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5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期末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真实是永héng()的,名利地位和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摒弃所有的伪装和虚假。

即使我们是多么的丑lòu()和疲弱,让我们用无xié()的双眼直视自然,直视社会,用有力的双手紧握事业的成果,搓擦出创造的火花,让我们认真地投入,认真地付出,默默咀jué()人生的滋味。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忧愁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

(蓬勃蓬松)的头发;(深邃深沉)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

子下一张(合拢紧闭)的嘴。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

(1),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4),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5)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学了《黄河颂》,你一定对黄河有了更多的了解,请默写古人有关黄河的诗句:

,。

4、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3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

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5、依照下列的句子,另写一句。

(3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与女儿沟通音乐(13分)

①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我女儿喜欢听流行音乐,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彩照。

对她的热劲,我虽然理解,但总有些不以为然,我对她说,对流行音乐这么热衷没多大意思,应该听一些古典的,那才是受用一世的。

谁知她反击道:

你只知道听贝多芬、莫扎特,都是些老古董。

②有一次,她要我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CD,她说音乐课上老师刚教过,觉得蛮好听的,要我再放给她听。

这天她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

③又一天,女儿在放Beyond的歌,当听到那熟悉的《光辉岁月》时,我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一时间竟唱得热血沸腾,豪情激荡,女儿在一旁很惊讶:

爸爸,你也懂啊?

我晓:

爸爸年轻时也是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别喜欢这首《光辉岁月》,还有达明一派、草蜢、昆拿、优客李林,还有刘文正、谭咏磷、张国荣、陈百强、徐小风、奚秀兰,还有邓丽君!

④当我说出这一串串乐队组合和歌星名字时,女儿先是直瞪眼,继而是拍手欢呼,激动过后,她问我:

既然你这么喜爱过流行音乐,现在为什么不听了?

我说:

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这可能和一个人的年龄、性情、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

流行音乐是属于青春期的,所以年轻时一般都喜欢追星,但慢慢地要听一些古典的,古典是老古董,古典是经典:

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喜欢上,那幸福迷恋的感觉肯定会超过你迷流行音乐的感觉。

当然,流行音乐中也有好的,有精华作品,比如刚才听的《光辉岁月》,一听到,我仍会激动,仍会要听,要唱。

⑤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

一天,她在听韩国当红组合H·O·T的歌,我听到有一首歌的旋律优美跌宕,很有感染力,就问这歌叫什么,女儿说是《孩子啊》。

晚上回家后,女儿一见我就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

“你知道吗?

你上午听到的《孩子啊》这首歌的曲子是根据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改编的,我看过说明的。

还有首《希望》,中间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⑥又过了几天,女儿对我说,最近听张学友的歌,发现在乐队伴奏中有羽键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中不也有羽键琴吗?

”我说是啊,羽键琴曾是一件流行的古乐器,看来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已注意吸取古典音乐的养料,你听,用了古典曲调和古乐器,味道和品位就不一样了。

女儿频频点头。

我又说:

其实,古典音乐也吸取了其他音乐的养科,如巴托克、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在他们的音乐中,就采用融合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曲调,民间音乐也可说是一种流行音乐,流传的时间长了,再经过大师们的妙笔生花,于是就化成了古典音乐的一部分。

所以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好的音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女儿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用原文回答)(2分)

7、“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我”和女儿之间为什么会“对立”?

“对立情绪缓和”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

(3分)

8、父亲认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胜一筹的依据是什么?

(3分)

9、女儿与父亲在欣赏音乐方面获得了怎样的共鸣点,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

(2分)

10、文章中有多处描写了作者欣赏音乐的心得,你喜欢音乐吗?

你对音乐还有其他心得体验吗?

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3分)

(二)病 人(13分)

⑴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

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⑵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

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⑶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⑷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

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

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

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⑸下一趟人照样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

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

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

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

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她发现后,急忙说:

“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

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

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

“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⑹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

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是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

这人真多事。

⑺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小伙子自言自语:

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

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

⑻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

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一枝玫瑰。

这里电梯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了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⑼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神经病!

”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⑽“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⑾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1、第一段简笔勾勒“她”的眼睛“平静而且清澈”,她手中抬着“一本很厚的书”,面前的郁金香“正灿烂的开放”。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2、文中在刻画“她”这一典型人物时共写了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3分)

13、本文在写“她”的同时,又写了其他人的表现,是否多余?

为什么?

(2分)

14、文中描写“她”帮助老农民和拾还玫瑰花时,有什么作用?

(3分)

15、本文标题为“病人”,你认为真正的病人是谁?

为什么?

(3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一)口技(节选)(12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几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⑶不能名其一处也()⑷几欲先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