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526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选择题标准练含答案Word格式.docx

B.分子式为C4H8O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共有4种

C.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1,2二溴乙烷大于乙醇

D.苯、乙酸、葡萄糖均属于电解质,水溶液均能导电

 A项,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得到的,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正确;

B项,分子式为C4H8O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可写为C3H7CHO,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C项,乙醇与水互溶,卤代烃不溶于水,所以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乙醇大于1,2二溴乙烷,错误;

D项,苯、葡萄糖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属于电解质,其水溶液也不能导电,错误。

 A

9.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稀释重铬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橙变黄

B.将氯气通入NaHCO3溶液中能得到HClO浓度较高的溶液

C.含有Mn2+的草酸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更易褪去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变化

 由Cr2O

(aq)+H2O(l)

2CrO

(aq)+2H+(aq)可知,稀释重铬酸钾溶液,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由橙变黄,A项不符合题意;

由Cl2+H2O

H++Cl-+HClO、H++HCO

===H2O+CO2↑可知,将氯气通入NaHCO3溶液中,H+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得到HClO浓度较高的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

Mn2+可作草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其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C项符合题意;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颜色不同,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pH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项不符合题意。

 C

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如图1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B.如图2进行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C.如图3验证酸性:

CH3COOH>

H2CO3>

C6H5OH

D.如图4吸收氨气

 CH3CH2OH具有挥发性,且CH3CH2OH能使KMnO4溶液褪色,会产生干扰,A项不符合题意;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B项不符合题意;

醋酸具有挥发性,醋酸也能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会产生干扰,C项不符合题意;

氨气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如图4吸收氨气可防止倒吸,D项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

a→d→CuSO4(aq)→c→b

B.该原电池原理:

Zn+CuSO4===ZnSO4+Cu

C.c电极质量减少量等于d电极质量增加量

D.d电极反应:

Cu2++2e-===Cu,反应后CuSO4溶液浓度下降

 电路中电子不进入溶液,溶液中是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A项错误;

左侧烧杯为原电池,右侧烧杯为电解池,该原电池中Zn作负极,铜丝b作正极,不涉及CuSO4溶液的反应,B项错误;

c电极为阳极,发生反应:

Cu-2e-===Cu2+,d电极为阴极,发生反应:

Cu2++2e-===Cu,根据阴、阳极反应可知,c电极质量减少量等于d电极质量增加量,C项正确;

根据阴、阳极反应可知,反应后CuSO4溶液浓度不变,D项错误。

12.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

Ag2CrO4(s)

2Ag+(aq)+CrO

(aq)

B.②中溶液变澄清的原因:

AgOH+2NH3·

H2O===[Ag(NH3)2]OH+2H2O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Cl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

 AgNO3溶液过量,故余下浊液中含有Ag+,加入KCl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能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D项错误。

13.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f位于第三周期第Ⅲ族

B.离子的半径大小为r(d2-)>

r(e+)

C.元素h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g的强

D.由x、z组成的一种四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x

·

xx

 根据题意可推知,x、y、z、d、e、f、g、h分别为H、C、N、O、Na、Al、S、Cl。

Al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A项错误;

O2-、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r(O2-)>

r(Na+),B项正确;

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S的强,C项错误;

由H、N组成的四原子化合物为NH3,其电子式为H

HH,D项错误。

 B

选择题标准练

(二)

H—1 C—12 S—32 Ge—73

7.从古至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用胆水炼铜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光太阳能电池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84”消毒液和洁厕剂不能混合使用,是因为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D.由乙烯制备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胆水炼铜的反应原理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项正确;

光太阳能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HCl,二者混合发生反应:

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C项正确;

由乙烯制备聚乙烯,乙烯全部反应生成聚乙烯,原子利用率为100%,D项正确。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FeCl3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B

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加热,冷却

C

验证H2O2的氧化性

将H2O2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

D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再向水解液中加入几滴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Fe(OH)3胶体变成沉淀,应选用半透膜分离提纯胶体,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加入烧碱溶液,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溶液不分层,矿物油是液态烃的混合物,与烧碱溶液不反应,溶液分层,故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H2O2与KMnO4的反应中H2O2表现出还原性,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应先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9.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下列关于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

互为同系物

B.与立方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

C.1mol苯乙烯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不同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苯乙烯与题给有机物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

苯乙烯和立方烷的分子式都是C8H8,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1个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则1mol苯乙烯最多消耗4molH2,C项正确;

苯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D项正确。

10.关于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NH3的体积分数φ(NH3)与时间(t)的关系

B.图2表示:

一定量饱和氯水中加入CaCO3固体,溶液中的c(Cl-)与加入CaC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C.图3表示:

NH4HSO4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的c(NH

)与加入NaOH质量的关系

D.图4表示:

25℃时,Na2S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与加入水的体积的关系

 由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知,NH3和CO2始终按2∶1的体积比生成,即NH3的体积分数是个定值,与图1不符,A项错误;

氯水中存在:

Cl2+H2O

HCl+HClO,加入CaCO3固体,消耗HCl生成CaCl2,促进平衡正向移动,c(Cl-)增大,与图2不符,B项错误;

加入NaOH固体,OH-先与NH4HSO4完全电离出的H+反应,此时溶液中c(NH

)不变,当溶液中H+完全反应后,OH-再与NH

反应,此时溶液中c(NH

)减小,与图3不符,C项错误;

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溶液中的c(H+)无限接近10-7mol·

L-1,但不等于10-7mol·

L-1,与图4相符,D项正确。

11.锂空气电池的放电原理如图(隔膜只允许锂离子通过)。

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可表示为4Li+O2+2H2O===4LiO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锂常用于制作电池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

C.放电时,内电路中Li+移向正极

D.若去掉隔膜和有机电解液,电池反应不会改变

 根据“负氧正还”可知,负极反应为Li-e-===Li+,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A错误;

锂常用于制作电池主要是因为单位质量的锂提供的电子高于绝大多数金属,B错误;

放电时,Li+在负极生成,透过隔膜移向正极,C正确;

若去掉隔膜和有机电解液,金属锂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错误。

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辛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常温常压下,乙为液态,0.1mol·

L-1丁溶液的pH为13。

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元素Y、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W)>

r(Z)>

r(Y)

B.1.0L0.1mol·

L-1戊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6.02×

1023个电子

D.元素的非金属性:

Y>

Z>

X

 结合“0.1mol·

L-1丁溶液的pH为13”和题意可推出丁为NaOH,结合“乙为液态”“辛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及题图可推出乙为H2O,辛为O2,则甲为Na2O2,丙为CO2,戊为Na2CO3,所以X、Y、Z、W分别是H、C、O、Na。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

r(Na)>

r(C)>

r(O),A项错误;

1.0L0.1mol·

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