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2981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二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民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

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

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

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

项目

主要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1859年)

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开设新式学堂等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改变经济地位。

(2)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

5.评价

(1)促进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

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及其影响

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

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

……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即使短暂地实行了,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

——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史料二 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

——洪仁玕《资政新篇》

史料三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

——《贼情汇纂》

(1)史料一中信息“农民……渴望得到……土地”体现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表明太平天国仍然固守小农经济;

“错误的,空想的”表明了纲领的空想性。

(2)史料二主要反映出《资政新篇》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与《天朝田亩制度》发展经济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

(3)史料三主要反映了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重,缺乏科学的世界观,革命进取心减退。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认识。

试解: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二者的社会经济主张相反,前者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

”结合史料三,指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提示】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多是用拜上帝教等迷信思想宣传组织群众。

[素养3—历史解释]

一、《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1.经济主张的区别

2.综合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主张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上实行圣库制度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

特点

革命性;

落后性;

空想性

进步性;

结果

违背历史潮流无法实行

不具备条件无法实行

核心

绝对平均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功绩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是民主革命的先声,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意义。

(2)促使了以湘军和淮军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军阀崛起,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3)一些领导人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教训: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三、多角度归纳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1.“倡导社会改革”:

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

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

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汉人势力抬头”:

清廷依靠汉人左宗棠、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4.“削弱清廷根基”:

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1.(2019·

江西模拟)1861年12月18日发给金匮县荡口镇黄兴和头绳花布店的商凭(即营业执照)上载明应遵守的法令如下:

“一切货物,务须公平交易,既不得奇货自居,亦不得高抬市价,如敢垄断渔利有害民生者,准尔铺户指明禀究。

”据此可知(  )

A.发展商品经济是太平天国的强烈愿望

B.公平公正是太平天国政权的价值追求

C.太平天国后期在经济管理上回归理性

D.《资政新篇》的方案在后期得到了贯彻

C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后期给商店颁发营业执照,并通过制度和法令对市场或交易进行管理的现象。

太平天国初期实行圣库制度,排斥市场,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这一制度在后期难以推行。

太平天国后期政府颁发营业执照,是认可市场和商品经济的表现,这是一种理性回归,故C项正确;

A、B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资政新篇》的方案在后期由于形势紧张并未得到执行,故D项错误。

]

2.(2019·

湖南联考)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 [《资政新篇》并没有涉及农民阶级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并未获得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故A项错误;

《资政新篇》未体现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故B项错误;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故C项错误;

《资政新篇》的主张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故D项正确。

3.(2018·

江西赣州高三期末考试题)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A.受《北京条约》影响较深

B.通晓国际水路交往规则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没有认清列强侵华本质

D [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统治,不会承认清政府所签条约,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说明太平天国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内河航运权,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信息,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说明太平天国没有认清英国的侵略本质,并予以有效的还击,故D项正确。

4.(2018·

山东滨州高三期末考试)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族人和汉族人出任巡抚的比例。

对比解读合理的是(  )

A.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

B.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

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

D.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至60年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材料中汉族人出任巡抚越来越多,这是清政府受到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为维护统治、笼络人心的需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故C项正确。

考点2

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丰碑——辛亥革命[知识整合·

一、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1.清末新政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1)背景:

①清政府在“仇洋排外”的对外战争中失利。

②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蓬勃发展。

③清政府上下达成一致,不变革就无法继续统治。

(2)内容:

①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机构。

②改革兵制,扩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④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3)失败原因:

①清政府掌控全国的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

②改革缺乏诚意,改革措施滞后,统治者陷于孤立。

③革命打断了改革。

(4)评价:

清末新政是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虽然归于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在政治上进行的预备立宪措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2.立宪运动

(1)地位:

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1861—1895年)、维新运动(1895—1898年)之后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是使清朝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2)背景: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发布“上谕”,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其目的是对外取悦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3)过程:

初期的改革并未跳出“中体西用”樊篱,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905年,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

但又以种种借口加以拖延。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

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确认。

(4)结果:

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