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赤壁赋》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创作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
“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
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佛道和山水之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苏轼,是上帝赐给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奇迹,他是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作家,散文家,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才奇才。
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
三.课文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
四.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五.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
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
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六、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
(“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
(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1、当年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英雄现在在哪里?
有为者尚且如此。
2、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
3、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尽管政治失意,被贬黄州,但作者能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它,找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
(由“悲”而“喜”)
七、写作特点--情景结合
景中有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
按照魏晋
南北朝的一些文人写作的风格,就得将这四句话繁衍成一段或几段,极尽优美辞藻之能事。
苏轼的四句则不然,他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了极为简练的笔墨,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意。
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
这两句话创造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为下文写“乐”奠定了基础。
“月出”两句,又活画出天上的情景。
这“徘徊”真是神来之笔!
从东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愿意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好象愿意让人们尽情欣赏这美景;
当然人们也希望月亮不要离去,他们需要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
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真是情景交融。
情中有景:
“纵一叶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那个“纵”字“凌”字,多么传神!
多么尽兴!
这都非常真切地表现了苏轼泛游长江时的愉快心情。
但同时又是写景,长江水平如镜,碧波万顷,一叶小舟在水上纵情飞驰,作者完全兴致勃勃,放飞心灵,忘情自然,飘飘欲仙。
通过作者的想象,描绘出作者欲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
八、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
窈窕"
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唱道:
"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
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客人回答说:
’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
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
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
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
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
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前赤壁赋》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
乌台诗案"
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
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
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
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
赋"
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
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
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
变"
与"
不变"
的理论和"
物各有主"
的观点好似一剂"
愀然"
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
喜而笑"
。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
风"
和"
月"
是主景,"
山"
水"
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歌中的"
击空明兮泝流光"
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
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
,终于"
抱明月而长终"
、"
托遗响于悲风"
的悲哀,仍然不离"
二字。
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
扣舷而歌之"
则是因"
空明"
流光"
之景而生,由"
乐甚"
向"
的过渡;
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
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