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7144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协会议发言材料Word下载.docx

四是开放型经济基础较好。

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增速达30%以上,出口商品从单一农产品加工发展为涉及化工等多个领域。

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涉外劳务输出快速增长,商贸流通日益开放,招商引资卓有成效。

二、垫江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识还不强。

缺乏臵身于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的意识,扩大开放招数不多、措施不硬、切入点不准,服务意识不强,投资环境优化程度不够。

二是招商引资优势还不明显。

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工业基础、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等相对周边区县优势不明显。

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优势与长寿、涪陵差距较大,又没有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不强。

三是对外贸易水平还不高。

现有企业竞争力较弱,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四是开放型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承担出口退税的重负,招商引资成本不断提高、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见效缓慢等直接影响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

五是引资环境还不优。

硬环境方面,园区建设进展不快,土地供应紧张,配套设施不足,产业集聚效能较低。

软环境方面,服务意识不够到位,项目审批周期长、环节多,管理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优等。

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五种意识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牢固树立机遇意识。

积极把握国家大力推进“内地开放”、全市大力主导对

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继续保持垫江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坚持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实践中发展提高,使开放型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三是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

主动臵身于开放型经济环境,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努力在竞相发展的态势中争取一席之地。

四是牢固树立改革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有效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行业齐心协力、主动支持的工作机制。

(二)三大措施促进招商引资。

一是加快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引资体系,形成一个以政府招商为主导、专业招商为主力、企业招商为主体、园区招商为载体的招商引资联动机制。

二是做好产业项目包装策划。

重点围绕垫江“一园四拓展区”集群发展思路和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策划包装项目。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和策略。

突出“区位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企业招商”,讲究招商策略,力促更多项目落户。

(三)强化对外合作实现双赢。

一是推进外派劳务合作。

引导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发挥作用,完善服务功能;

通过

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增加培训工种,逐步建立劳务人员培训和储备机制,为符合条件人员提供更多的境外务工机会。

二是推进企业参与国际合作。

引导和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到“老挝(重庆)农业园区”、“韩中国际产业园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产业园区,从事种、养、加工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培育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带动劳务输出。

三是推进对外投资合作。

组织参加各类展会,把垫江的企业、垫江的产品推介出去。

搭建各种平台,支持和鼓励县内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到县外、市外去承包工程、承包企业,兴办实体、开连锁店,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垫江的对外开放,实现双赢。

(四)区域联动拓展开放空间。

积极推动实施我县与市外经贸委签订的共同建设统筹城乡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做好项目分解落实到位。

深化与长寿区的对口经济协作,力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代化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园区招商引资、长寿湖生态休闲旅游统一规划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加快实现与长寿的产业互动和经济互补。

参与川渝联动,积极实施《川渝东部六县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川渝东部六县商贸合作协议》,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促进区

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合作。

(五)优化环境夯实开放基础。

着力打造“硬软两个环境”。

硬环境方面,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川渝东部陆上交通枢纽地位;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吸引能力;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贸集聚作用和辐射能力;

加快“一园四区”平台建设,形成集群效应突出的现代化园区。

软环境方面,加快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行政职能,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办事环境;

加大对行政审批、市场秩序、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整治力度,营造平安详和的发展环境;

加大舆论宣传,正确导向,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篇二:

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山西省政协职业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原平农校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山西省政协出题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转型发展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困难,由来已久,众所周知;

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和深层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在如何培养以农业作为终生职业、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与思考。

下面,我代表原平农校,汇报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实践,有益探索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

“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

2002—2007年挂靠山西农业大学(挂原平农学院牌子)招收大专生,涉农专业也曾经被农村学生看好;

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也因此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开始,我校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

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

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

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

“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

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

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2、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

“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

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

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

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

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

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

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

《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

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2010年,我校牵头组建了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68家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

目前运行情况是: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

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

“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

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

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

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

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送教下乡”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

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

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

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

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送教下乡”,一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

参加新农村规划;

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