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359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要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潜力与特色优势,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

  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左右的建设,逐步形成以突出综合大学优势、实施本科  教育国际化、强化大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为亮点的四川大学本科办学特色,基本实现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式个性化、教学内容现代化、创新教育特色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力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位居国内高校前列,综合指标排名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具有显示度的若干建设指标有重大突破性进展。

其中,要努力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60部,国家级优秀教材30部,国家级教学名师10名,全国排名前20%专业20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等建设目标。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五年左右建设,进入全国排名前5位的专业数达到10%,进入全国排名前20%的专业数达到80%。

在第三个五年结束时,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要进入世界高校300强。

    二、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的实施意义  实施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抓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与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在多学科文化氛围条件下,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四川大学特色的高素质创新型本科人才,受到了社会和各用人单位的好评。

尤其是近年来,我校相继推出了以全面学分制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国际国内一流大学、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认真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视质量如生命,以创新为灵魂,不断提高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是进一步贯彻  落实教育部新八字方针精神的战略体现。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继2001年8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四川大学2005年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评估”,其中的所有评估指标都紧紧围绕着本科教学质量这个核心。

学校启动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不仅是迎接和通过教育部本科优秀教学评估的保证,而且将大力提升我校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不仅是深入贯彻教育部“新八字方针”的战略体现和具体实施,而且是奋力推进学校发展新跨越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

    三、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  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针对目前实际,全校各级干部和广大师生必须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四川大学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的各项建设活动,确保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  管理出效益,管理促质量。

我们要努力做到“管理到位、投入到位、激励到位、监督到位”,积极进行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探索,为我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1.校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计划  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职责,实行教学目标责任制。

学院是教学工作的实施单位和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的实体,要在学校宏观规划指导下切实抓好本单位的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工作。

学校要本着权限明确、重在监督、加强引导、搞好服务的原则,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制,继续积极实行学院教学目标责任制和学院党政一把手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

学校和学院根据需要聘任教学督导员和学生教学联络员。

各学院必须建立健全系  或教研室、实验室并有效发挥其教学基层组织的作用,重视和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咨询机构的作用。

院务会议中每月至少一次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讨论决定学院有关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政策、规划、重大改革举措等,及时解决和处理本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改进教学经费分配管理办法,确保教学经费及时到位。

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经费应达到或超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学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四项”经费不低于每年学校本科学费收入总额的25%。

学校在日常教学经费之外应根据需要设立教学专项经费。

学校和学院必须确保这些经费全部投入运用于本科教学。

  加大教学活动评估考核力度,全面实行本科教学奖惩制度。

学校要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评估考核,实行规范、有力的本科教学经费奖惩制度,实行学院经费和本科教育“三挂钩”原则。

  加强校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管理干部考核工作。

学校和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学院要建立一支教学院长、教学院长助理、系主任、教学科长和教务员等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

要切实加强各级教学管理干部的配备和届中考核工作,确保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基本建设目标:

建立和健全以学院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主要建设成果:

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目标责任制,实行充分满足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经费分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干部岗位责任制。

  2.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构建计划  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调动教师的本科教学积极性。

要严把教师队伍质量关,学校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教师从事本科教学活动,鼓励教授上本科基础课程,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

要根据学分制教学工作运行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行“基本工资+岗位津贴+贡献津贴”的教师收入结构分配制度。

要深入研究和试行与学分制配套的以标准人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的本科教学津贴分配制度,激励跨学院选课和扩大学分制改革的课程资源,调动学院和教师教学积极性,合理使用学校现有的财力和教学资源。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各级教学名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要大力加强各级教学名师的培育和评选,学校和学院都要积极为教学名师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鼓励院士、长江学者、“214人才计划”的一、二层次人才等高水平教师积极承担本科教学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注重在精品课程主讲教授中培育教学名师。

  以教学质量考评为基础,加大优秀教师奖励力度。

学校继续实行两年一评的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制度,对获奖者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评定上给予明确的倾斜。

学校要积极通过校董会和校友会等,多渠道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各种奖教金,加大对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学校率先在全校公共基础课程试行主讲教师制,主讲教师在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等分配上应有较大的提高。

对于各级教学名师,学校和学院要做到不仅要扶持到位和服务到位,也要做到激励到位和奖励到位。

建立和健全既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又切实调动教师本科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本科教学激励机制。

完善教学改革成果奖励制度和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制度,逐步实施以标准人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的本科教学津贴分配制度,三至五年内培养和奖励国家级教学名师10名左右,每两年奖励优秀教学奖获得者30-50人。

  3.学分制运行体系完善计划

  

      完善配套办法和规章制度,解决学分制运行中的新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学分制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为学生创新培养与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尤其要完善学生选课制度,进一步开展学分制条件下考试管理制度改革,修订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对学分制运行进行规范化管理。

  加强教育技术服务支持,改革学分制教学运行模式。

通过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后期开发和维护,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

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分制学生注册中心,实行注册、缴费、选课、成绩登录与查询等一站式服务。

  加强学分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指导教师工作,修订和完善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具体细化、明确和落实学分制指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把学分制指导教师的考核纳入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在加强对学分制指导教师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学分制指导教师培训工作,研究并制定激励学分制指导教师认真履行岗位应尽职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具体政策和办法。

  以江安校区为改革试验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学分制。

在文理工专业继续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要在医学类专业积极试行学分制改革。

通过加大学分制的建设投入和改革力度,使具有四川大学特色的学分制管理和运行体系更加成熟。

逐步完善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信息发布和教学服务计算机系统,初步建立实行一站式服务的学分制学生注册中心,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包括医学类专业在内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工程  高水平大学一定要有独具特色、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必须改造传统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面素质  教育,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4.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计划  根据我校新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对人才培养实行分类指导。

按照“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进学科深度融合”的要求,学校将在三年内对全校所有本科专业进行系统的梳理、调整和完善,全面调整教学内容,构造全新的课程体系。

在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大类与学科各自的特色,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应用技术、医学四大类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出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按照一级学科开设必要的共同核心课程的基本思路,设置若干组大类平台课程;

各学院要面向本学院所有专业开设一定比例的学院平台课程。

同时,要突出对自然科学类、工程与应用技术类和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的科学教育。

要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集成优势,大力推进各学院或学科门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