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320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2、运用比喻要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比喻要合乎事理。

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感觉别扭。

③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A、同类相比。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B、表示猜度。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表示想象。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D、表示举例的引词。

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④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4、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B、认识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拟人的作用

色彩鲜明;

描绘形象;

表意丰富。

3.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

比喻的词往往就是名词。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在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的本题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①: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例②: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C、认识借代

1.概念: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种类

①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例: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我买了一台“康佳”

③借部分代替全体。

樯橹灰飞烟灭

④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⑤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⑥借作者代著作。

读点鲁讯

⑦借结果代事物本身。

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代担心)

3.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

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

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

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4.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

住口,你再吠人,我一砖拍死你。

(比拟)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

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

A、借代-只代不喻;

借喻-喻中有代。

B、借代-相关性;

借喻-相似性。

C、借喻-可改为明喻;

借代不能。

三、《围城》妙喻录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品味:

饭里的沙粒带来的感受应该每个人都是很清楚地,这种不在意料中的伤痛更让人不舒服。

用这样的比喻写出了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对信赖他的人的情感上的伤害。

2、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3、天下只有两种人:

假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葡萄都是吃剩下的葡萄里最好的;

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上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用了借喻、暗喻。

红玫瑰是火,白玫瑰是冰,蚊子血,颜色艳丽,却让人隐约厌恶。

明月光,清淡幽远,可望而不可及。

白饭粒,不觉珍贵,却不能缺少。

朱砂痣,是心头隐痛,当时惘然。

换而言之,人多半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对已拥有的毫不珍惜,念念不忘的是那得不到的。

四、反馈练习:

(1)四个选项中,哪一个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连接后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象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象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朵朵银棉。

(B.比喻要贴切、易懂。

好的比喻不但要形似,还要能做到神似,喻体和本体在情调、境界上要一致。

A、C、D项不贴切,情调也与前句的“偶尔”及“淡淡”不相符。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响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

五十年像一幅画券,有冷色也在暖色;

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答案】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这里只是举例,不作为规定答案)

(3)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

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4)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波撼岳阳城”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答案:

C。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

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5)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①“相看两不厌”中的“两”指哪两者?

答:

两者指诗人自己和敬亭山。

②此诗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6)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

“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第二课时

D、认识夸张

1.概念。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2.夸张的类型:

(1)扩大的夸张。

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缩小的夸张。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3)超前的夸张。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E、认识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要求: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3.种类:

正对、反对、串对。

4.作用:

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

5.区别对比

A、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B、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C、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反馈练习: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A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F、认识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