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文档格式.docx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8、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9、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2、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3、“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
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0、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2、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
就是: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师说》
1、《荀子·
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择师的标准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6.《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7.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
8.《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
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本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
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
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6)《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
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
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0.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4.《诗经·
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5、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6、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7、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7)《离骚》
1.《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