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汉正街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正街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部分,实际上叙述了汉口成为国内中心城市的形成、变迁的历史过程,脉络清晰,是武汉市地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营和建设情况,以及这个市场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了比较充分的介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本书的缺陷是科学的、系统的统计资料尚显不足。
希望有关单位(如统计局)帮助市场管理部门设计一套可行的统计技术,使市场统计工作更趋完善,这对指导工作和科学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件事也提醒志书的编纂工作者,有些资料是现成的,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即可使用;
但是有些资料,如统计资料,必须经过调查研究,深入挖掘才能获得。
反映当代情况的志书缺乏统计资料,将削弱其使用价值。
以上看法是否妥当,请读者和专家指正。
(黎智)
概
述
汉正街是16世纪兴起的汉口镇上的一条主要街道。
汉正街市场由汉正街及其联通两侧街巷内的众多经营门点所构成,它经历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勃兴和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巨大变迁,在20世纪后期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再度兴起,进而发展成为著名的国家级商品市场。
它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是武汉大市场的一个缩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
汉口镇,因地处汉水注入长江口处而得名,在武汉三镇中形成最晚。
从16世纪初至17世纪前期一百多年间,汉口镇市井街坊由南向北、由沿河向内地逐步推进而形成,即由河街(今沿河大道)到正街(今汉正街),又由正街到夹街(今大夹街),再由夹街到长堤街内侧,街与街之间则形成里巷。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汉口继武昌金沙洲之后成为淮盐引岸,汉口盐运、盐行兴起,推动了汉口镇的发展。
崇祯年间(1628年一1644年),汉口长堤筑成,市廛相对稳定,汉正街自西向东贯穿汉口镇,其中
从淮盐巷附近的武圣庙至沈家庙段形成了当时最繁华的市场中心。
至此,汉正街确立了“汉口之正街”的地位。
汉口镇在明末形成的以汉正街为主脉,以两侧街巷为分支的汉正街市场,曾经于明清之交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经过清初的恢复和发展,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汉正街市场发展到历史上的鼎盛阶段。
据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食货考”载,乾隆年间的湖北所有镇市中,“其最大者莫如汉镇”,“上自硚口,下自(原文如此)接官厅(今为何处待考),计一十五里,五方之人杂居,灶突重沓,嘈杂喧呶之声,夜分未靖”,“……盖十府一州商贾需於外部之物,无不取给于汉镇。
而外部所需於湖北者……亦皆於此取给焉”。
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中,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汉口市场中心东移两个主要原因,导致汉正街市场曾数次衰落萎缩。
1861年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来汉口沿长江地带(今江汉路至卢沟桥路)划租界、建码头、设仓库,倾销本国商品和收购我国内地工业原料。
由此,汉口贸易畸形繁荣,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由开埠以前的国内市场转变为近代国际市场,同时,牵引汉正街市场从两江交汇的沿河地区向下游沿江地带与外国租界平行发展。
这一时期,对汉正街市场造成破坏的战争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1851年一1856年,太平军三克武昌、四进汉口、汉阳,与清军激战多次,使武汉三镇受到战争的破坏,汉正街市场一度衰退。
第二次是辛亥革命“阳夏战争”,清军纵火,将汉正街沿河老市区烧成残垣断壁。
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时期,日伪划汉正街一带为“难民区”,市场再遭浩劫。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汉正街小商品经营几经沉浮,禁而不止,但不成气候。
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汉正街市场才得以恢复,获得迅猛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社会主义的商品大市场阶段。
1979年,在我国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得到恢复和发展。
政府管理部门从政策、管理、经营、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市场的恢复和发展进行引导与开发。
在政策上,从1982年起先后允许批量销售、价格自由浮动、长途贩运、自产自销、联合经营和投资办厂、承包以及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存在,并鼓励企业开办服务业和室内市场、对外合作开发、合作经营等。
在管理上,建立和健全市场管理机构,完善经营、治安、税务、环境卫生和市场改造、开发以及发展规划等系统管理。
在经营上,引导市场由单一的小商品市场向综合性、全天候、复合型大市场一一商贸区转变,由自然混杂设点、占道经营向专业化布局、室内(商场)化经营转变,由以经营低档次商品为主向经营中档次商品为主、面向农村市场兼顾城市消费转变等。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营造具有“汉味”的社会主义市场文化氛围,提倡文明经商、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市场主体形象。
截至1996年底,汉正街市场从1979年刚恢复小商品市场时一条工623米的市街,发展成为占地265平方公里的商贸区;
个体工商户从当初的103户增加到1.3万户,国有、集体企业从132户增加到400多户,合资企业从无到有;
同时,在市场环境建设上,共投资50亿元,实施了三期改造工程,建成了以汉正街小商品中心市场为龙头,以小百货、布匹、服装、鞋帽包箱、工艺礼品、文化用品、日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燃气用具和炊具、建材陶瓷、副食品等1O余个专业市场、30多个室内市场、2000多个经营门点环绕四周的市场群体,经营商品达6万余种,日均顾客流量近20万人次,商品供销渠道通达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至海外。
17年来,累计实现商品成交额近3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3亿元(以上数字均未含1990年后在斫口区内延伸的西汉正街市场及在江汉区内向东延伸的东汉正街市场。
下同)。
从1992年以来,连续4次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国家级“文明市场”称号。
四
汉正街市场历史上曾经是汉口镇的中心市场,对汉口镇上升到中国四大名镇的地位,对促进本地区乃至中国南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汉口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
新时期汉正街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物,汉正街市场的运行对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汉正街市场成为城乡经济交流的桥梁。
汉正街市场的经营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国有、集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经营者一头同广大的消费者、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消费者相联系,一头同城乡商品生产者、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城市区街企业相联系,适应农村和城市生活、生产的需要,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阻碍城乡经济交流的状况,为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商品经济流通体制、开拓城乡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汉正街市场的经营者通过经销、委托加工、自产自销、工商联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开拓经营品种,一方面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适销对路商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对提高消费水平,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消费水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从批发市场本身的角度看,汉正街市场已成为华中地区我国农村商品的中心市场。
市场营运17年以来,商品流通渠道逐步拓宽,已经同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60多个县(市)、5000多个企业和十几万个个体工商户建立了经济联系,并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1996年,市场经营商品达6万余种,商品成交金额增至80亿元,居全国大型日用工业品集贸市场的前列。
“汉正街市场”招牌的无形资产逐步升值,全国1O多个地方的市场相继挂出汉正街市场招牌,以促进自身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汉正街市场不仅成为华中地区农村市场商品的交易中心、展销中心(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商品展销会)、价格中心(市场价格机制影响中南五省同类市场)及物流中心,而且由于为市场服务的生产加工企业、金融机构、传播媒体以及生活服务业的逐步完善,使市场的加工、结算、信息等系统功能也基本形成,这对于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从社区文化的角度看,汉正街市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之一。
市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创造市场物质文化的同时,努力营造市场的精神文化氛围,开展社区教育、文化活动,以汉正街市场为题材,反映个体工商户生活的文艺作品已大量出现。
其中,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是我国第一部由个体工商户编写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参与饰演个体工商户的开创性作品,1989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88年4月,汉正街市场创办了全国首家个体工商户学校,为外来个体工商户的子女提供了学习条件。
在市场文化的培育下,市场经营者中涌现出一批致富不忘国家,乐为社会作贡献的先进人物’并产生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和一批优秀个体工商局。
从市场恢复和发展的示范效应看,汉正街市场被誉为“对内搞活的典范”。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发展个体经济为主体培育起来的商品市场,作为一个搞活国内经济的改革试点,汉正街市场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倍受中外新闻媒体的注目。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
同年10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武汉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广汉正街市场的经验,以推进全国小商品市场的发展。
汉正街市场管理部门也曾多次组织市场发展理论研讨活动,积极探索市场发展规律,指导工作实践。
乔石、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数十位省、部级领导人曾先后到汉正街市场视察、指导工作。
国内各省市区的1000多个代表团到汉正街市场参观、交流。
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驻华使节、国会议员、新闻记者等到汉正街市场参观访问。
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汉正街市场的新闻作品和电视专题片达2000多篇(部)。
现在的汉正街市场已由历史上的一个地区性市场一跃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买全国,卖全国”,并且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实行全方位开放、大跨度串联、多种经济成分竞争的具有大流通功能的大市场,成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
第一篇汉正街市场的形成与变迁
第一章
汉正街沿革第一节
武(昌)、(汉)阳市集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当长江、汉水交汇之冲,为历代军事重镇。
三国时,东吴为争夺荆州,又在长江两岸屯兵集粮,大兴土木,相继营造了夏口城(蛇山北麓)和鲁山城(龟山山脊),武昌(当时为鄂州)、汉阳的城邑由此初具雏形。
魏蜀吴三分天下后,经东吴政权数十载经营,武昌、汉阳两城逐步由军事要塞演化为“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港埠商镇,聚集了上至巴蜀、下达江南的官商行旅。
唐代初年,武昌、汉阳作为州郡县治所,成为内陆区域性政治中心。
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市镇规模的渐次拓展,带动了滨江、沿河水运和商业的兴盛,为武汉发展成为长江流域物产和商品的集散中心奠定了基础。
武昌自东吴嘉禾二年(233年)孙权筑夏口城始,商务发展居先,吴将黄盖水师所驻之黄军浦(今武昌鲇鱼套)为各地商舟汇集之处。
唐宝历初年(825年),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儒历时5年,将武昌土城扩建为东起蛇山尾,南到紫阳湖,西抵长江,北临沙湖的砖城。
城内商民稠密、街巷纵横,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发展。
稍后,城外由现平湖门至解放桥、望山门一线蜿蜒数里,经营米、盐、茶、竹、木、布匹、杂粮、药材等商品的武昌南市应运而生.南市市场兴于唐、繁于宋,盛极数百年。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