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273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案例.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分类”这部分内容的是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孩子,课堂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

因此,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简单调查,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学习和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

如可以区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进行分类。

但发展到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2、教学内容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在规律……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同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学习习惯。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教学中要着重作好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学要求。

教学时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在评价儿童分类能力时,重点是观察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2)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动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

各种学具杂乱地摆放。

说说怎样整理?

 2、师:

生活中像刚才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

分类)

[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在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为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将学生平时经常使用的小棒、小正方体、圆片、三角形、数字卡片等学具乱放在一堆,使学生自然产生收拾整齐的欲望,他们按平时的习惯把相同的学具放在一起,经过这样的整理,感觉不仅舒服,更重要的是方便学习。

这时再引入课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分类的意义。

]

  二、联系生活、体验分类

1、看书本第38页主题图,说一说这些文具是怎样摆放的?

[教材中五颜六色的主题图,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这一主题图,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一场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都乐于看,乐于说。

学生很容易发现相同的文具放在了一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我又特意设计了观察超市这一教学环节。

]

2、播放超市录像(水果区、蔬菜区、电器区等商品摆放情况),观察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问:

(1)老师想买个大西瓜,该到刚才哪个地方买?

(2)这样安排摆放有什么好处?

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通过观察超市、说一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4、活动:

完成书本第39页“做一做”:

(1)先独立分一分水果图片,再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几种分法。

(板书:

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水果种类分)

5、教师小结并板书:

标准不同,分法就不一样。

[在学生已有对单一标准分类的认识基础上,从游戏“分水果”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为学生每人准备这样一套漂亮的水果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了方法时,孩子们有了交流的欲望,他们就能很快发现有时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着观察、思考、表达、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标准不同,分法就不一样”的认识。

]

     三、实际操作、巩固分类

1、小组合作把老师送给大家的铅笔分一分,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

(按长短分;按有橡皮的和没橡皮的分;按颜色分等)

2、考眼力:

完成书本第40页第3题:

找一找每一行中不一样的。

3、超市给我们每个组送来了一袋礼物。

小组合作,分一分这些图片。

(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和其它小组介绍本组作品。

4、小比赛:

整理好学习用品,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完成书本第41页第5题,再把教室里的人分一分类。

6、各大组商量一下,可以把老师奖励的小花怎样分一分,再派代表到黑板上摆一摆。

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师再奖给你们一朵小花应该摆在哪?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有叶子和没叶子分)

7、全课小结。

学生戴动物头饰分类离开教室。

(会飞的、会游的、不会飞也不会游的)

[练习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这些练习,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

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

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

“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如案例中游戏之一:

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