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Word格式.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长征史实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播放《长征》歌曲。
师激情解说:
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叫“长征”。
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说:
“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神话”。
2.板书课文题目。
(生三次齐读课文题目。
每次齐读前引言:
这是地球的红飘带;
这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这是前所未有的神话。
)
过渡: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而毛主席仅用56个字就概括了这其中的一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毛主席的满怀豪情吧!
【设计意图】激情澎湃的歌曲,动情的导入语,加上层层深入的朗诵,不仅
渲染了气氛,营造了情境,而且将学生迅速带入了那艰难困苦的长征岁月,为学习诗文作好了情感铺垫,学生因此产生了了解长征、阅读诗歌的欲望。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诵。
学生思考:
听了这首诗,长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结合诗中具体词语交流感受:
“万水千山”体现红军长征非常艰难……)
2.学生自由朗读诗文,再谈读后感受。
(联想画面试谈感受。
3.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4.课件出示:
让我悄悄告诉你!
(1)轻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评,纠正读错的字音。
同桌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1)指导书写。
(“崖”字下部里面是两个“土”;
“岷”字的“山”要适当地往上靠一点。
(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
(逶迤、磅礴、等闲、乌蒙、细浪等)
(3)全班大声齐读一遍生字。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评价角度:
字音、语调、韵律。
6.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通过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对学生前一环节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三、熟读全诗,了
解文体
1.学生自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并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理解,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师生共同交流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长征期间,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他满怀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4.了解文
体。
教师介绍文体: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诗中四大句也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促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长征”这一
历史事件距离学生较为遥远,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较陌生,通过交流背景资料,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助于理解这首诗。
了解七言律诗结构特点,积累文学常识。
四、朗读全诗,理解诗歌
1.指导朗读:
教师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2.学生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3.教师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指导学生有个性地朗读课文,传递用心读的理念,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总结全诗,积累语言
1.师总结:
这首《七律·
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
的一幅幅图画。
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2.作业:
有感情地
朗读全诗
,并背诵。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思想感悟。
布置朗读、背诵任务,为下节课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诗歌,感情朗读
1.引问:
上节课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谁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上节课的收获?
(预设:
我知道这首诗写于长征期间,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
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用教师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简述诗歌时代背景,使学生感知诗歌在特定历史情况下所蕴含的情感,为理解诗歌所表达
的情感奠定基础。
二、研读全诗,感悟情感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导学:
快速扫读课文,用一个字概括红军长征给你的印象。
生扫读后汇报。
(难)
2.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
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指名回答。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断定红军面对困难没有退却,体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导读:
你能带着对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来读一读前两句吗?
学生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4.“等闲”是什么意思?
加上一个“只”使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等闲”指的是把困难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加上“只”字写出艰难险阻在红军眼中是非常平常的。
5.学生练习朗读。
6.抓住“万水千山”体会难。
(1)导学:
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那“万水千山”是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
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
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来。
师生交流。
(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山和水,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2)(出示地图)学生观看地图,教师指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3)指生读前两句,读出红军的英勇无畏。
(生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导学:
红军把什么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
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学生交流后总结。
(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这“万水千山”真的
是等闲小事吗?
让我们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9.全班同学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前两句诗。
(二)理解第三四、五六句诗。
1.学生自读第三四、五六句诗。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试着理解,并在组内交流。
2.指名读第三四句。
3.出示五岭的图片。
你们看,这就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绵延数千里,可以用哪
个词来形容?
(逶迤)
(2)理解“逶迤”。
指导朗读“五岭逶迤”,体会红军的难。
(3)提问:
诗中说“五岭逶迤腾细浪”,“细浪”是什么样的呢?
在纸上画一画。
(请一生到黑板上画“细浪”。
结合图片对比逶迤的五岭和细浪,提问:
你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指导朗读。
“五岭逶迤”要读得重而缓,突出红军长征的“难”。
“腾细浪”要读得轻快而高昂,让人感觉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信心。
(5)学生借助图画,带着感情练习朗读。
4.通过查字典、画一画的方法理解“乌蒙磅礴走泥丸”。
(1)指生读“乌蒙磅礴走泥丸”。
(2)(出示图片)导学:
这就是高大的乌蒙山,可在红军的眼里,它只是脚下的泥丸。
谁能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3)师导读:
再大的困难都被红军当作等闲小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要读得比“五岭逶迤”语调稍高而缓,突出再大的困难红军都遇到过,“走泥丸”要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去读,让人感觉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5.出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1)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理解:
“金沙”指金沙江,“云崖”指高耸入云的山崖。
水拍山崖怎么会暖呢?
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2)出示金沙江图:
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
当时敌人狂妄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
。
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过金沙江的吗?
(师介绍故事:
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
我们的红军战士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另一面我军主力部队悄悄到绞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3)指生再读第五六句。
(4)导学:
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
那是什么暖?
(心暖)
生交流后师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5)领读:
我们胜利了(读)——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峻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
读)。
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但红军巧妙地渡过了,所以感到了“暖”。
那么跨越大渡河呢?
泸定桥上的铁索给了红军什么感觉呢?
(6)师简介:
这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木板都让敌人抽掉了,过这样的桥谈何容易。
你们看(夺桥片段)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枪弹前进着。
看着这样的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
写在诗句旁边。
(心惊胆寒、惊心动魄、枪林弹雨、浴血奋战)
(7)师引读第五六句。
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你能读好吗?
当时夺桥的22位勇士真是勇敢,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惊胆寒。
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
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一暖一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
(齐读)
(8)引读第一二句。
同学们,这一暖一寒,一喜一泪,不正体现了——
(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6.出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指名读。
(2)指生交流。
(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兴奋、信心……)
(3)导学:
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呢?
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吧!
(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