整治,历时三年总投资100亿元的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基本完成,惠及群众7万余人。
重点镇建设和一般场镇改造完成投资130亿元,安仁、街子、西来等古镇建设显现新貌。
城乡新型社区竣工344.6万平方米。
完成林盘整治项目50个。
四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深入推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中心城区楼顶脏乱差治理,全面加强老旧院落和集贸市场整治,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无害化处置,运用物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城市道路桥梁照明设施管护水平,建成全国一流的全域成都数字化城管系统,中心城区及郊区(市)县主要干道、重要街区和场镇整体环境风貌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中心城区16条重点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治理下河排污口472个,完成5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主要河道水质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秸秆禁烧专项整治,淘汰高污染机动车14.8万辆,关闭并拆除嘉陵电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2天,创十年新高。
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城区“三绿”工程、公园景观改造等生态绿化建设,龙泉山脉除金堂境内3万亩外全部实现荒山植绿,完成1079公里健康绿道建设,新增森林面积3640公顷。
双流县、温江区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区)。
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深入推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和股份量化工作,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组建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仲裁院,郫县、金堂县启动用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市实发耕保基金20.6亿元。
深入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村级专项资金标准由每村每年20万元提高到不低于25万元。
稳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60个,交易建设用地指标64宗、涉及金额13.3亿元,郫县、新津等4个整县和24个整镇推进示范线建设初见成效。
加快完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村民议事会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构建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荣获“2011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二是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债务管理,完善市属金融等国资监管体制。
继续坚持政府投资项目投建管“三分离”,严格执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评审联席会议制度和投资项目招投标办法,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融资481亿元。
完善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三农”投资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服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6.3亿元,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
深入推进全域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一元化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
扎实推进街道体制和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富士康等重大产业项目社区事务自治试点,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城市生活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切实加强。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组织分类发展和管理办法,成立全国首个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社区志愿者服务蓬勃开展。
积极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执行情况督查。
五、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就业社保稳步提升。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开展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和五大创业工程,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调控机制和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
全面加强城乡社会保险,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综合社保并轨接续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推进医保药品定价谈判和付费方式改革,上调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金和城乡低保、“三无”、“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建成益民菜市场19个,实施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全年发放价格补贴1.1亿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