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311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改革开放的与时俱进,以及我国加入WTO等大环境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致使合肥不仅要和国内的城市展开竞争与合作,同时也将和国外的一些城市发生竞争与合作。

这也要求合肥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章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1.1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1.1.1合肥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利条件

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合肥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而为合肥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经济领域,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九五”时期及至“十五”初期,合肥市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从1992年到1997年,GDP年均增长达到19.1%。

2001年,合肥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由21位提升到18位。

 

图1-11978-2000年合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波动情况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合肥市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合肥三次产业比例为10.5:

48.5:

41。

图1-2合肥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三是城市功能实现了转换。

近年来,合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城市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城市道路基本搭起了“二环九射”加方格网的大框架。

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绿化已基本构成完整体系,管道燃气供应也已初具规模。

在社会领域,一是教育事业取得较大进步。

合肥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素质教育得到重视。

合肥不仅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而且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

图1-31978-2000年合肥市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的增长和变动情况

二是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

目前,合肥共有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十所科研院所和普通高等院校。

合肥已经基本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层次的科研格局,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已经基本由温饱跨入小康,并正向富裕迈进。

体育、卫生保健事业也得到长足进步。

在生态环境领域,一方面,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开始得到遏制。

合肥在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开始得到遏制。

大规模环境治理过程开始得到重视。

另一方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合肥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对重污染的企业进行有计划的清理整顿。

通过治理整顿,合肥将污染严重的15家企业从市区迁出。

合肥一贯重视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素有环境优美的“绿色之城”之称,连续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

此外,合肥市淡水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由于合肥市气候湿润,所以水系丰富。

在合肥水系上游修建了几十座大中型水库和数千口塘坝。

这些水流组成水网,为合肥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养殖、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1.1.2制约因素

合肥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虽然有不少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

第一,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制约。

虽然有十几所大中专院校在合肥落户,但是合肥对于这些院校尤其是一些顶级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科大每年虽然有将近2000名毕业生,但是留在合肥就业和创业的却寥寥无几。

这充分暴露了合肥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

第二,在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方面的制约。

合肥目前国有中小企业普遍不景气,面临着国内城市共同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问题。

同时,合肥高新技术发展势头虽好,但是总体看仍显薄弱。

第三,在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制约。

一方面,合肥目前耕地锐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农用地又粗放经营,生产率低下。

第四,在环境生态方面的制约。

合肥市的一些化工、冶金、造纸等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城市造成了严重污染。

1.2战略目标与思路

1.2.1战略目标

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应该是: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和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以逐步实现自然的统一、人与人的和谐。

具体来说,人口应规模适度、密度合理、素质良好;

资源利用应该合理、高效。

1.2.2战略思路

第一,要坚持“三个公平”的发展原则。

所谓“三个公平”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也称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公平(也称代际公平)。

第二,坚持三位一体系统发展的思路。

以往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割裂了人类与环境共存和谐的关系,最终对人类自身造成了伤害。

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解决,不仅依赖于科技发展,而且依赖于人类价值观念的调整和改变。

所以这个思路要求合肥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三大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为核心,实现三位一体的高度和谐统一。

第三,坚持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思路。

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将传统的资源、环境不可承受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化为资源、环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这就要求进行全面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使得生产方式从高耗、高污染型转变为低耗、低污染型,消费方式从过渡消费型转变为适度消费型。

第四,坚持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制约合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仅表现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同样表现在科技、体制、观念、素质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世界发展的经验表明,即使资源环境条件先天不良,也能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进行有效地转换。

因而,合肥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于加强能力建设,应通过体制能力的提高、科技水平的提高、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

第五,坚持全方位合作和社会参与的思路。

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需要合肥市内外、安徽省内外和国内外全方位的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

一是要加强市内外协同,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市、区(县)两级政府及区县之间协同,强化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能力,同时加强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协同,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加强安徽省内的协同和合作,在统一的指导思想下,尤其应该在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协同合作力度。

三是加强国内外的协同与合作,在全国城市乃至全球网络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通过加强与国际间的交往,吸取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技术甚至资金和人才,促进合肥的可持续发展。

1.2.3战略重点

合肥可持续发展应牢牢掌握如下战略重点。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污染少的行业。

合肥要加快城郊型农业的发展,要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合理组织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一批集生产、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绿色农业基地。

合肥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顺应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其中要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要载体的知识产业,逐步实现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

对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

要进一步加大金融、贸易、咨询、信息、服务等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

在产业布局上,合肥要根据“市区体现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实力和水平”的格局,在市中心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第二产业向各大工业区转移,在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为城市进一步发展腾出宝贵的土地和发展空间。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废弃物的资源化。

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的“自然资源->

产品和用品->

废物排放”这一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

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合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要注意从三个层次上构建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第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

消费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模式的合理与否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

合肥应根据国情和市情逐步养成一种低能、低耗的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最关键的是要更新消费观念,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引入消费过程。

首先,要引导居民消费耗材少、节能、污染少的绿色产品;

其次,提倡少使用、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尽量使用可供反复使用的产品;

第三,对于报废的用品要分类回收,化废为保,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加快教育产业发展的步伐,提高市民素质。

合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教育产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要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使市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提高到10-12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3战略实施的途径与对策措施

1.3.1结合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率,建立起集约型的经济体系。

宏观的途径必须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企业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

1.3.2结合产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合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要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流通、信息服务、都市旅游等第三产业,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源投入少、污染排放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型工业。

同时还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1.3.3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推进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

这里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与调控体系的目标模式,具体包括: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集约型、效益型经济增长体系;

建立崇尚节约、适合国情的消费体系;

建立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坦的分配体系;

建立少生优育的人口再生产体系。

1.3.4通过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推进实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