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6190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一个继承:

西汉和唐朝明显分别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

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

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三个创新:

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明清

一个趋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两个联系:

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等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二是联系同一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

三个核心: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

两大热考命题主线

主线一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

►知识主线

1.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

西汉实行刺史制度;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

在中央,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厂卫特务机构;

八股取士;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大兴文字狱。

8.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真题优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自2014年江苏高考)(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

职官一》

材料二 (摘自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三 (摘自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原题)

(2)材料二中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反映了清代政治形态的哪一现象?

(新思路)

(3)材料三中梁启超对“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论述,对“专制权”的积极作用和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答案 

(1)职责:

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

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

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不能统领六部。

(2)“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僵化。

(3)“专制权”的发展有利于防止国家分裂,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总结提升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

清朝时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

中央机构的设立及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

北宋削弱地方势力;

元朝实行行省制;

明朝废中书省设立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事务。

(4)注重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垄断;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明清的八股取士;

清朝的文字狱。

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主线二 中西方官吏遴选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与区别

1.古代中国: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世卿世禄制;

汉代按才能和德行实行察举制;

唐朝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

逐渐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官员,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

2.近代中国:

清末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

1905年废除科举;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一方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

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古代雅典:

早期的寡头政治;

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血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

伯利克里的权利开放,同时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吸收了古代中国官吏制度(科举制)的精华。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自2015年江苏高考)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

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

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

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

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摘自2014年福建高考)(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摘自2014年福建高考)(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2)据材料二,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3)试以科举制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西国莫不慕之”?

(4)你认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须注意哪些原则?

答案 

(1)因素:

充分保留传统;

合理选官;

实行德政;

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

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延续时间长;

不断发展完善;

选拔方式规范;

公平(公正)。

(3)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社会稳定等。

(4)原则:

尊重和敬畏历史;

对古代选官制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项目

史实阐释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抵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

压制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考向1 

·

古代政治“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1.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答案 A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的一项制度,由此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这体现了西周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权,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

西周时期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相结合,故C项错误;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是启建立夏朝政权时期,不是西周,故D项错误。

考向2 

爱国、孝亲、敬长、育后

2.由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嫘祖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嫘祖母亲祭祀典礼(下图)于2014年4月26日上午在乌尤寺前山门举行。

该典礼所倡导的传统文化理念明显受到了(  )

中华母亲 人文始祖  爱国、孝亲、敬长、育后

A.礼乐制度的影响

B.宗法制度的影响

C.科举制度的影响

D.分封制度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典礼提倡的文化理念集中体现在第二幅图的“爱国、孝亲、敬长、育后”八个字上。

典礼表面上受礼乐制度影响,但题目问的是理念,故A项错误;

斟酌八个字的内涵——热爱祖国、孝顺亲人、尊敬长辈、养育后代,与家庭中对老人的赡养、对子孙的养育有关,强调血缘纽带,主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

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女性在封建社会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故C项错误;

分封制指周天子封邦建国,以拱卫王室,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考向3 

古代政治制度的区别

3.“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描绘的是(  )

A.王位世袭制B.封邦建国制

C.郡县制D.礼乐制度

解析 王位世袭制是针对国王的王位继承,与贵族世袭无关,故A项错误;

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属贵族世袭,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

郡县制长官由皇帝任免,不是世袭,故C项错误;

材料与礼乐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考向4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4.下图《仪制令》是北宋政府制定的“交通规则”。

今天看来,最不可取的规定是哪一项(  )

A.贱避贵B.少避长

C.轻避重D.去避来

解析 《仪制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