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三年级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
程
初备
复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要求静心听,听懂故事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交流: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4.出示课题。
二、再读课文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编好自然段。
4.检查词语读音:
浅水泾、近在咫尺、拯救。
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6.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7.检查自学成果,弄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发现了什么情况?
交流要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近在咫尺浅水泾
①小鱼的环境:
被困在浅水泾中,濒临死亡。
②朗读第一段,读出小鱼的困境。
2.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又发现了什么?
①小男孩在拯救小鱼的生命。
②圈划出有关的动词:
走、弯、捡、扔。
③指导朗读:
你觉得小男孩怎么样?
3.同桌读下面的对话,读后讨论:
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
交流要点:
①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
②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
③理解:
在乎。
④指导朗读对话。
四、质疑问难
自由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
五、指导朗读全文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最敬佩小男孩的什么地方?
你最喜欢课文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
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2.齐读课文。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7温暖
新授
1.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读明白课文的大意。
写好课文中的一些生字,如:
“捅”“宿”“添”等。
课件
一、导入
1.你知道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
2.雷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介绍,师补充)
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雷锋事迹
读题,质疑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小韩雷锋火炉吭声捅炉子半宿
煤块添饭暖烘烘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3.读课文
4.课文主要内容。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捅”“宿”“添”等的写法。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生字,正确书写“捅”“宿”“添”等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第2课时
新课
2.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课件
一、复习引入
1.抽生读生字词。
2.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感悟
1.默读,勾画出描写雷峰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2.你喜欢哪些词语,读给大家听听。
3.学生自由练习,读给大家听,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4.重点指导
A请大家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比较用上“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这些词语。
B朗读指导:
“轻手轻脚”给战士盖被子,要读得轻柔。
在读“天冷风寒,不可能让小韩穿这样的衣服去出操、出车”联系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心疼,体会雷峰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爱。
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内心。
进一步感受雷峰给战士带来的温暖。
C探讨“又是班长”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5.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6.战士为什么心里会觉得暖烘烘的?
题目的意思有是什么呢?
7.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吧!
三、拓展思维.启发想象
1.总结: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2.你学了课文后,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对自己说些什么?
3.假如你看到小动物遇险,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18《小读者》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1.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一、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
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
“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
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
“我们”又指谁?
3.小结: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二、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
*抓重点段的方法;
*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19威尔逊出游
1.自主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
2.根据课文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根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理解“妈妈”不直接提醒威尔逊的用意。
一、质疑,引入新课
1.读课文题目,质疑:
读了课文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2.是呀,一般写出游的文章都重在写出游的过程,可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赶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学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特定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或根据生活积累学习字词。
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的收获。
3.抽生试读课文,在评价中正音。
4.这篇写出游的文章重点写了什么?
(出游前的准备、出游的结果、出游给威尔逊带来的启示)
作。
(二)家庭作业
预习第四课,写第三课的生字:
1个音;
1个字;
1个词,并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1.根据课文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课件
一、利用旁批,理解课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3段,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读后知道的内容。
你觉得威尔逊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自信、聪明、独立,又有些马虎)试着把自己的体会批到书上相应的地方。
3.你有什么疑问吗?
如:
妈妈发现威尔逊没有带齐东西为什么不直接提醒他?
她不担心孩子冷吗?
4.师:
是呀,这也是书上旁批的问题,今后我们读书也可以学着这样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批下来。
5.带着这些问题,自读后面的段落,读后小组内讨论讨论。
6.集体交流,明白妈妈的用意,把自己的理解批到书上。
(妈妈是想让孩子尝试“失误”以及“失误”带来的教训,因为亲身经历,比包办代替、口头说教更有效果)
7.这次出游究竟让威尔逊有什么收获呢?
交流威尔逊明白的两个道理。
小结:
小小的失误,让威尔逊明白了做事要有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次出游的收获真不小呀!
8.请大家再读读第4~12段,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适时指导朗读。
9.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拓展,深化认识
1.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想?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根据实际,跟爸爸妈妈商量,拟订一份家庭郊游计划。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