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延续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基础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宋史•职官志》中记载: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
A.地方完全丧失了财政自主权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原相权加强了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6.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7.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唐朝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8.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会议由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比例代表制④少数人的民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
这充分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11.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领袖博纳征对民主党总统奥巴马越过国会授权推动医改和移民法案,公开指责奥巴马“像个皇帝”,随后又宣布正式起诉政府“违宪”。
对美国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A.众议院起诉美国政府本身在程序上违宪
B.最高法院可以裁定总统行政法令是否违宪
C.宪法蓝本设计政党制度意在防范权力集中
D.两党之间根本利益对峙矛盾难以调和
12.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13.马克思认为: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
这里的“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D.议会拥有立法权
14.汉代颁布的“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
15.下表反映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的变化情况。
税率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中国关税税率趋于正常化、合理化B.中国商业性质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促使大批传统手工业者、农民失业D.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益无害
16.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17.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
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18.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注:
图片为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
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
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9.《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
“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
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20.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
“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1.费正清说:
“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22.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3.下图是伟人年画《毛泽东在井冈山》,该画描绘了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后,坐在井冈山上高瞻远瞩的情形。
关于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所开展的革命活动表述错误的是()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C.总结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D.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4.美国记者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
“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
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
(6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27.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
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他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三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秉旦
材料四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修正案
生效日期
第15修正案
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
1870年2月3日
第19修正案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1920年8月18日
第24修正案
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
1964年1月23日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
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2分)
28.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的,并不足
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
——林伯渠
材料三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
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
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