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870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琵琶行文档格式.docx

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人有诗赞美曰: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

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如果不是具有对音乐较深的感受力,怎能写出这样传神的文字呢?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

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

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

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四、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五、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六、整体感知,疏通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

2、播放朗读视频(PPT),初略感悟,正音。

湓浦pé

npǔ铮铮然zhēng商贾gǔ悯然mǐn憔悴qiá

ocuì

转徙xǐ

恬然tiá

n谪zhé

浔阳xú

n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

chá

ng六幺yāo迸bè

ng裂帛bó

虾蟆h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

n银篦bì

阑干lá

n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

3、齐读课文

七、解读序言

要求通读序言,利用课文注解,翻译文句,并说说此“序言”的作用。

掌握序言中重点文言字词:

1、左迁:

降职(补充:

右迁,升职)

2、明年:

古义:

第二年,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3、命酒:

酒,名词活用为动词,摆酒;

4、因为:

因此创作,为动词,写作,创作

5、长句:

七言诗,今义:

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

6、歌以赠之,歌:

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歌

7、命曰:

命,名词作动词,命名,题名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铿锵脆亮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姿色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恬然自安”:

从字面上看是平静安适,其实不过是强自安慰的话,正是由于诗人始终不能忘怀降职外调的苦恼,所以当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触动诗人内心痛苦时,久经压抑的苦恼才又翻腾起来。

从这序文,我们正好可领悟贯穿全诗的思想感情的端倪。

8、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9、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

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八、课后作业

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2课时

走进诗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一、齐读诗文,熟悉课文。

二、利用课文注解,梳通文意,思考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明确:

叙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

问题

(1)诗文按什么顺序写?

请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全诗按时间顺序写。

①月夜江头送客

②江上聆听琵琶曲:

(邀见歌女;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③歌女倾诉身世苦:

(少年欢乐;

晚年凄凉;

悲苦心境)

④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重闻琵琶青衫湿 

问题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故事的主人公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一个歌女。

白居易我们比较熟悉,他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按常理,两人分别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白居易属官宦阶层,而琵琶女居于社会底层,两人并没有深入交往的社会基础,他们何以成为“知音”呢?

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是天涯沦落人”。

问题(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题(4)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

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试做具体比较(用原诗文概括回答)

问题(5)“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谕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

被改任陪侍太子的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再次上书,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思路点拨: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京倡

而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商妇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官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谪官而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别有忧愁暗恨生

诗人与琵琶女比较: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题(6)“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

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

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板书:

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女白居易

怨恨

京倡琵琶声谪官

问题(7)“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

正如诗中云: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②伤己: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

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问题(8)联系全文,请说说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特点。

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