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Word文件下载.docx
《浅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
但是,刚刚诞生的大学,初期多数没有图书馆,一般是老师把自己的藏书拿给学生看。
到了20世纪初,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各高校才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藏书楼或图书室。
初创时期的高校图书馆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间或十几间馆舍,几千至几万册书,几名或十几名工作人员,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差距较大。
纵观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次飞跃发展。
(一)第一次飞跃发展时期(1919-1928)
“五四”运动的爆发,加快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新教育制度的推行,兴办学校、建立图书馆、译印西方书籍一时蔚然成风。
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由1922年的19所,增加到1927年的109所。
高校图书馆也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进入第一次飞跃发展时期。
说这一阶段是第一次飞跃发展期,是因为其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特点一:
高校图书馆数量增多、藏书日益丰富。
这一时期,全国包括国立、公立、私立的大学院校图书馆已经有109所,共有图书近450万册,校均4万多册。
特别是国立大学图书馆经费较多,注意聘任学有专长的图书馆学专家,如杜定友、洪有丰、戴志弯、袁同礼等。
因此,图书馆藏书规模、馆舍建筑及业务工作均较其他类型图书馆有成绩,学校图书馆数量仅次于公共图书馆。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统计,1923年共有藏书18.4万册,到1927年藏书增加到22.2万册。
清华大学图书馆1921年4月共有藏书57066册,到1927年增加到9.2万册。
特点二:
图书馆机构建全,工作方法科学。
高校图书馆大都设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许多图书馆的工作机构在当时是比较健全的。
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设有阅览室和书库,分西文、中文、古物美术三个部,下分类登录、编目、购书、典书四个科,并设有打字处和装订处,馆员约20人。
编有中西文分类、著者和书名字顺卡片目录等。
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方法也越来越科学,采购、分类、编目、流通等技术操作日趋复杂精细。
例如借鉴西方科学分类方法,改造中国古代图书四库分类法;
仿美国杜威分类法编制中国的十进医书分类法等。
特点三: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随着高校图书馆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师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例如1920年4月山西大学做出了整理和扩大图书室的决议,并同意图书室可以随时请求学校购买书报由图书室保存。
图书室不断增加新学科的图书,成为当时学校的主要建筑之一,成为大学一个十分活跃的学术场所。
为会么会出现第一次飞跃,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开展,兴办高校蔚然成风;
图书馆学术活动活跃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1956-1961)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发动政治和军事围剿的同时,在文化战线上也进行了文化“围剿”,高校图书馆事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停滞不前;
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高校图书馆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图书馆事业百废待举,直到1956年才迎来了它的第二飞跃。
1956年12月5日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向现代科学大进军”的号召,高教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
确定了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性质是:
“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学术性机构”。
它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会议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草案)、《高等学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办法》等4个文件。
这一次飞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校图书馆数量速增,藏书倍长。
1957年高校图书馆已有229所(藏书4000万册)。
到1960年高等学校增加到1289所,在校学生达到96.1万人,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举,也是我国高校图书事业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例如山西大学图书馆,1957年藏书量为30万册,到1961年馆藏已达61.2万册,藏书量增长了1倍多。
馆际协作活动频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国内外馆际协作活动频繁,许多大学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建立交换和互借关系。
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与43个国家的257个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与6个社会主义国家的29个图书馆建立了交换关系;
中山大学图书馆与5个国家的28个图书馆建立了交换关系等。
1957年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成立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经过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合作,陆续编辑出版了《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丛书综录》等300余种全国性、地区性联合目录,这些成果是图书馆界、学术界的重要参加书目。
业务深化,推广加快。
这一时期的高校图书馆从功能上实现了从“收藏为主”向“藏用并蓄,以用为主”的过渡。
对藏书建设、分类编目、流通阅览等业务工作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经验、方法,并及时得到了推广应用。
例如馆藏复本问题、藏书补充、图书交换等都是当时学术探讨的热点。
当时全国处在大跃进的形势、学习借鉴前苏联图书馆的经验都为第二次飞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次飞跃发展时期(1981-1988)
在经历过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以后,高校图书馆事业平稳发展。
然而时隔不久,“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巨大创伤,高校图书馆数量锐减,很多高质量图书也损失殆尽。
直到1981年才迎来了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又一次高峰。
9月16-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高校图书馆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史上一次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
同年10月,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成为“文革”后第一个保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国家法规,使高校图书馆事业建设进入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1982年12月,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这些重要会议和《条例》为高校图书馆第三次飞跃发展带来了生机。
第三次飞跃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人书馆倍增,高校图书馆全面发展。
在这次飞跃发展中,高校图书馆的数量、馆舍面积、藏书量、工作人员、读者服务人数等都有了较大增加。
1988年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至1059所(是1978年全国高校图书馆583所的1.82倍),系(研究所)资料(情报)室5795个。
1982年共有147所院校新建和扩建馆舍60多万平方米,接近1981年670所院校原有馆舍面积的一半。
1988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917758平方米,馆均建筑面积2754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2倍和1.41倍。
1987年高校图书馆文献收藏总量增长至345亿册(件),是1980年193亿册(件)的1.78倍。
据北京34所高校图书馆的统计,截止1987年底,共收集图书5308666种,2625万册,是解放初的13.46倍,其中27%是1981-1987年采集的。
1987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情报专业人员增至4.16万人,是1980年1.7297万人的2.45倍。
1987年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师生增至304万人,是1980年177.67万人的1.71倍。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有了突破性发展。
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一次把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教育任务和高校图书馆联系起来。
经过1982年的酝酿和准备,1983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师资培训班,并召开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第一次研讨会。
1984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
文件的颁布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促进了文献检索课的发展。
至1984年底,全国有近半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年度听课人次超过10万人,培训师资2000多人,编写教材90多种。
有的学校在教学中采用了电化教育手段,教学普遍受到高校师生及社会的欢迎。
1985年“青岛会议”之后,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文献检索课又有了新的发展。
图书馆现代化开始起步。
1980年只有为数很少的高校图书馆拥有复印机、计算机,在应用上只有南京大学等极少数图书馆用于图书馆的试验探索。
根据全国高校图工委统计,到1987年底已有232所高校图书馆拥有小型机和高档微机31台、微机261台,引进光盘系统和磁带数据源几套,建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10个。
有4所普通高校的图书馆比较全面地实现了计算机管理,100多所高校图书馆局部应用了计算机,有了一支463人的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专业队伍。
复印声像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
特点四:
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或协作委员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成立后,1982年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或协作委员会,加快了整个高校图书馆事业前进的步伐。
教育备受重视,经费投入的加大;
对高校图书馆的组织领导的加强,依法建设步伐的加快;
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图书馆学术活动频繁等一系列因素是促成第三次飞跃发展的主因。
(四)第四次飞跃发展时期(1999-2004)
80年代中后期,由于书刊价格逐年大幅度上涨,而文献购置费增加有限,使得图书馆年进书量逐年下降,生均藏书量甚至下降到“文革”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膨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把高校图书馆推进了第四次飞跃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有如下特点。
图书馆诸要素再次全面提升。
一是新建图书馆楼多,馆舍条件大大改善。
1999年12月启用的新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功能齐全、高雅舒适。
199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并组建促进了馆舍建筑的扩展,分别在南北两个校区建成一幢14000平方米和一幢15000平方米的新馆。
2000年9月15000平方米的湘潭大学图书馆新馆舍落成。
2000年底陕西高校图书馆有在建面积5.49万平方米。
全国各地到处都传播着新建设高校图书馆楼的消息。
二是藏书积聚增加,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山东省烟台和威海两个地区的7所高等学校,2003年的图书经费都比1998年增长了6倍以上,藏书数量快速增长。
三是读者数量倍增,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340.97万人、在校研究生19.9万人,到2002年分别增加到903.4万人和65万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2.651倍和3.27倍。
四是现代化设备全面充实到图书馆各个领域。
1990年底全国高校图书馆共拥有微机749台。
而进人2l世纪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几百台计算机,一个高等学校图书馆拥有上千台计算机已经不稀奇。
其他现代化设备也纷纷在高校图书馆登台亮相,现代化设备与技术全面充实到了图书馆各个工作领域。
网络化为高校图书馆开辟了更广、更新的空间。
1994年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CERNET)开始建设,1995年各大区分中心建成,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