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327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课题有用的资料2Word下载.docx

1、基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新教材(沪教版)虽然设置了“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课后小实验”等栏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受长期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素质教育实施显得步伐缓慢,现行教学与实施新的学科课程要求存在着一定距离,教学动机和教学效果存在着不一致的状况,学生的探究欲望不强,积极性不高。

2、基于改变农村学生现状的需要。

北乡片四所中学都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

受相对落后封闭的地区、学校课程资源、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不足:

①自我意识低下,缺乏独立人格,批判和反思能力不够;

②被动接受,思维狭窄、单一、刻板僵化,不会思维;

③问题意识不强,不会创造,缺乏"

想象力"

④缺乏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⑤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

3、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北乡片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数的大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①有些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贫乏、停滞、空洞;

②有些青年教师学了一些教学理论,一些先进教师的经验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抓住先进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教法,不能学以致用;

③有些有所成就的教师,吃老本、故步自封,亟待转变观念,改变角色,换血加氧。

以上三方面不足,造成学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效不大,教师教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我片化学组从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契机,以"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指导策略的研究"

为研究方向,这有利于改变教师教学理论贫乏、停滞、空洞的现状;

改变课堂教学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现状;

改变教师脱离学生实际"

埋头苦干"

,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的现状;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的现状。

针对上述情况,本课题组确定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内容的选择和指导策略的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且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由于沪教版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探究性要素不明显,要求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要素,使之显现化,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来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

②科学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要进行探究性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探究性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一言堂”现状,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行为、策略。

3、在整个课题研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探究性设计和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不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都由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一直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有侧重点地灵活掌握。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对教材的探究性方案设计的研究

2、在探究性教学中对学生指导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略)

五、课题研究过程(略)

六、课题研究主要成果(略)

1、研究形成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内容设计”成果集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不能为探究而探究,而应为适宜探究的单元、课题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有的探究课侧重于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用,有的侧重于实验的设计创新,有的侧重于物质性质的研究,有的则是课本知识的对比和深入等等,探究的选题和内容的确定也都是开放式的。

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课堂内进行探究式教学。

由于时间有限,探究的重点必须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宜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以引导探究型为主的不同探究类型、不探究水平的教学过程的研究,设计不同的探究性课题进行教学。

本课题将以教材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尝试在课堂内进行探究教学。

课堂探究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思考哪些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哪些过程需要教师指点、启发,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哪些资料和器材。

探究形式可以是整堂课,也可以是片段式探究。

开展探究性学习,还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情景素材,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实际,以身边的物质为切入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

从而做到立足教材而不掬泥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教材,做好课外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以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撰写了30多篇教学案例形成案例集

2、构建了初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实践中让我们认识到实施探究性教学需要循序渐进,要逐步教会学生掌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总体来说,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教师示范,学生感知探究性学习

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老师做演示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比如,当学生第一次遇到探究性实验“空气”时,几乎是无从下手。

怎样让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成功地迈开他们探究实验的第一步呢?

乔亭中学化学教师为他们设计如下过程:

探究性实验——捕捉空气及空气的组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展示空瓶,提问里面有无物质。

2、屏住呼吸,看谁坚持时间最长。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探求新知

课题一、空气是否真实存在

1、问题:

空气既看不到又闻不到,你如何用最简单方法证明刚才空瓶中有空气?

2、问题交流:

]

(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存在?

(2)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如何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内的空气?

(3)猜想空气有什么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帮助学生形成空气存在,并且可以收集。

课题二、空气中有什么?

1、提出问题:

你知道空气中有什么?

能否从以知经验猜测空气是单一物质还是多种物质混合?

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1)展示实验装置图,并示范操作并创设问题

a红磷在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b为何要求红磷过量,剩余红磷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c瓶中剩余气体是氧气吗?

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有何现象?

d剩余气体是什么气体?

猜想有何性质?

e为什么瓶中只能进入五分之一的水?

说明了什么?

f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测定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2、教师引导小结并点评。

1、组织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使用红磷?

能否改为木碳?

(2)如果只有木碳该如何改进?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发现集气瓶中液体体积不足五分之一,分析原因?

(4)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归纳。

学生讨论表达方法动手实验

学生思考操作观察表达

从常识回答,空气中有氧气有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记录、思考。

学生表达

学生思考,在引导下解决问题。

学生阅读

1、培养学生从生活获得理论,感受生活处处有知识。

2、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体验探究。

1、利用学生已知经验,增强知识的真实性,引起学生兴趣。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组织表达能力。

(3)加深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教师开始不妨设计好这些情境和问题,以示范和模版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从情景和身边的物质中发现问题,学会思考并将模版填好。

如问题1,教师把空瓶倒扣于水中,水不会进入,有压力。

此实验一出现,许多学生想出了问题2、3的解决方法。

学生甲:

抓紧一个塑料袋,赶跑袋中的空气。

然后在教室里松开手,张开袋口在教室里跑一圈。

当塑料袋鼓满时,扎紧袋子。

这样我就捕捉到了教室里的空气。

学生乙:

拿一个针筒,先把栓塞向前推,排尽空气。

然后到教室里后拉栓塞抽入空气。

学生丙:

拿一个集气瓶先装满水,带到教室后,把水倒掉,教室里的空气就会进入瓶中。

当学生一边观察老师的示范,一边思考举一反三。

在边观察、边模仿、边参与、边记录、边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感知了探究性实验。

第二阶段:

学生尝试探究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学生在感知了探究性实验,并有亲自动手去做探究性实验的冲动后,教师尝试着稍稍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实验中的某几个环节,例如: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

在此阶段,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观察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提供帮助。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尝试,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是乔亭中学研究的探究性学习《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学生活动]观看

(1)“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录像

(2)森林火灾情景图片

请学生谈谈观后感。

(教学建议: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从燃烧的“功”和“过”两方面入手)

2、[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手帕浸入70%酒精和水的溶液中,点燃观察手帕有何变化?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提出问题:

火是怎样产生的?

燃烧需要怎样条件?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和条件的兴趣。

■收集并展示相关信息: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点火和灭火的事例,如:

1、点燃一根木棒和一支粉笔,结果会怎样呢?

2、油锅起火,你如何熄灭它?

3、家中起煤炉时,先是摩擦火柴头,再燃着火柴梗,接着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纸屑或木屑,然后用树枝或木块,最后再加煤。

根据以上生活中的事例和问题,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出燃烧所需条件的初步猜想吗?

并说出你的猜想依据。

■我的猜想            支持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由3个事例,很自然的猜想到燃烧的条件。

1、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

2、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

3、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