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3、“六艺”教育指的是什么?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一是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是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
三是射:
射技教育;
四是御:
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
五是书:
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
六是数:
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4、近现代教育特征是什么?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是怎样的?
教育终身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全民化;
教育多元化;
教育现代化。
6、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特殊性、基础性、义务性、全面性。
7、教育学中常考人物及主要观点?
8、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3)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5)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6)研究报告的撰写(7)课题结题
9、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性(伦理性)原则。
10、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方法;
(3)正文部分;
(4)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
11、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是什么?
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其优点是:
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其缺点是:
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12、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1)题目——介绍调查主题与对象;
(2)引言——阐述调查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等;
(3)正文——主体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分析统计整理后,归纳出若干项目进行叙述;
(4)讨论与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阐述,亮出自己的观点,针对调查结果写出对教育教学工作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5)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
即简单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叙事研究的含义及具体实施步骤是什么?
(1)发现研究问题;
(2)寻找叙事对象;
(3)搜集故事;
(4)撰写故事。
即具体的“叙事”过程;
(5)分析故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14、简述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1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16、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
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
包括选择、整理、提升作用。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17、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18、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0、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有哪些?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教师应该如何遵循这些规律教育学生?
22、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一)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二)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24、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5、简述现代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更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27、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8、教师成长的途径有哪些?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第二,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
第三,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经常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29、简述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30、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第四,发扬教育民主
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31、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32、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3、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社会发展动向,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
(二)观察学生日常活动,反思个人工作历程,寻找有效课程资源;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四)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了解其所需知识和技能,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六)建立课程资源数据管理库。
3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5、新课改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学习(三)探究性学习
36、现代学生观是什么?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37、现代创新观是什么?
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破除智力或智育中心观念;
培养问题意识。
38、现代教学观是什么?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39、简述现代教育的评价理念与特点?
现代教育的评价理念是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即立足于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具体表现: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40、注意的品质是什么?
(一)注意的广度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41、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42、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3、简述想象的种类?
4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三)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四)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45、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6、简述需要层次理论?
47、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一)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
(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