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57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化学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3.《中药化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题实验、实践技能比赛、技能考核等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4.《中药化学》课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5.《中药化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

通过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从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及考试情况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特别给予鼓励。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中药化学》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32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

在执行本大纲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中药化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单元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绪论

1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

9

生物碱

8

12

20

2

黄酮类

6

17

蒽醌类

4

7

挥发油

香豆素(选用模块)

强心苷(选用模块)

皂苷(选用模块)

鞣质、预试验(选用模块)

40

32

72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述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的性质及提取、分离、检识的操作要点;

3.理解各类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4.了解中药化学简史、学习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概况、皂苷、强心苷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是:

1.熟练掌握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掌握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检识技术;

3.具有自学本课程的基本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是:

1.初步具备辨正思维的能力;

2.表现出主动学习、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作风,具有稳定的职业情感和态度。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基础模块

第一章绪论(理论1课时)

1.了解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

2.叙述中药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

3.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理论9课时)

1.初步了解中药中常见的各类化学成分;

2.归纳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溶解性;

3.掌握中药化学成分一般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

理解溶剂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操作及其特点;

学会中药有效成分常规分离方法的原理,重点掌握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以及各种层析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

第三章生物碱(理论8课时、实验12课时)

1.掌握生物碱的含义及性质(酸碱性、溶解性和沉淀反应);

2.掌握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

3.理解生物碱的检识方法;

4.理解所做实验药材中的生物碱结构、性质、提取和分离方法;

5.了解生物碱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其他生物碱实例。

第四章苷类(理论2课时)

1.掌握苷的含义和结构类型;

2.了解苷的分类和通性。

3.初步了解苷类的检识和提取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理论6课时、实验12课时)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性质(酸碱性、溶解性、颜色反应);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碱溶酸沉法、聚酰胺吸附法、PH梯度萃取法);

3.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反应;

4.理解芸香苷的提取、精制和检识方法;

5.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及生物活性。

第六章蒽醌类化合物(理论2课时、实验4课时)

1.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2.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

3.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方法;

4.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及生物活性。

第八章挥发油(理论4课时、实验4课时)

1.掌握挥发油的含义、性质、化学组成和提取方法;

2.理解萜的含义和分类;

3.理解挥发油的分离和检识方法;

4.了解挥发油的分布及生物活性。

选用模块

第七章香豆素(理论2课时)

1.了解香豆素的结构类型、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

2.了解香豆素的检识方法。

3.认识中药秦皮、补骨脂中主要成分

第九章强心苷(理论2课时)

1.了解强心苷的含义、结构特点、分类;

2.了解强心苷的检识反应。

第十章皂苷(理论2课时)

1.了解皂苷的含义、结构类型和一般性质;

2.理解皂苷的检识反应;

3.了解皂苷的分布、生物活性及提取分离方法。

4.认识中药人参、甘草中主要成分

第十一章鞣质(理论2课时)

1.了解鞣质的含义、结构与类型;

2.了解鞣质的通性;

3.理解中药注射剂中鞣质的除去方法。

第十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理论1课时)

1.理解寻找有效成分的一般途径;

2.了解有效成分的鉴定,结构研究及文献使用。

第十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制剂(理论1课时)

1.理解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制剂的关系;

2.了解中药化学与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关系。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基本实验

1.粉防己中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实验12课时)

(1)熟练掌握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法和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分离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操作方法。

(3)学会用薄层色谱法检识生物碱。

2.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精制与检识(实验12课时)

以芸香苷为例学习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3.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识(实验4课时)

(1)学会从大黄中提取和分离游离蒽醌的方法。

(2)掌握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成分。

(3)掌握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反应。

(4)学会纸色谱法检识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应用。

4.八角茴香的提取和各类成分的检识(实验4课时)

(1)熟练掌握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

(2)掌握挥发油各类成分的薄层点滴反应、检识方法。

(3)学会单向二次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的方法。

(二)选做实验

1.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及检识

(1)了解自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

(2)掌握三颗针中小檗碱的提取及精制方法。

(3)学会盐酸小檗碱的检识方法。

2.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精制及检识

(1)熟练掌握黄芩苷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和黄芩苷的主要理化性质及一般检识方法。

3.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精制及检识

(1)熟练掌握大黄素的提取及PH梯度萃取法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2)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方法。

4.丁香挥发油的提取与检识

(1)学会用挥发油测定装置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

(2)掌握双向薄层色谱法检识挥发油的方法。

5.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1)熟练掌握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操作基本方法。

(2)掌握预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活动建议

1.教学内容选择时,充分体现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的中药化学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使得教学内容切实符合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岗位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药专业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职业性,增强其岗位适用性

2.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倡导基于问题为本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效学习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充分运用教学资源,采用讲授、案例讨论、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录像、药厂参观或见习、自学和辅导等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倡导同学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协作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演示、模仿、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经过严格训练,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流程。

二、学习评价建议

1.建立一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的《中药化学》学习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2.明确《中药化学》学习评价的主体与责任,不仅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自评、互相评价,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真实促进学生的学习。

3.《中药化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及职业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中药化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

4.把握《中药化学》学习评价的目标,有层次的、有侧重地评价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学习对象,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5.《中药化学》学习评价形式可有理论考核,如测验、作业、提问、书写实验报告、知识竞赛等;

操作考核,如基本技能培训、专题实验、技能竞赛、基本技能考核等。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内容的选取

(1)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中药化学教材的基本内容以本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标准”为依据,注意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