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323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文档格式.docx

微观审慎

管理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则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有哪些?

具体看,G20 

审议批准的巴塞尔协议Ⅲ新资本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

最低标准仍为 

8%,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 

2%提高到

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由

4%提高到 

6%。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

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 

2.5%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使普通股资本加上留存资本缓冲后达到 

7%,以更好地应对

经济和金融冲击。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资本要求。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是什么?

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

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对银

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

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

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宏观审慎性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基本目标,它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

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及

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等手段,监测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识别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

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效应,并有针对性地

对监管准则、标准或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可分为逆周期工具和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工具两大类。

前者是

要解决在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后者主要针对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上的风险。

宏观审慎

(一)——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一、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的背景:

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

、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

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

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

匹兹堡峰会上,最

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

法。

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

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 

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

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

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

系,主要内容包括:

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

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

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

这次危机表明,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与吸收损失的

能力就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

同时,还强调提高资本质量。

具体看,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

各国可依据自身情况要求银行增加 

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由

普通股或其他能充分吸收损失的资本构成)。

主要是根据信用(贷)/GDP 

偏离其趋势值的

程度进行测算。

逆周期资本缓冲主要在信贷急剧扩张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使用,以

保护银行体系免受信贷激增所带来的冲击。

在实际操作中,可将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资本

留存缓冲的延伸。

巴塞尔Ⅲ专门提出,信贷过度增长的国家应加快执行资本留存缓冲和逆

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可根据情况设置更短的过渡期。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额外资本要求。

SIFIs 

应在上述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具

备更强的吸收损失能力,方式之一是增加额外资本要求。

这样,可以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

构更多地积累资本,增强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防止道德风险。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

为增强系统重要性银行损失吸收能力,还可采取应急资本和自救债

券(Bail 

In 

Debt)等措施。

应急资本要求银行在无法持续经营时,普通股之外的资本都应

具有冲销或转化为普通股的能力。

在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或无法持续经营时,自救债券可部

分或全部按事先约定条款自动削债或直接转换为普通股,以减少银行的债务负担或增强资

本实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

四、除资本要求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其他内容:

(一)流动性。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流动性要求作出了相对比较简单的规定;

巴塞尔协议

Ⅲ引入了最低流动性标准,以推动银行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

能力。

在考虑资金的可获得性和需求的基础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采取慎重的办法来

确定流动性标准,设计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作为流动性的国际标准。

(二)杠杆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还引入了全球一致的杠杆率要求,作为资本充足率

要求的补充。

杠杆率被定义为银行一级资本占其表内资产、表外风险敞口和衍生品总风险

暴露的比率。

使用补充性杠杆率要求,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中杠杆率过高问题,弥补内部

评级法下风险权重的顺周期问题,有助于形成更有效的资本约束。

(三)拨备。

对拨备的规则还未正式出台,但围绕动态拨备、前瞻性拨备开展了大量的国

际经验交流,并明确了原则上应采取“向前看”的预期损失型拨备制度。

(四)评级。

目前国际社会达成了初步意见,即“要减少对评级公司的依赖”,具体包括减

少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对信用评级机构(CRA)评级的依赖;

减少市场对 

CRA 

评级的依赖;

人民银行应对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获取的证券资产作出自己的信用判断,银行不能机械地依

赖 

评级来评估资产的信用状况,投资经理和机构投资者在评估资产的信用时不能机械

依靠 

评级;

市场参与者和中央对手方不应把对手方或抵押品资产的 

评级变化作为

自动触发器,大幅、任意地要求调整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保证协议中的抵押品;

证券

发行人应全面、及时披露有关信息,使投资者能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并评估证券的信用风险。

(五)银行业务模式。

一是在发起配售模式中,银行要把证券化产品保留一部分在自己的

资产负债表上,从而表明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

二是提高对交易账户的资本要求。

在西方

的大银行中,交易部门创造的利润非常大,但风险也大。

过去对交易账户的资本要求非常

少,现在提高了这个标准。

(六)衍生品交易与集中清算。

当前各国普遍意识到,当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

以至于能够深刻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时,有必要通过建立中央清算机制来整合所有未平仓交

易及风险敞口信息。

这一机制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

对交易进行登记的机制(中央登记)、

通过清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对交易进行清算的机制(不集中交易,仅集中清算)以及交

易所机制(集中交易并集中清算)。

(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法的顺周期性是焦点。

会计问题技术性很强,争议也比较大,所以进展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初步计划于 

2011 

年底

推出初步收敛意见。

(八)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特殊目的实体公司(SPV)等等。

金融危

机以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方面是将监管边界扩展至私

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把这些机构“管起来”。

另一方面,针对影子银行与传

统银行间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有效隔离风险。

宏观审慎

(二)——金融系统的顺逆周期性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是指在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

因此,顺

周期性增强就是意味着波动的幅度增大。

顺周期性的更广泛定义包含了三个部分,而且在

现实生活中很难区分这三个部分:

(1)围绕趋势值波动;

(2)趋势本身的变化;

(3)均

衡值可能出现累计性偏离。

这些都会给监管机构带来挑战。

逆周期调控:

即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是一种宏观审慎政策。

央行等相关部门应在客观准

确判断宏观形势的基础上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灵活的逆方向调控,建立健全与新增贷

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动态拨备要求和额外资本要求,通过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平滑信贷投

放、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金融监

管的弹性和有效性。

宏观审慎(三)——影子银行系统

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

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lel 

System),它包括

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

融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

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

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

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

目前,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

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

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

未来,对影子银行系

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

目前,美国已提出要求所

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

披露部分信息。

影子银行虽然是非银行机构,但是又确实在发挥着事实上的银行功能。

们为次级贷款者和市场富余资金搭建了桥梁,成为次级贷款者融资的主要中间媒介。

影子

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大规模地扩张其负债和资产业务。

有影子银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彼此之间具有信用和派生关系的影子银行系统。

在过去 

20 

年中,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

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