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考的教育心理学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必考的教育心理学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必考的教育心理学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邵瑞珍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中说: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第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建造的。
他在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中说:
“教育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美国安德森(R.C.Anderson)和福斯特(G.W.Faust)1973年合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副标题就是《教与学的科学》。
苏联彼得罗夫斯基(Педровский)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说: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这些观点和看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那么,教育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
我们认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并阐明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这一定义的好处在于:
第一,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学校教育,而不包涵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是社会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
第二,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的特殊性。
因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有教的法则,学有学的规律。
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依据,学生的学又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进行的。
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三,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这样,教育心理学还要研究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人格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要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心理规律。
所以,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可以丰富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理论,它既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又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
二、教育活动与心理学
一个好的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不仅应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还必须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按照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光荣任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说一个机械工程师必须了解机器的构造、性能以及运转规律的话,那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当然更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规律。
不了解这些就想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定向“加工”,岂不等于不懂得机器的构造、性能及其运转规律,却企图正确地进行产品制造吗?
显然,这是不行的。
要防止这种盲目性,就必须求助于心理学。
心理学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掌握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
从教学工作来看,教师懂得了心理学关于认识过程的规律,就能使学生比较迅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
例如,利用注意的规律,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记忆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同遗忘作斗争;
掌握了思维活动的规律,就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如能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脑卫生,培养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注意劳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就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因此,教师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就会了解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从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学习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逐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时期。
要很好地教育他们,必须从各方面了解他们。
例如:
他们的认识能力如何?
兴趣是广泛而又稳定,还是狭窄而又动摇?
有哪些才能?
情感是否丰富?
意志是否坚强?
在待人接物上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大?
只有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依据心理发展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有的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是容易教育的。
他羞愧、后悔,需要安慰和帮助。
可有的教师不掌握这个心理特点,斥责学生:
“你是小偷,以后你好不了啦!
”而洞察孩子心灵的教师,却会既严肃又关怀地说:
“你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相信你一定能改好的。
”当后进生开始变好时,往往会遇到讽刺、打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支持,帮助他闯过这一关。
心理学在这些方面可以提供许多依据,帮助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做得很好吗?
不是也能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质量吗?
其实那只是不自觉地在长期实践中,找到了一些符合儿童认识及其发展的心理特点。
如果我们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工作,那必然会减少摸索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肃清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同时对于自我教育、自我了解、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有直接的帮助。
如果你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学习了心理学可以在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所有这些都说明,学校教育是需要心理学的。
(一)什么是心理
提起心理,有些人总感到神秘莫测,常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度人心,甚至有人把心理学研究与算命、看相等活动等同起来。
过去,还有人把心理理解为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什么灵魂上天便成神,灵魂入地便成鬼。
这些都是对心理的误解,是无稽之谈。
要了解心理究竟是什么?
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心身问题,即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
有人主张心生相等论,把心理看成就是生理,这实质上就是取消了人的心理。
有人主张心生平行论,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科学的心理学关于心生关系的理论是:
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心生的关系还应当具体理解为:
心理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这就要与中外历史上一个长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的说法区别开。
人脑产生心理可以从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和大脑受到损伤者其心理活动要发生变化的现象得到证明。
二是心物问题,即心理与外界实物(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
这里也有两种不正确的见解。
一种是心物等同论,如庸俗唯物主义观点便是。
另一种是心物平行论,如我国古代宋尹学派的观点便是。
当然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是不同意的。
科学的心理学则认为,心物关系是: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心物的这种关系还可具体理解为:
第一,客观性。
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是什么样子,二者是近似的。
第二,主观性。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是主观性的表现。
第三,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一员,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同,心理也不相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具备人的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心理下一个定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心理的分类
人的心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包括的方面很多,有低级的,有高级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
人在一切实践活动中,在劳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都有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清醒着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因而也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都很熟悉的。
比如:
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尝到滋味,闻到气味,摸到物体的软硬,感到内脏的活动和疼痛等等,这些都是感觉和知觉。
我们时常在记住很多的事情,并能回忆起以往的经历,对于听过的歌声话语、看过的音容笑貌,在多少年以后,还能记起,这是记忆。
人不只能反映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凭借着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宇宙的奥秘,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思维。
我们还可以想象出古代身着树叶、手持石斧的原始人,想象未来,这是想象。
这些是心理的认识过程。
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就实现着对客观世界的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然而,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并不是冷漠地、无动于衷地、消极地认识世界的,而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并根据自己的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或疏远的态度。
这是心理的情感过程。
人们还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带着一定的情感,为着一定的目的,在克服困难中对客观世界发生反作用。
这表现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
在行动之前制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下决心、勇敢果断地实行计划。
这是心理的意志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和意志,所有这些都是心理现象,或叫做心理过程。
它们彼此之间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又是互不相同的。
各种心理过程,作为人脑反映现象的形式,是人类共有的。
人的心理现象不仅有人类共同的、一致的一面,而且还有因人而异、互不相同的一面。
比如,在认识事物时,有的人认识深刻,有人肤浅;
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记得牢,有人忘得快;
有人考虑问题喜欢钻牛角尖,有人善于随机应变,灵活机敏。
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有人热忱,有人冷淡;
有人容易激动,可是事过则淡漠,有人表面上平淡,而感情深沉。
在行动上有人勇敢顽强,有人则怯懦、软弱;
有人有毅力、有恒心,有人则半途而废;
有人目光远大、乐观,有人目光短浅、悲观;
有人踏实、勤恳,有人轻浮、怠惰;
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高傲自大。
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不同,就如同人的面貌不相同一样),人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叫做个人的心理特征(简称个性特征),它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