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2434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诸位请看,前面那葱郁的山峦之中,一对奇峰屹立水涯。

李白诗中曾描绘为“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

右边的称为东台,左边的则称为西台,所以这一景也叫“双台垂钓”。

  诸位,钓台码头就要到了,在此,我们已可以看到:

在码头上,有一些大小规格各异的石碑立在那里,体现出“严子陵钓台”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些碑文都是现代名人如郁达夫、巴金、谭启龙、陈立夫、朱玖莹、孙友等人的作品。

好,船就要靠岸了,请大家按次序下船,注意安全。

  诸位,首先请大家先来看一下郁达夫的这块《钓台的春昼》碑。

这是1931年3月郁达夫来游钓台时写的,那时的钓台“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类……歪斜的亭子……纵横芜杂的草木……祠堂是废垣残瓦……”可想当年的钓台就如同当时的时局一样,充满着阴霾,而现在的钓台已是游人如织。

  这块石牌坊正面的“严子陵钓台”几个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

背面的“山高水长”是原西冷印社社长,浙江省书法协会主席沙孟海先生书写。

此牌坊上面还有许多雕琢,更是栩栩如生,诸位请随我一同去观看。

  诸位游客,站在这里请大家抬头往上方看,在山腰有两块大盘石,高近百米,这就是东西两台了。

你们看,东台前面还有一支石笋非常突出。

在这个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头上梳着发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皱折好象全看得清。

有人说:

这大概是陪伴严子陵的仕女。

诸位看像不像?

但如果你要登上东台左侧那块称为“棋盘石”的石台上往下看,它却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笋。

有人说它更象是严子陵的钓鱼杆?

诸位等会儿可以自己上山去观看。

同时,还可以在上面的“棋盘石”上留个影。

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树、有船、有亭台,还有一支石笋。

  我们现在去“严先生祠堂”游览。

  [祠堂里]这祠堂,唐朝时原是严氏的家祠。

宋朝景佑中期,也就是960多年前北宋时,由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建。

并绘像立碑祭祀严子陵。

同时还著有《严先生祠堂记》。

后来这祠堂屡坏屡修。

现在的祠堂是1983年重建。

是范仲淹兴建祠堂之后第17次重建,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建。

这尊塑像是1982年由浙江省美术学院雕塑系汤守仁教授塑的。

  严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

他本姓“庄”,因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姓“严”。

他博学多才,少有高名。

年轻时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

刘秀登位称帝后,严子陵改名换姓,隐身不见。

刘秀很想念他,命画工绘像,派人各处寻访,了解下落。

后来在齐国的土地上,发现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

于是备车备礼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

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

严子陵被召到京城洛阳之后,不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来看他。

后来被邀请和光武帝刘秀同床酣睡。

子陵睡相不好,将自己的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

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急奏:

客星犯御座甚急!

刘秀笑着说:

这是因为我与老朋友同床睡觉的关系。

后来刘秀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当,来到这里耕种垂钓。

从此,人们为称赞子陵这种不事王侯的精神,称他为“客星”。

这“客星”碑,那“钓台”碑,都是按钓台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题书的拓片重新镌刻的。

这一段史实在《后汉书》中的《严光传》里有记载。

山上的东台亭内就有一块石碑镌刻了此文,大家一会儿可上山去仔细阅读。

  祠堂中最有价值的碑文是那块——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诸位请随我去观看。

  [碑前]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因宫迁矛盾受到牵连,由右司谏被贬到睦州任知州。

睦州后来改为严州,也就是现在的桐庐、分水、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六县。

当时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已经四十六岁。

范仲淹在睦州当官时间不长,却做了不少被后人称道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建“严先生祠堂”,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

  

(2)(3)(4)(5)

  《严先生祠堂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清代康熙年间被吴楚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一书后,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严先生祠堂记》中第一句话: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

”就明确指出严子陵是光武帝的老朋友。

结尾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佳世名句,传诵至今。

介绍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了,刚才大家看到的钓台牌坊的“山高水长”和这个祠堂正中横额的“光武故人”的出处了。

  对面是明代人镌写的《重修严先生祠堂记》。

诸位,请看这是1983年的《重修严先生祠堂记》。

它们记载着对严光的追忆和重修“严先生祠堂”的情况。

  严子陵钓台自从1981年10月1日开放以来,桐庐县旅游局先后于1984年、1993年在钓台建造了两座一小一大的碑廊,这些碑都是请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由桐庐县当地匠人镌刻的,今天大家要游览的是大型碑廊。

  [照壁前]这些碑廊全长260米,总面积278平方米。

它共分四部分:

照壁、天下第十九泉、太白醉酒处和上下三层的碑廊,共有碑106块。

现在我们已站在照壁前,各位,往上看,但却看不见碑廊在哪?

那是因为这座碑廊如游龙盘卧在富春山茂密的绿荫丛中,是一个高低错落的爬山式碑廊。

  这个碑廊于1993年2月18日开始动工,仅以226天的速度基本完工,于93年10月21日剪彩,接待国内外游客。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这块石照壁。

它长米,高米,阳面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撰文、著名书法家孙钊先生书写的《严子陵钓台文》,本文用精湛的语句描绘了富春山水的秀美,对严子陵作了公正的评价。

  照壁阴面是一幅石雕山水画。

节选于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人,博通经史,工诗能文,尤其善画山水。

后来放弃书吏生活后,隐居富阳县,遨游富春山水之间。

至元17年到20年的三年里,绘成长米,宽33厘米的《富春山居图》。

绘出了富春江两岸荒村蔬林、山涧江畔、亭台、小桥、渔舟、飞泉……明清以来视为国宝,可惜在明朝万历年间,成了火中的殉葬品,从此首尾分离,分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馆。

  这方石画宽米,高1米,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冷书画院画师寿崇德先生挑选原画中最近似钓台的第五部分,精心设计:

画面4/5为画,1/5为原题字,并亲自临摹,然后由桐庐县旅游局基建科的同志用15天时间放大并描在这石块上,再由三位石匠师傅用90天时间镌刻完成此画。

诸位可以仔细观看石雕画如此精细、逼真。

它保持了原画冼炼、流畅的笔法。

  [十九泉亭前]进入了“听泉”圆洞门,我们来到了“天下第十九泉”。

这里面积虽然不大,但幽静、紧凑、中心突出。

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的题词,道出了景点名称,不言而喻眼前这座石亭就是“天下第十九泉亭”。

那高高耸立的石雕像是茶圣陆羽。

陆羽与桐庐、与严子陵钓台这天下第十九泉有什么关系?

我来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陆羽,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

据说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三岁时孤苦伶仃被竟陵龙盖寺智光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从小给他煮茶,积累了许多经验,后来他收起僧衣,擅自离开寺院,去戏班子学演木偶戏、参军戏和幻术。

又曾到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使他在文学上得到深造。

他勤奋好学,酷爱大自然,对茶叶专业兴趣很浓。

他跋山涉水,深入各主要茶区进行调查研究,钻研茶叶生产和科学技术。

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茶叶专著《茶经》问世了。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西扬、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

当年又品天下水位,桐庐严陵滩水位被评为第十九位,“天下第十九泉”因此而得名,这里水味清洌甘甜,原泉亭临江而建,1984年修复于此。

  除陆羽塑像外,碑廊连接处及林间花木丛中有20尊历代到瞎严子陵钓台的文豪塑像,这些塑像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设计制作,像高2米,其中最重的康有为像约3000斤,最轻的也有1800斤。

这些雕像是先用电脑把设计图“打”在石头上,然后分别用“麻布”或“斩斧”的手法刻服饰,用“磨光”法刻脸。

形态或立、或卧、或坐、或捋胡须、或手握卷书、或佩剑,神态各异,光彩照人。

  下面请大家随我去观看孟浩然、张继、杜牧、白居易等大文豪的石像。

  孟浩然为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作家之一,他写了一首“经七里泷”诗,描绘了严陵濑的风光,表达了“观奇恨来晚”的感情。

这首诗镌刻在左侧的另一碑廊中。

  张继,唐代诗人,博览有识。

他的《枫桥夜泊》诗国内外流行甚广。

他来钓台朝拜严先生后,著“题严陵钓台”诗一首,既描绘了钓台景色,又抒发了登临钓台的感想,此诗镌刻在另一碑廊内。

  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

他在睦州任刺史两年:

武宗六年(846年)至宣宗二年(848年)留有钓台诗多首,其中一首以通俗、精美语言描绘睦州优美景色的五言律《睦州四韵》,镌刻在另一碑廊内。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他曾任杭州、苏州刺史,他来桐庐不仅是观赏富春山风光,还来拜会他的好朋友——桐庐籍诗人徐凝,白居易来桐庐后,曾有两首诗留传于世: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

  [醉亭]“子陵鱼,加皮酒,喝得太白不放手。

醺醺醉卧严陵滩,一篇诗章寄山友。

”这首诗引导我们来观赏眼前这一景: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醉卧在“醉眠石”前,昏昏中仍眯着眼不舍得放弃对富春江美景的观赏。

此亭名为“醉亭”(由浙江省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胡理琛先生书写)。

诸位也可在此亭中饮酒作诗,亭前这块大石坪不但可供诸位观景,还可供有兴趣者醉卧严滩,陪伴李太白。

  [山门]此山门由洛阳博物馆馆长,我国考古学权威蒋若是先生书写。

  进入严子陵钓台碑廊山门,我们才真正开始观赏这大型碑廊了。

碑廊内容分为两部分,前69方是从3000多首古诗中精选出来的描绘富春江桐庐清丽奇绝的风光和赞美严子陵高风亮节的作品,后部分是现代作品,多为书法家本人撰文并书写。

  碑头是由民盟中央名誉主席楚图南先生书写的。

这方碑文是楚老先生九十多岁高龄,身体欠佳,住院期间为我们书写的,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幅作品,弥足珍贵。

  这幅为清朝著名画家任伯年的“严子陵五月披裘图”。

严子陵头戴斗笠,身披羊裘。

据记载,光武帝刘秀派车在齐国土地上接子陵时,他就是这个装扮。

那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惟妙惟肖。

  这块楷书碑是由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国际书画学会会员刘川写的南朝吴均的《与宋元思书》。

文中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极精辟又干练地赞扬了富春江这段美景。

  这一方是日本国金石书画大家梅舒适先生(稻田一文先生)的“桐江晚景”,以印章形式写题目,而正文采用了行草书写,在同一首碑作中,既有印章,又有行草,显得新颖而别具一格。

  1993年10月21日梅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