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7836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工法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工法特点

2.1本工法强调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从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优化、结构设计及构造、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等方面综合提出有效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无缺陷,以取得良好的防辐射效果。

2.2本工法从考虑混凝土防辐射的角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提出了专门的混凝土抗裂配比设计、防辐射掺合料设计和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密度的配制方法。

2.3本工法系统提供了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无缺陷的施工工艺与保证措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2.3.1提出了针对防辐射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方法和建议标准;

2.3.2提出了厚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模板与支撑体系选择方法;

2.3.3提出了厚大混凝土的浇注、养护方案建议;

2.3.4提出测温与控温措施、沉降观测措施;

2.3.5穿过屏蔽结构的预留预埋的孔道、管线一律采取“迷路”方式,并在浇注混凝土前完成。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防钴源辐射混凝土结构无缺陷的施工,以保证混凝土达到防辐射的要求。

4工艺原理

混凝土对辐射的屏蔽作用是通过其材料所含吸收物质对射线吸收完成的。

γ射线是一种具有极大穿透力的电磁波,在穿过防护物质时可逐渐被吸收,当防辐射混凝土墙体厚度为常数时,防γ射线的性能与其密度成正比,混凝土的密度愈大,防护性能愈好,当防辐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厚度时,γ射线可被完全吸收。

防辐射混凝土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防辐射。

本工法所采用的工艺原理就是从保证防辐射混凝土密实度高,一次整体浇筑,合理设置与处理施工缝,合理控制温度、延缓降温速度防止水化热产生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能力,控制蜂窝、麻面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无缺陷,从而使防止辐射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底板模板支设——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墙、钢筋绑扎——墙模板支设——墙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养护——顶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顶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养护。

5.2操作要点

5.2.1模板工程

由于防辐射混凝土的密度、厚度比普通混凝土大,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以可靠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荷载。

通过对模板强度、挠度和支架强度、稳定性验算,来选用模板及支撑体系。

1保证模板安装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按照施工规范和模板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2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表面有较好的平整度,拆模后几何截面尺寸准确,外形美观、密实,一般采用七夹板或九夹板胶合模板,钢支撑体系。

3为了确保结构截面尺寸和构件尺寸的准确,模板安装时采用轴线和边线两项控制,校核墙、柱、梁的位置。

按梁底、板底控制模板的标高。

为了保证墙和柱的几何尺寸,除采用松方木支撑加固外,墙体模板应配有不小于φ14对拉螺栓加强固定。

4柱、墙、梁板模板支撑及螺栓加固系统的材料规格、间距等应按照模板设计要求和实际荷载进行设计确定。

对于墙体模板,内楞间距不大于@500,外楞不大于@500。

对于板的底模,内楞间距不大于@300,外楞不大于@500,排架上部均采用可调型顶托,如图5.2.1-1示。

实际应根据工程进行计算。

5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平拉杆及剪刀等应按要求位置安装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由于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顶板厚(一般在2m以上),荷载大,模板支撑系统应严格计算。

一般立杆间距不大于@500,水平拉杆间距为@1000,并在纵横两个方向设剪刀撑,如图5.2.1-1示。

 

图5.2.1-2墙体对拉螺栓大样

1-模板;

2-结构混凝土;

3-止水环;

4-工具式螺栓;

图5.2.1-1顶板模板体系

5-固定模板用螺栓;

6-嵌缝材料;

7-聚合物水泥砂浆。

6为防止辐射泄漏,设计要求模板对拉螺栓不得直通。

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上分析,对拉螺栓采取在螺栓上焊2~3片止水片,止水片一般取100×

100×

5mm的钢片,并在端部套橡胶塞,其细部构造如图5.1.1-2示,墙体侧模拆除后,再把橡胶塞起出来,将外露的螺栓烧掉,然后用聚合物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把橡胶塞所形成的凹陷部分墙体修补平整。

7防辐射混凝土中所有的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8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验收,主要包括:

标高、尺寸、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支撑系统是否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9墙体及底板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强度应不低于1.2Mpa;

顶板的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100%才能拆模,拆除时宜从板的中央向四周进行。

5.2.2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4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加工前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确定钢筋的绑扎、连接与下料方案,确保绑扎成型后,接头个数达到最少。

3加工制作成型的钢筋按照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构件分规格堆放在垫木上并作标识,堆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

4钢筋正式绑扎前应仔细与图纸对照,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数量是否有差错;

对生有铁锈的钢筋应用钢刷刷干净后再绑扎。

5绑扎时按照钢筋下料单排料,接头按照规范要求错开。

6纵横钢筋的交叉点应用扎丝扎牢,扎点呈梅花状分布。

7为保证上层钢筋的标高和位置准确无误,应设立钢筋支架支撑上层钢筋。

钢筋支架可由粗钢筋或型钢制作,每隔一定距离(一般2m左右)设置一个,相互间有一定的拉结,保持稳定。

8为使钢筋网片的钢筋网格方整划一、间距正确,在进行钢筋绑扎或焊接时,采用卡尺限位,卡尺长4~5m,根据钢筋间距设有缺口,绑扎时在长钢筋的两端用卡尺缺口卡住钢筋,待绑扎后拿去卡尺,既满足钢筋间距的质量要求,又能加快绑扎速度。

9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2.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配制

1)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

按防辐射混凝土的要求,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矾土水泥、镁质水泥等需水性和水化热较小的胶结材,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化热的角度考虑,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一般不超过250kg/m3。

(2)掺合料

考虑抗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要求高的特点,采用由矿渣微粉、粉煤灰组成的大掺量复合掺合料和高效外加剂复掺技术,优化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延缓热峰值产生时间,增强混凝土耐热能力,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产生裂缝。

(3)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加缓凝剂、高效减水剂,延长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减少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也可以使水泥水化热放热速度减慢,延迟混凝土温峰的出现,有利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4)骨料

在施工和易性允许的情况下,粗骨料的粒径和用量应尽可能加大,以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可以选用5~31.5mm的连续级配砾石,施工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含泥量不大于1%;

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4~2.9,通过0.315mm筛孔不小于15%,含泥量不大于2%。

2)高密度混凝土的配制

由于防辐射混凝土的密度越大,其屏蔽效果越好,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密实程度,并结合设计强度要求和施工工艺的需要。

因此,配合比设计须满足以下要求:

(1)水灰比控制在0.48-0.52范围内,当水灰比不变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要求不超过250kg/m3;

(2)防辐射混凝土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标号的水泥,因为太细的水泥水化快,水化收缩量大易开裂,水泥标号一般不超过42.5级。

(3)粗骨料应避免使用砂岩,因有些砂岩遇水会产生膨胀,失水后会有一定收缩。

(4)含泥量大的砂石容易引起混凝土收缩开裂,故在选材时对含泥量应严格控制。

防辐射混凝土的粗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理想状况不超过0.5%,块泥含量控制在0.2%以内;

细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理想状况不超过1%。

(5)为避免因骨料重而引起骨料沉淀离析,应严格控制坍落度,能满足泵送要求即可。

坍落度控制在140mm以内。

(6)生产混凝土时,可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工艺。

即先投入水、砂、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搅拌成砂浆,然后再投入石子搅拌均匀,以减少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从而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0%左右,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

(7)根据搅拌站的实践经验,搅拌时间应控制在30S左右。

2混凝土运输与泵送

1)混凝土浇注前与混凝土搅拌站联系,明确浇注时间、方量等,避开交通高峰和管制时段,确保混凝土的运送时间不超过1h,并明确要求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大于20min。

2)因混凝土堆密度较大,泵送距离一般不超过50m,以免发生堵塞管道,现场用汽车泵运输、浇筑较理想。

3)混凝土泵车输送导管距浇筑面的高度不大于2m,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搅拌不应停止。

泵送先远后近,逐渐拆管。

3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

(1)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入模坍落度不宜过大,控制在140mm以内;

(2)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的高度不超过2m,若超过,应用软管、串桶或溜槽等导入;

(3)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振捣时间适宜和位置正确,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4)对于墙与板等截面相差较大的构件或结构,应先浇筑较深的部分,根据气候条件静停0.5~1.5小时后再与较薄部分一起浇筑,以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

(5)混凝土浇筑中应按照规范要求留混凝土试件。

2)混凝土浇筑方案

为了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积,加快水化热的释放,浇筑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采用全面分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