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496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4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工程地点

****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

施工单位

***************

建设面积

2763.5m2

合同范围

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所规定的范围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桩

工程质量

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优质结构,争创琥珀杯

本工程桩位设计较密集,施工精度要求高,为确保工程的平面位置正确,竖向标高度精确,测量放线所用的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使用前必须经检测单位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同时测量时要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等规范要求,操作需细致耐心,一切定位、放线均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提请验线工作,使误差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三、施测依据

1、业主移交的施工测量控制点,经检查复核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后采用。

2、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需要增设施工测量控制网,

3、场内外导线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精确测量(水准测量按三等水准要求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施测),并闭合平差,求得其坐标高程值,(上述测站点的布置,满足施工的要求,确保了仪器和人身的安全,避免了施工干扰,示意如下图)。

3、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导线的水平角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左+右-360之差/″

上下半测回之差/″

测角中误差/″

一级

I级

≤±

10

光电测距导线的竖直角技术要求:

竖直角互差/″

指标差互差/″

光电测距导线的测距技术要求:

导线长度/km

测距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15

≤1/30000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12

4、设计三维坐标系,根据每一个角顶点的设计三维坐标,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放样并在施工中进行测量检查和纠偏。

5、工程测量及钢结构安装规范,保证测量放样定位误差满足结构安装要求;

钢结构安装完成后检测其实际三维坐标值,与设计的理论三维坐标误差不大于规范要求,否则必须进行纠偏或返工。

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置

1、人员配置:

为确保主体育场测量项目能够有计划、有步骤、优质高效地顺利实施,专门配置测员2人,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持证上岗、技术过硬,由技术总工全面负责。

对人员、仪器设备进行合理分工,优化配置,加强作业组内外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施工中的组织协调和各道工序的监督检查。

2、主要仪器设备配置

(1)工程施工主要仪器设备:

科力达全站仪两台、棱镜两套、科学计算器三台,手提电脑一台。

(2)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测量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全站仪   电脑

主要测量仪器配备表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全站仪

科力达

科力达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水准尺

铝合金5米

钢卷尺

50米

对讲机

3KM

其它附件

按需配置

五、采用的主要全站仪测量方法

1、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与放样

  全站仪是集测角、测距、记录、计算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不仅可以克服施工干扰给测量工作带来的困难,还可以提高放样的精度,更重要的是减轻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满足快速施工放样的要求。

1.1 

原理与精度

如图2所示,0为测站点,P为放样点。

全站仪安置在0点,在P点安置反射镜,仪器测定P点相对测站点的斜距D、天顶距Z和水平方向值α。

则P点相对测站点的三维坐标为:

X=D·

sinZ·

cosα

Y=D·

sinα

H=D·

cosZ 

实际上,由于全站仪的前述性能,上述计算工作由仪器自动完成,并立即在显示屏上显示其相应的坐标(也可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内)。

由于其计算工作由仪器的计算程序在现场自动完成,因而杜绝了人工计算出错的机会,同时提高了速度。

按照测量理论,从上述计算式可求得三维坐标法放样精度为:

Mx2=MD2·

sin2Z·

cos2α+D2·

cos2Z·

cos2α·

M2Z/ρ2+D2·

sin2α·

M2α/ρ2

MY2=MD2·

sin2α+D2·

M2α/ρ2 

MH2=MD2·

cos2Z+D2·

M2Z/ρ2

根据有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采用精度为MZ=Mα=3″、MD=3+3ppm的全站仪,当测站至放样点的距离小于280m时,Mx、MY、MH的精度可高于±

5mm。

在本工程实际测量和放样过程中,各测站至放样点约60~120m,则各放样点的平面位置精度MP±

2mm;

同时对放样点高程的实测精度也进行了检测。

根据与等级水准测量精度的高差进行比较,在高差约53m时,三维坐标与水准测量的高差互差为3mm。

前述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说明,三维坐标法放样在平面位置和高程方面是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

1.2 

三维坐标法的实施

在保证满足放样精度要求前提下,考虑通视条件、放样方便和数据准备时计算简单等因素,从已有控制网中选择测合适点位作为测站点。

全站仪三维放样示意图

在现场进行放样时,按照三维坐标法的原理,其测量放样方法如上图所示。

一般是在一个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设置好各项仪器参数,以固定点为后视方向进行定向,完成测站设置后,依次在待测结构轮廓点处立镜,全站仪照准相应轮廓点处的反射棱镜或反射贴片(采用免棱镜仪器可不必立镜),仪器立即显示出各点的三维坐标。

在结构节点放样前,先在劲性骨架上焊接固定轮廓点、线的专用角钢或铁板,通过测设该点设计三维坐标,再调整立镜点位置,即可定出待测点线的准确位置并做好施工标志。

在利用三维坐标法放样各杆件和三角单元时,通常是直接测定其相应轮廓点的三维坐标。

个别情况下因钢结构网架、脚手架等杆件影响通视时,可通过棱镜杆的长度调整,或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偏心测量等方法解决各点的通视问题。

结合我们现正使用全站仪的情况,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三维坐标的测量,通过AutoCAD的内业计算,①、在放样的过程中,可以用编程计算器结合全站仪,非常方便地、快速地进行作业;

②、运用AutoCAD进行计算结果的验证;

③、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而坐标计算又是极坐标放样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一般的红线放样,工程放样中的元素多为点、直线(段)、圆(弧)等,故可以充分利用AutoCAD的设定坐标系、绘图和取点的功能,以及结合我们外业所用计算器的功能,从而大大减轻我们外业的工作强度及内业的工作量。

2、全站仪悬高测量

当需要测定部位不便上人或者危险临边时可以利用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功能进行测量。

2.1基本原理

所谓悬高测量,就是测定空中某点距地面的高度。

全站仪进行悬高测量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首先把反射棱镜设立在欲测目标点B的天底B’点(即过目标点B的铅垂线与地面的交点),输入反射棱镜高v;

然后照准反射棱镜进行距离测量,再转动望远镜照准目标点B,便能实时显示出目标点B至地面的高度H。

图1 悬高测量示意图

显示的目标高度H,由全站仪自身内存的计算程序按下式计算而得:

H=Scosα1tgα2-Ssinα1+v   

(1)

式中,S为全站仪至反射棱镜的斜距;

α1和α2分别为反射棱镜和目标点的竖直角。

由此可见,悬高测量的原理很简单,观测起来也很便捷。

利用全站仪提供的该项特殊功能,可方便地用于测定悬空线路、桥梁以及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利用悬高测量功能测出目标点的正确高度,必须将反射棱镜恰好安置在被测目标点的天底,否则测出的结果将是不正确的(如图2所示)。

图2 棱镜不在目标的天底

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反射棱镜恰好安置在被测目标的天底,仅靠目估是不容易实现的,尤其当目标点离地面较高时。

为此,需先投点再进行悬高测量。

2.2改进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遇到上述情况外,经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无法得到被测目标点的天底(如塔式建筑物、构筑物)或投影处无法安置反射棱镜(如悬空线路跨水塘)。

此时,该如何进行悬高测量呢?

下面就介绍一种改进方法。

如图3,欲测定一塔式建(构)筑物的高度,可在远离目标的A点处安置全站仪,在AC方向线上适当位置B点安置反射棱镜,观测A、B两点间的平距DAB和高差hAB;

同时转动望远镜观测至塔顶C点的竖直角α1。

然后再将反射棱镜立于塔基D点,测定A、D两点间的高差hAD。

接着将仪器安置于B点,观测至塔顶C的竖直角α2,即可求得目标高度H=H1+H2。

图3 目标天底无法安置棱镜

A,D两点的高差hAD已测得,量取A点的仪器高i1后,则不难求得H2=i1-hAD。

下面,我们来推导H1的计算公式。

从图3可知 

B’M=hAB+i2-i1

(2)

式中,i2为B点的仪器高。

在直角三角形B’MN中,不难看出 

MN=B’Mctgα2=(hAB+i2-i1)ctgα2 (3) 

从而有A’N=DAB-MN=DAB-(hAB+i2-i1)ctgα2 (4)

在三角形A’NC中,可得公式

所以推导到公式

3、全站仪前方角度交会测量:

如下图1所示,A、B为坐标已知的控制点,P为待求点,可在A、B两点架设全站仪观测角度(方位角)a和b。

我们就可以利用AutoCAD系统软件,根据A、B两点坐标在桌面绘制出A、B两个点,连接AB点得到AB线段,然后分别以A点和B点为基点旋转AB线段a,b角(从图上可直观地分辩方向)。

使用ID命令选择交点P,就可以得出P点坐标了。

如果在近似平差的情况下能满足需要,则可以在图形上进行平均计算并作出标记,如果图形有检校条件,仍然可以进行坐标差的计算。

也可以利用casio科学计算器的程序计算功能在现场快速准确的计算交汇点的坐标。

为测量精度要求特别高时,一般可以用3台以上仪器联测多点交汇。

六、轴线测量

1、进场后根据规划测绘院标定的红桩和总平面图,通过与甲方、监理单位办理的测量移交手续,计算出建筑物的轴线控制坐标,并在现场设置轴线控制网,使用科力达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