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513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人口增长较快,其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

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分布的疏密用人口密度来衡量。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写法:

xxx人/平方千米)。

2、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例如:

某地区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人口为20万,则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200000人∕1000平方千米===200人∕平方千米。

★★3、人口的分布

读下图,得出以下结论:

a)人口分布特点:

极不均衡

b)人口稠密区:

①欧洲、②亚洲南部、③亚洲的东部④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共性:

①在纬度位置(气候)方面:

属于中低纬度,气候温和湿润;

②在海陆位置方面:

沿海,海运交通便利;

③在地形方面:

是平原,地形平坦。

人口稠密的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c)人口稀疏地区:

⑤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⑥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⑦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⑧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洲则是无人定居区。

人口稀疏的原因:

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三、人口问题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知、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3)采取措施:

实行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第五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三大人种

(1)三大人种: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大人种

(2)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

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将世界居民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大人种。

(3)种族间无优劣之分,世界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4)三大人种的分布:

(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及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美洲及印度南部。

二、多样的语言

(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3)世界主要的语言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并在地图上指出他们的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

欧洲的西部(英语)、北美洲(美国、加拿大)、亚洲南部(印度)、大洋洲(澳大利亚)。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南美洲部分国家

三、三大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

(2)三大宗教的起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典型建筑:

宗教

起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典型建筑及特点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人数最多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堂,尖顶状,有“十字架”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教徒统称穆斯林

非洲北部、东部和

亚洲西部、东部

清真寺,圆形顶,顶有装饰物

佛教

古印度

亚洲东部、亚洲东南部

寺庙,圆形的塔形,有金黄色装饰

(3)看图掌握三大宗教的分布

★(4)人种分布,语言分布、宗教分布图,三种图叠加得到一下结论:

西亚、北非——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中国、东南亚——黄种人——汉语——佛教

英国、美国——白种人——英语——基督教

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的定义:

人类聚居的场所。

(2)聚落的分类:

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型。

(3)按劳动对象不同,乡村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

(4)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

(5)乡村和城市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同:

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6)乡村和城市在景观上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从事的生产方式不同。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

(1)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分布也千差万别:

①平原地区的聚落:

多团块状,规模大,密度大。

②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

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

③河湖附近的聚落:

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

④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2)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自然环境【如:

地形、土壤、气候、水源、资源和交通)等。

因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温暖湿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3)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类型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冰屋

严寒

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微竹楼(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

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圆顶屋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

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他们不但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

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

一、天气与生活

(1)天气的定义: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2)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二、看图识天气

(1)在卫星云图上识天气: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如:

枣庄天气晴,在卫星云图上应是绿色;

如果阴雨,在在卫星云图上应是白色

(2)会识别天气符号:

(3)风力、风向

风向是指风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

图1中的竖线A叫风向杆,表示风向。

小横线B叫风羽,表示风力,每一道B代表2级风。

标有风羽的一端表示风向,图1表示北风6级。

图2是风旗,表示8—12级风。

(4)判断风力风向: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对人体有利;

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对人体有不利。

(2)空气质量日报是对大气环境的检测结果。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一、气温和气温观察

(1).气温的定义:

我们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测量工具:

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3).气温的测量:

通常,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变化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

(2)气温的日变化:

a.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日出前后。

b.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该图的日较差为:

(33℃—24℃=9℃)

(3)气温的年变化:

a.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北半球海洋上最热月出现在8月与最冷月出现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b.计算气温年较差:

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称作气温年较差【22℃-(-13℃)=35℃】。

c.此地气温年变化大。

★★三、气温的差异:

(1)世界各地的气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等温线图来表示。

(2)等温线的定义: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的曲线。

(3)用等温线图可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

(4)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等温线数值大,气温高;

数值小,气温低。

(6)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处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处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7)等温线是封闭形状。

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低温中心。

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的是高温中心。

(A处为低温中心)

(8)同一副等温线图的等温距是相等的。

这幅图的等温距4℃。

(9)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世界气温的分布基本规律: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受纬度因数的影响)

低纬度(赤道地区)气温高,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受海陆因数的影响)

冬季的等温线稠密,说明温度差异大,夏季的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度差异小。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受地形因数的影响)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10)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因素有: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其中纬度因数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1)读图,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2)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3)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之间,属于热带。

4)在图中找出—10℃等温线,说明世界寒冷的地带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

5)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南极洲,其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

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最热的大洲是非洲。

7)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较,较平直的是南半球;

此现象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性质单一。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一、降水和降水的测量

(1)降水的定义:

大气中一定量的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形式:

降水除了雨、雪、冰雹外,还有雨夹雪,雨夹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雾是在近地面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形成的,因此不属于降水。

(3)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雨

(4)降雨的大小等级: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5)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

雨量器

(6)降水量的单位:

毫米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